張瑋瑩 喬秀玲
內容摘要:面向全國的高中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性高、情境新穎、構思巧妙,能有效地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相關能力。本文將通過邏輯學的背景和意義表達、實地教學的數(shù)據(jù)分析以及高中語文的實例分析,論證與展示在高中語文教育中融入邏輯學的可行性。這一可行性的分析,基于項目組成員在福建省廈門市兩所高中的語文教學實踐,教學實踐的內容主要為命題推理。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文章得出結論——邏輯學融入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并且融合性的教學對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這一融合性的教育要更加系統(tǒng)性、綜合性的教學實踐,也更需要學校、教師等多方長期支持與配合,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邏輯學 高中語文教育 融合 可行性 調查研究
“邏輯學”是一門以研究推理形式為主的工具性學科,它是人們認識、表達、論辯、以及從事研究的工具。目前,我國只在部分高等院校開設專門的邏輯學課程,且開課范圍較為狹窄。夏世英指出,“由于存在學科地位不高、應用價值難以體現(xiàn)、專業(yè)性太強不好掌握、內容體系不夠完善等缺陷,邏輯學在高校的發(fā)展舉步維艱?!倍鴮τ诟咧形目粕鷣碚f,辯證思考和邏輯常識更是缺乏,因此,邏輯學教育在高中的推廣與普及顯得十分緊迫。
本文中,我們將著重以高考語文試卷中論述類文本為例,切合國家對于“大眾創(chuàng)新”以及教育部“雙創(chuàng)教育”的要求和目標,依照實地調研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邏輯學融入高中語文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邏輯學在高中語文教育推廣的背景及意義
(一)邏輯學在高中語文教育推廣的背景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逐漸受到關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作為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要求素質教育要以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高中生作為素質教育的對象,其綜合素質的提升離不開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爸袊鴮W生發(fā)展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中的學習品質對學生的價值要求是培養(yǎng)‘終生學習的意愿和能力;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因此,為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邏輯學的確需要也應該在高中推廣。
我們關注到,當前高中語文教育中出現(xiàn)了一個高頻詞“思辨”。該詞指的是運用邏輯思維來解釋和剖析文本和試題。馮淵提出:“思辨,在語文教學領域似乎是大家默認的、無須解釋的詞,但何謂思辨,思辨的內涵到底是什么,卻很少有人詳細界定;邏輯如何形成不可辯駁的力量,也鮮有人提及?!边壿媽W是一門研究思維邏輯的學問,它具有普遍性、工具性和基礎性,高中語文學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因此邏輯學和高中語文學科是不可分割的。在多元學科的結合下,充分發(fā)揮邏輯學在高中語文學科的作用而達對語文的理解、分析,勢在必行。在實地教學實踐中,我們也逐漸意識到在高中推廣邏輯學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
(二)邏輯學在高中語文教育推廣的意義
基于當前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對高中生進行邏輯學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fā)展、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在解題中適當運用邏輯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理清解題思路,還有助于他們提高做題效率。
邏輯學融入高中語文教育,能夠為高中生更好地提供邏輯訓練,以實現(xiàn)其綜合思辨的全面提升?!埃ㄕZ文)教學內容就是為達到課程目標而選擇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tài)度、價值觀等要素。,誣在本次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概念間的關系、命題推理等知識點切合了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明晰概念間的關系有利于對語文課本以及試題中的事實、概念、原理等進行記憶和理解。學會運用命題推理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中的寫作部分的邏輯性和結構性。將邏輯學融入高中語文教育,是希望通過邏輯學教育,有效地填補目前高中生原有課程結構的缺陷。邏輯學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推廣,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二.邏輯學融入高中語文教育的實地教學內容
為了進行邏輯學融入高中語文教育的可行性分析,項目組采取了實地教學的方式來檢驗成效,其中包括設計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兩個環(huán)節(jié)。
(一)基本信息
本次實踐教學的目標樣本為福建省廈門市的A和B兩所高中,教學內容由成員共同協(xié)商,具體實地教學由本項目的負責人承擔,時間為2019年1月。實地教學目標樣本來自A校高一和B校高三的學生。
(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為邏輯學中的“命題推理”,包含“什么是推理”“如何形式化”以及“幾種基本的命題推理”。
1.推理的含義:“推理是由若干命題得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臨在本次的教學內容中,項目組主要考察學生對于高中語文中有關推理內容的理解。
2.命題形式化的步驟:“在命題推理中,復合命題指這樣的命題:第一,它包含本身不同的命題作為支命題;第二,它的真值由其支命題的真值唯一地確定。……表達這類邏輯關系的語詞,稱作聯(lián)結詞。日常用語中常用的聯(lián)結詞有‘并且‘或者‘如果……那么‘只有……才……‘并非等。因此,復合命題是由原子命題和聯(lián)結詞構成的。”
針對高中語文中包含聯(lián)結詞的內容,項目組教導學生將長文本進行形式化,從而使文本和其中的問題更加清晰、簡潔。如2018年全國二卷語文論述文本,原文為“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易,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只是中國瓷器的諸多品種之一,而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蓖ㄟ^“如果……(那么)……”的標志性聯(lián)結詞,可以將原文形式化為:“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易”(即前件p),“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只是中國瓷器的諸多品種之一,而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即后件q),兩者關系可形式化為P(q。
3.命題推理的類型
(1)聯(lián)言推理①含義:根據(jù)合取詞描述的真值關系進行的推理。②真值關系:肯定一個聯(lián)言命題,就要肯定其中的任何一個聯(lián)言支?;蛘呖隙恳粋€聯(lián)言支,就要肯定由它們組成的聯(lián)言命題。③聯(lián)言推理的有效結構:
A.聯(lián)言推理的組合式:前提是聯(lián)言命題的各個聯(lián)言支,結論是由這些聯(lián)言支組合而成的聯(lián)言命題。
B.聯(lián)言推理的分解式:前提是一個聯(lián)言命題。結論是前提中的某個聯(lián)言支。
(2)選言命題①含義:根據(jù)析取詞描述的真值關系進行的推理。②真值關系:一個析取命題真,當且僅當其中至少有一個析取支真。當否定一個析取支時,就能肯定另一個析取支。③正確的推理結構。
否定肯定式:前提否定選言命題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肯定另一部份的選言支。
(3)假言命題①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前后件的關系是: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一定假。故有效規(guī)則有兩條:
A.肯定前件式:一個前提肯定了假言命題的前件,結論肯定后件。
B.否定后件式:一個前提否定了假言命題的后件,結論否定前件。
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前后件的關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故有效規(guī)則有兩條:
A.否定前件式:一個前提否定了假言命題的前件,結論否定后件。
B.肯定后件式:一個前提肯定了假言命題的后件,結論肯定前件。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前后件的關系是: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一定假。故有效規(guī)則有四條(形式化充分假言推理和必要假言推理):
A.肯定前件式:一個前提肯定了假言命題的前件,結論肯定后件。
B.肯定后件式:一個前提肯定了假言命題的后件,結論肯定前件。
C.否定前件式:一個前提否定了假言命題的前件,結論否定前件。
D.否定后件式:一個前提否定了假言命題的后件,結論否定前件。
三.實地教學的結果和分析
(一)實地教學調查問卷
最終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總共248份,有效問卷240份,無效問卷8份;高三有效問卷35份,高三有效問卷205份。設置測試問題三道,具體內容為:
1.已知所有金屬都是導體。鋁是金屬。我們可以推出:A.①鋁是導體。②鋁不是導體。③鐵是導體。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只有①和③
2.一件盜竊案,經過周密調查得到了以下真確事實:如果甲是盜賊,那么乙是同伙。如果乙是同伙,那么丙也是他們的同伙。如果乙是同伙,那么丁就不是同伙。現(xiàn)在甲承認自己是盜賊,請推理下列哪項是指正確的:①乙是同伙②丙不是同伙③丁是同伙④丁不是同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某商場失竊。員工甲、乙、丙、丁涉嫌被拘審。甲說:“是丙做的案?!币艺f:“我和甲、丁三人中至少有一個作案。”丙說:“我沒有作案。”丁說:“我們四個人都沒有作案?!比绻膫€人只有一個人說真話,可推出以下哪項結論?A.甲說真話,作案的是丙。B.乙說真話,作案的是乙。C.丙說真話,作案的是甲。D.丙說真話,作案的是丁。
(二)實地教學效果分析
1.總體數(shù)據(jù)分析
為了結合實際并且更加詳細的說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邏輯學教育的必要性,項目組統(tǒng)計的整體結果如下:
2.據(jù)不同標準的具體分析
(1)據(jù)年級不同的分析
據(jù)統(tǒng)計,高三年級學生正確率為79.41%,高中一年級正確率21.08%。數(shù)據(jù)結果表明:第一,高一年級正確率與高三年級相比較低,且差距較大。除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較低外,可以推斷,高三學生對于邏輯學知識點吸收再應用的能力較強。因此,本項目更建議首先在高三進行推廣運用,并可以在高三進行試點。第二,邏輯學在高中考試等相關知識中的運用,在抽象出來并進行考察時,學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由此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大多進行知識儲備式做題,進行邏輯推理的意識不足,而對邏輯分析意識進行訓練后,學生的邏輯意識很快便表現(xiàn)出主動性與靈活性。因此,邏輯學的融入有利于提高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解題正確率。
(2)據(jù)性別不同的具體分析
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男生正確率為30.00%,女生正確率為28.91%,可以看出,高中男生和女生的三題測驗全對率接近,兩者對于邏輯學的知識點理解和運用能力差距較小。通常在大家認識中,男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女生更強,但是從性別角度來看,高中學生的邏輯學思維能力無顯著差異。
(3)據(jù)題目內容不同的具體分析
據(jù)統(tǒng)計,第一題正確率為39.92%,第二題正確率為96.63%,第三題正確率為65.12%。數(shù)據(jù)結果表明:第一,第一題的主要考察了三段論的知識點,目的是觀察學生基礎的邏輯學思維和推理能力。調查結果正確率較低(39.92%),本題正確答案為A選項,并有60.08%的學生選擇了D(錯誤)選項。由此可見,學生具有思維定式,將常識帶人解答題目之中,從而忽略問題本身導致錯誤。而邏輯學的融入,正是基于學生更加科學準確的解答題目的方法,跳脫本身的思維定式和盲目的常識自信,回歸問題本身和邏輯思維之中。第二,第二題主要考察了假言命題推理的知識點,目的是觀察學生對于授課內容以及本身邏輯思維的運用能力。調查結果正確率高(%.63%),一方面顯現(xiàn)出高中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將邏輯學融人高中語文教學的可行性。第三,第三題主要考察了命題推理的綜合能力,目的是觀察學生對于授課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本次調查的結果正確率適中(65.12%),即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對于邏輯學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強,三分之一的學生有待加強。
四.結語
通過本次實踐教學的結果與分析,項目組成員希望能將邏輯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一定程度的推廣,讓學生養(yǎng)成理性思維的良好習慣,同時也為高中生的素質教育貢獻部分力量。由于項目組能力有限,本次融合(實踐)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1)所調查的高一、高三學生分別來源于不同的兩所學校,并且這兩所學校在中考錄取分數(shù)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所以對最終調查數(shù)據(jù)結果有所影響。(2)本次調查過程中還存在著其他變量,如授課的知識點不夠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授課人員水平有限,學生學習邏輯學知識點與綜合運用之間的消化時間較為不足等。
與此同時,通過調查,我們也深刻地體會并認識到,提升高中生的邏輯素養(yǎng),需要對現(xiàn)有的邏輯學教學做出變革,將邏輯學教育更好地與高中教育相融合,使其面向更多的高中生。這不僅需要教育部、高中學校、邏輯學研究者三方依據(jù)各自不同的職責,分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早日順利實現(xiàn)高中教育與邏輯學教學相融合,進而推動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利用雙創(chuàng)的政策支持,將邏輯學融入高中語文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這有助于學生進行嚴密的、科學的表達和論證,使其所學的知識更加清晰化和體系化。不僅如此,高中邏輯學的教育還應注重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靈活地掌握并運用邏輯工具。
參考文獻
[1]夏世英.高校邏輯學教學改革芻議[J].教育評論,2014年.
[2]徐冰冰.從綜合素質評價到核心素養(yǎng)評價——普通高中學生評價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馮淵.辯證思考與邏輯常識——以2018上海高中高考作文為例談寫作思維路徑[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年,第13-18頁.
[4]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邏輯教研室邏輯學(第3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5]吳宗豪.跳出講讀課文的思維定式——也談語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J].語文建設,2015年.第22-26頁.
[6]張綿厘.使用邏輯教程(第5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7]蔡賢浩.形式邏輯[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第3版),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