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芳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qū)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江蘇 淮安 223100)
2型糖尿病是一類極為多見的非傳染、慢性疾病,因患者自身的胰島素出現(xiàn)異常分泌,加之其他功能也受到損害,多種因素同時作用而發(fā)病[1]。該病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消瘦、饑餓等,且會伴有長期的高血糖癥狀,極易對機體的其他器官造成損害,進而導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受到不利影響,應及早診斷并積極治療[2]。相關研究報道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胱抑素濃度明顯高于健康人群[3]。因此有研究學者認為,胱抑素可作為臨床診斷該病的敏感指標?;诖耍狙芯炕仡櫺苑治龀醢l(fā)2型糖尿病體內胱抑素濃度和健康人群的對比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診治的48例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研究組,均經實驗室等檢查確診,符合2013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糖尿病診療指南》[4]診斷標準,排除1型糖尿病、伴有感染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存在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疾病、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以及精神系統(tǒng)疾病或交流溝通障礙的患者,患者中,男22例,女26例;年齡48~80歲,中位值(65.8±11.7)歲。另選取同期48例健康人群,納入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齡48~80歲,中位值(65.5±11.8)歲。對比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P>0.05。
兩組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 mL,置于試管中,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置于錐形離心管中,-70℃下保存待檢測。運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體內胱抑素濃度,試劑為人CysC試劑盒(重慶中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胱抑素濃度正常范圍為0.51~1.09 mg/L,超過該范圍視為陽性。
對比兩組受試者的體內胱抑素濃度及其陽性檢出率。
運用SPSS 20.0軟件,計量、計數(shù)資料依次以(±s)、%表示,行t、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體內胱抑素濃度(1.43±0.27 mg/L)高于對照組(0.72±0.41 mg/L),胱抑素陽性檢出率(81.25%)高于對照組(14.58%),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試者的體內胱抑素濃度及其陽性檢出率對照表
2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其主要病癥表現(xiàn)為大幅度血糖增高。近幾年來,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均呈攀升勢態(tài),社會各界對于該病的防治也越來越重視。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各項激素調節(jié)功能持續(xù)衰弱,致使其成為該病的主要患病人群。
胱抑素是一個比血清肌酐更能反應腎小球率過濾的新指標,在預測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情況上優(yōu)于血清肌酐,與腎功能損傷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關,是腎功能受損的獨立危險因子,相對分子質量為13.3103的非糖基化蛋白質,編碼胱抑素C的基因屬于管家基因[5]。國外有文獻報道指出,胱抑素與糖尿病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胱抑素濃度明顯高于健康人群[6]。也有文獻報道表明,血清胱抑素濃度的升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項危險指標,可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損傷情況[7]。由此可見,胱抑素與2型糖尿病以及腎功能損傷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本研究對比分析初發(fā)2型糖尿病和健康人群的體內胱抑素濃度,結果顯示,研究組的體內胱抑素濃度與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初發(fā)2型糖尿病體內胱抑素濃度與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健康人群。結合臨床實踐及相關文獻報道認為,體內胱抑素濃度可作為臨床診斷2型糖尿病的參考指標,對臨床確診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有助于提高該病診斷結果的準確性[8]。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降低胱抑素濃度檢測結果的誤差,進行血液采集時應避免血液標本溶血,要求血液檢驗全過程均應嚴格按照標準操作,采血時運用一次性針孔抽血器,以防血液標本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導致檢驗值偏差,采血后應嚴格控制血液標本溫度與檢驗時間,盡早送檢,以免出現(xiàn)血細胞代謝而導致血液標本pH值變化;血液檢驗的儀器應消毒,檢驗人員應進行相關培訓,以提升檢驗技術,避免出現(xiàn)人員因素導致的誤差。
綜合上述分析認為,初發(fā)2型糖尿病體內胱抑素濃度與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提示胱抑素可作為臨床診斷2型糖尿病的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