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藝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本次研究對象從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診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選取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選研究對象分為2組,對照組50例/組,觀察組50例/組。
對照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46~73歲,平均年齡(52.6±6.34)歲;觀察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3.4±6.62)歲。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資料,兩組數據之間P值>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選研究對象經臨床確診均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知曉本次實驗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且有認知障礙的患者;排除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患者;排除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排除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采取依那普利片,每次口服5 mg,早晚各一次,以及美托洛爾藥物[1],每次用藥劑量為12.5 mg,早晚各一次,同時囑咐患者在治療期間低鹽飲食,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小劑量螺內酯[2],每次用藥劑量為20 mg,每日服用一次;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均接受藥物治療6個月。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主要分為三個指標:①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超聲心動圖結果、EF(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NT-proBNP等指標均恢復正常水平[3];②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超聲心動圖結果、EF(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NT-proBNP等指標均有好轉,心功能有明顯改善;③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超聲心動圖結果、EF(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NT-proBNP等指標均沒有任何好轉或病情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x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48例),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45例),相比之下,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n(%)]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大多數的器質性心臟病的最壞結局,其主要特征為心臟收縮、機體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心臟舒張功能不全以及體液潴留等[4],分為三種類型(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全心衰竭),治療時間長久且難以根治,且具有極高的死亡率。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的治療措施有利尿、擴張血管以及改善體內微循環(huán),癥狀雖得到改善,但是結果并不是特別滿意。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關鍵在于抑制醛固酮系統(tǒng)的激活、生長,可以提高整體治療效果。螺內酯屬于利尿劑之一,其結構與醛固酮相似,藥效主要發(fā)揮于遠曲小管以及集合管,有效阻斷機體內的鈉鉀離子與鈉氫離子的通道,以此增加鈉離子與水分是為排泄量,使心臟前負荷明顯降低,改善心功能,促使心室的重建以及恢復心室功能,同時增加心臟的排血量。
綜上所述,小劑量螺內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取得顯著的應用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