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波
摘 要:本文以整車制造工藝流程為依托,研究梳理制造過程存在的由于零件變形導致的尺寸匹配問題, 同時從功能需求、變形成因、措施總結等維度系統(tǒng)探究尺寸變形問題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變形;尺寸配合;案例庫
1 引言
隨著汽車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以及汽車在民眾中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汽車的尺寸匹配及感官質量越來越被消費者關注[1]。在目前的整車制造過程中,基于整車功能性(密封、行人保護、輕量化)要求,越來越多出現零件變形的情況,并對尺寸匹配產生一定影響。此類變形問題在尺寸前期辨識手段缺乏,且導致變形因素較多,相較于傳統(tǒng)的尺寸問題,難度更高且解決周期更長。本文依托整車制造工藝過程,系統(tǒng)闡述尺寸變形問題案例庫搭建思路,同時建立變形問題模塊化分析思路,指導前期同步工程及后期問題的解決。
2 研究思路
尺寸變形問題存在于整車制造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易發(fā)現。根據整車制造過程,從零件、分總成、白車身、內外飾總裝到整車下線,梳理匯總各工藝環(huán)節(jié)尺寸變形問題案例。針對各個案例,以變形對尺寸匹配的影響、變形零件的功能需求、變形問題的解決措施等維度,研究分析變形案例,形成措施的總結、前期設計BP的完善,從而形成完整的尺寸變形案例庫,指導尺寸前期工作及問題解決。
3 研究框架
3.1 變形庫搭建
實際整車制造過程中,變形問題存在于零件制造、整車焊接、內外飾零件安裝、雨淋路試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依托整車制造工藝過程,根據制造過程這條線,逐個工藝梳理,從無到有,梳理變形案例,搭建尺寸變形案例框架。對于各個主機廠尺寸工作而言,問題相關性較大的主要是車身、總裝這兩大工藝,圖1示以某主機廠某款車型為例,從零件parts 到白車身(A metric),白車身加四門兩蓋(B metric)形成C metric。C metric油漆后,進入總裝,完成內外飾及其他部分安裝后下線,得到整車(FVS metric),從而形成案例庫。
3.2 變形案例分析
針對各個案例,從尺寸匹配影響、功能需求、變形成因等維度分析,在保證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得到解決措施以及經驗總結,從而指導問題的分析以及前期設計過程。尺寸匹配影響一方面是直觀的DTS設計標準,另一方面則是精品車需求,究其根本,則為客戶需求。功能需求則是零件設計的根本,從整車質量要求出發(fā),密封、NVH性能、行人保護等功能優(yōu)先級高于尺寸匹配,零件變形導致匹配問題解決的過程,對功能的影響要降至最低,解決的方案如果影響了功能,那么該方案則是不能采用的。變形因素從產品結構分析可能有連接方式、結構強度、設計干涉擠壓等來源;從工藝過程分析則有運輸、烘烤、焊接、工裝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圖2總結了尺寸變形案例的分析框架,做參考。
4 案例介紹
在近期某車型生產啟動階段,發(fā)現側面GRC零件安裝于TAC(一種標準白車身檢具)后,GRC零件側面匹配點偏外0.75-1mm,而實際GRC斷面檢查尺寸OK,并不偏外。經過分析,GRC零件設計內部有唇邊,唇邊為保證車門的密封性功能要求,需要與鈑金有一定干涉擠壓,而正是由于該擠壓力過大,導致GRC零件安裝后偏外。該問題是一個較典型的零件變形影響尺寸匹配案例,GRC零件有整車密封及NVH保證的功能需求,而同時與后三角板零件或者側圍又有面差匹配要求。在此,我們可以借助FEA有限元分析[2]進行模擬,如圖3示,原始設計,GRC安裝擠壓后產生的擠壓力換算后達到1.4N/mm.從材料、干涉量、厚度三個維度考慮,減小干涉必定影響功能性,不能采用;厚度減薄,既可以繼續(xù)保證密封要求,也可以減弱擠壓力。如圖4示,唇邊減薄后,安裝擠壓力明顯變小,換算后0.16N/mm,最終也通過該方案,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解決了零件安裝后偏外的問題。同時,經過該案例,我們也進一步完善設計BP,對于GRC零件,在原有的材料庫保證硬度范圍,干涉BP保證干涉量的基礎上,增加厚度BP,保證干涉力過大問題不在出現。
5 結語
本文介紹了零件變形影響尺寸匹配的案例庫梳理思路,從工藝流程方面系統(tǒng)闡述了案例庫的搭建方法,同時針對每個案例,詳述了分析思路及研究維度并舉例說明。整車制造發(fā)展日新月異,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際也越來越多出現變形尺寸問題,尺寸工程工作也需進一步延伸,關注強度、材料、硬度、扭矩等潛在尺寸變形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楊宇光.汽車外觀設計質量新型控制方法 [J].汽車廣角,2006,(10):44-45.
[2]周傳月.SAMCEF有限元分析與應用實例.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