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發(fā)
【學習內容】
教材:4《秋天》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4:P63-P65《一棵蘋果樹的來歷》
【教材分析】
《秋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4篇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共7節(jié),首尾兩節(jié)呼應,總體概括出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二至六節(jié)分別從不同角度描繪了秋天活潑可愛、成熟豐收、多姿多彩的特點。詩歌語言活潑,想象奇特,擬人手法貫穿始終,貼近兒童生活經驗,可謂為兒童量身定做的一曲秋的贊歌。
【設計思路】
根據語文主題學習“一課一得,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學法得法而用法來閱讀、學習語文”的理念,本課的語用點定為學習、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為抓手。對于課文文字理解上,學生并沒有太大的難度,教學的重點放在通過擬人的手法來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選取了叢書4P63-65中的《一棵蘋果樹的來歷》來遷移學習,從中體會用“擬人”的寫法,會讓文章形象、生動、活潑;最后學以致用,出示三幅秋景圖,以第二小節(jié)為模板,用擬人的方法仿寫一首小詩。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讀擬人-識擬人-議擬人-悟擬人-寫擬人,從感性到理性的螺旋上升,達到詩趣、情趣和童趣的相統(tǒng)一;課文以朗、誦讀品味為主,遷移學習以默讀思考為主,從而實現 “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并在整體的閱讀感悟中適度拓展和表達運用。
【課時目標】
1.學會運用擬人修辭手法。
2.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流程】
一、配樂欣賞圖片,激趣引入
1.配樂欣賞有關秋天的幻燈片,感受秋天的美
2.繼續(xù)來學習課文《秋天》,作者是怎樣來寫秋天的,描寫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二、精讀引領,探究學法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到秋天的美?劃出相關語句,寫寫自已的體會。
2.師生研讀第二小節(jié)中的擬人句
秋風在田野里打滾,
秋風在小路上奔跑;
秋風抓一把桂子的香氣,
把夏天的腳印兒
輕輕涂掉……
“秋風會打滾嗎?秋風會奔跑嗎?秋風會抓香氣嗎?”把物當人來寫,把物寫活,這就是擬人。
(2)作者描寫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它們有么特點?
三、交流匯報,歸納學法
1.用學第2小節(jié)的方法自學3-5小節(jié),各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2.歸納本節(jié)課所用的學習方法。(朗讀、找重點詞、找修辭方法、悟詩情)
四、學法遷移,升華主題
1.認真讀叢書4 P63-P65《一棵蘋果樹的來歷》,劃出描寫精彩的語句(擬人句),邊讀邊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作者是怎樣把它寫生動的?
2.小組交流,匯報
3.擬人的修辭方法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把物寫活,生動形象、具體)
五、得法用法,有效運用
出示三幅秋景圖,以第二小節(jié)為模板,用擬人的方法仿寫一首小詩,交流評價。
六、板書設計
秋景 擬人 (生動 形象 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