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鐸 董達 張偉
摘 要:《三國演義》 中人物眾多,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涉獵廣泛。清人.毛宗崗點評《三國志通俗演義》 時說道:“古史甚多,而人獨貪看《三國志》,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國者也!”。而《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藍本的,同樣令人愛不釋手,有觀止之嘆。對女性人物來說,又以其特有的魅力,讓人流連。
關(guān)鍵詞:三國演義;女性;豪杰
一、流芳百世的女中豪杰
這一類的女性形象,小說中也比較多,如貂蟬、孫夫人、祝融夫人、徐母等。這也是作者描寫得最為詳細,性格最為豐滿,最令人矚目的一個群體,她們智、勇、節(jié)、烈、義的品格成為那個時代女性的閃光點然而這類人物也是撲朔迷離的,如同曇花一現(xiàn),在最能體現(xiàn)她們個性的事件結(jié)束后便淡淡地退出,雖如驚鴻一瞥,也足以令人銘記。
(1) 智與勇的貂蟬
作為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以拜月聞名遐邇,她在小說中的出場是比較早的,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huán)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中首次亮相,她是王允家中的歌妓,美艷動人、知書達理,是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guān)鍵人物。作家在寫她之前,先不惜筆墨寫了董卓殘暴、呂布助兇、群臣舉手無措,徒嘆奈何,將一美人放在如此緊張的環(huán)境下,足見她的地位,也看出她的不同尋常。王司徒眼看董卓將篡奪大漢天下,回府流淚不止,嘆息悠長,于是貂蟬登場,一句“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之后,命運變了,局勢也變了。這種明知是險走之欣然的性格是勇敢的,這種自有道理是自信的有智慧的,直到取信于董卓,迷惑于呂布,她在自己的特殊戰(zhàn)場上游刃有余,成功離間二人,于是董卓成了呂布戟下之鬼,圓滿完成任務(wù)。如此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子,若是沒有大智大勇,是絕不能巧妙出色地完成使命的。假使少了貂蟬,誅董的行動也不會如此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哪還有后世的津津樂道,傳唱不已呢!然而大功告成之時作者卻給了她一個匆匆的退場,一句“呂布至郿烏,先取了貂蟬”后便消失了蹤跡。毛宗崗有兩句評價寫得極好,贊揚了她的作用,突出了她的品格形象,“十八路諸侯不能殺董卓,而一貂蟬足以殺之。劉、關(guān)、張不能戰(zhàn)呂布,而貂蟬一女子能勝之?!盻足見其功?!耙择畔癁閼?zhàn)場,以脂粉為甲胄,以盼睞為矛戈,以顰笑為弓矢,以甘言卑詞為運騎設(shè)服,女將軍真畏哉!”_足見其智勇。雖然她不作為主要人物來描述,但是這驚鴻一現(xiàn),就把一位智勇雙全,大義凜然,靈動鮮活的女子,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人欽佩!她可以做個女將軍,不必沖鋒陷陣,憑著一腔熱血,兩排伶牙俐齒,三寸不爛舌就能殺敵于無形中!有人說她出賣色相,不光明正大,然而戰(zhàn)爭年代哪少得了兵不厭詐呢?她和西施都是美女,也都是于國于家有利的真女子,巾幗不讓須眉,她們?yōu)榱藝覡奚约?,無可厚非。讓男兒汗顏,讓后世欽佩!
二、身份高貴、命運悲慘的女性
權(quán)利歷來是十分誘人的,爭奪者會萬死不辭,不惜一切,這里全是血與淚的戰(zhàn)場。男性爭權(quán)奪利是無可厚非的,封建時代畢竟是男權(quán)社會,然而女性的權(quán)利欲望也是不能夠忽視的,比男人更可怕,更陰險,也更可憐!
(1)不同性情的國母形象
這一類的女性往往左右著男性掌權(quán)者,從而對政治和歷史命運產(chǎn)生影響。首先出場的是董太后和何后,在小說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中“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后事?!庇谑嵌顺鰣觥kS后在立劉協(xié)和劉辨的爭論中,二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權(quán)勢反目成仇,最終董太后被誅殺,何國舅慘死,十常侍為亂,國家因此陷入危難之中??梢娕栽诹⑺蒙蠈业淖饔?,后宮干政一向是忌諱的,很容易致亂。畢竟女性是柔弱的,雖然容易干擾男性,但是也容易被別人控制,像武則天那種女性也是少的。
再一個例子就是蔡夫人。她是荊州刺史劉表的后妻,也是荊襄九郡的旺族,她的出場是在小說的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把她放置在夜語的背景上,在臥榻之側(cè)談?wù)搫?,她的出場是陰暗的,因此她的心也是陰險的。再后來她隔屏聽劉備和劉表密語,并設(shè)計陷害劉備,她的專橫、強權(quán)的形象躍然紙上。后來在小說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立嗣的問題上,她設(shè)計驅(qū)趕劉琦,立下了懦弱的劉琮為荊州之主。蔡夫人的跋扈和毒辣的心機,再一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形象是獨特的,比任何的女性形象和個性都要鮮明,這一類的女性還有袁紹的妻子劉夫人、郭太后等。這樣的女性,雖然能一時得逞,最終的命運也是悲慘的,蔡夫人最后還是被曹操害死!
相比之下,東吳的吳國太則顯得賢明多了,她相夫教子,安穩(wěn)東吳天下,得江東太平。她的手段是高明的,絕不參政議政,不給人留下把柄,曹操命孫權(quán)送子去許昌做人質(zhì),當時孫策方死,孫權(quán)剛剛十八歲,江東還沒有穩(wěn)定,如此艱難,作為江東之主的孫仲謀沒了主意,便去問吳國太,吳國太并沒有自己決定怎么做,只說“請周瑜、張昭商議”,把難題推給大臣,聽完討論之后她還是沒有拍板決定,又說“公瑾之言甚善!”,再一次說明不是我干政!既解決了難題又樹立了好的形象,吳國太不愧為賢能之人也!和她比起來,董太后、何后未免太過沉不住氣,毫無國母鳳儀;蔡夫人也顯得沒有遠見卓識,目光短淺,也有失主母姿態(tài)。同一類型的人,也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形象!
(2) 被符號化的后與妃
這一類的女性是被符號化的,不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有的是以一種勢力介入被介紹,有的作為事件的結(jié)果和引子被提及。這里提出兩個人伏皇后和董妃。
伏皇后的出場是在小說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nèi)閣受詔》,漢獻帝在她面前哭訴,只有面對她,皇帝才敢將自己的無奈和痛哭說出來,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感到一絲安全,她就是個溫柔的妻子,她的出現(xiàn)是引出國賊、討伐國賊的符號。
第二次出現(xiàn)是在小說的第六十六回《關(guān)云長單刀赴會,伏皇后為國捐生》,也是在密討曹操的事件當中,此時的伏皇后是一位計謀勇敢、知人善用而又果斷實施的女性。從哭訴的出場到絕望的拖出處死,她的形象是漸漸清晰的,她的人物也日趨真實了,能夠打動人心,有所震撼。
再說董妃,國舅董承的妹妹,她的出現(xiàn)和消亡很快很短,在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中,“且說曹操既殺了董承等眾人,怒氣未消,遂帶劍入宮,來弒董妃……時懷孕五個月”直到末尾她才說了一句話:“董妃哭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辈懿偎炝钊巳“拙氈燎???梢娝某霈F(xiàn)只是一個襯托,是為了說明曹操奸雄的本質(zhì)。正因為只有一句話,才體會到她的不幸,皇帝的懦弱無奈,更揭露了國賊的專橫跋扈。
還有曹皇后也是可堪一提的,她是曹操的女兒,可是在小說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xù)大統(tǒng)》,她的哥哥曹丕篡漢自立時,她大罵“奈何為此亂逆之事”,而且痛斥曹仁、曹洪為富貴而做賊子佞臣,作者僅僅用了幾句話就講她深明大義表現(xiàn)出來了,不由得人眼前一亮,贊嘆不已!
三、結(jié)論
《三國演義》不愧是千古不朽的著作,寥寥可數(shù)的女性形象,被他詮釋的如此多姿多彩,仿佛在看世間百態(tài)?!度龂萘x》中的女性形象,憑借她們獨特的出場方式,參與了歷史,參與了生活,爭得了青史留名,永垂不朽的權(quán)利和機會。成為《三國演義》中不可忽視的群體,雖然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變遷,我們依然能夠從書籍、文獻或影視、戲曲中看到她們的身影,還能感受到羅貫中先生偉大的藝術(shù)造詣,這是我所慶幸的!總之《三國演義》中的女性是多種多樣的,雖然都是飛鴻踏雪式的出場,可是留下的卻是深入人心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