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俱樂部的教學模式是現(xiàn)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呢榮。本文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根據(jù)最近幾年來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廣泛運用的特征,對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使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高職體育;體育俱樂部
引言
在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中,中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成長和發(fā)展是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具有相應的歷史責任。為了能夠良好的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完善高職院校中體育的教學方式,提高體育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它不僅是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職院校發(fā)展研究的重點。面對這樣的情況,對中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條件和需求。
1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
在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中應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是目前最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根據(jù)學校的教學標準和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取參與的項目和教師。并且,在體育俱樂部中學生能夠詳細了解所選項目的理論知識和實際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熱愛所選的體育項目,為構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運行過程中最為突出的特征主要是極為關注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相關的體育技能,并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收獲快樂和自信,堅固自身積極參與體育項目的思想。
2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高職體育教學中使用的作用
2.1 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供應極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并有效的適應學生的各種需求,從而良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在活動過程中收獲大量的實際能力。并且,在高職學校使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正確的體育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并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挖掘學生的體育能力,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實際技能。
2.2 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流能力
在體育俱樂部教學中,學生能夠自由的對學習的項目和時間以及教師進行選取,跟原有教學方式相比較,這樣的教學方式為各個專業(yè)的學生提供了足有學習的平臺,并且能夠強化各個專業(yè)和年紀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利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不斷強化同學之間的交流和理解,使得學生人際交流技能不斷深化。
2.3 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積極強化對于學生自覺能動性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學習基礎,并重點關注學生的認知和表達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同學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在開展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時候,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學,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權利,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確定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此外,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還能夠不斷結合高職學校已有的體育教學資源,處理現(xiàn)目前學校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以此來開拓在教學過程中的時間和空間。
3 體育俱樂部教學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3.1 創(chuàng)建標準的高職體育俱樂部建設目標
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中,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設計目標主要是利用多樣化的體育項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完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此來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傊w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使用的具體目標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以“終身體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2)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化學生運動精神、建立正確完善的體育學習觀念;(3)注重學生綜合技能的成長,關注學生體育道德、團隊精神和競爭思想的培養(yǎng)。
3.2為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提供支撐
在高校使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時候,應該根據(jù)本校自身的發(fā)展優(yōu)點,經(jīng)過整體分析和研究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時間的需求,為體育教學供應良好的保證。并且,使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還應該對其用喲度生活和社會化原因進行明確的分析,了解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擁有終身體育的教學內(nèi)容。
3.3完善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管理工作
如果想要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高校中取得良好的使用成果,應該不斷完善組織管理任務,并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這樣才可以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應用中,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工作質量,顯示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優(yōu)點。建立科學完善的體育俱樂部管理制度,不僅能夠讓高校體育教學任務具有實際的運行依靠,還能體現(xiàn)系統(tǒng)工作的優(yōu)點,保證體育教學任務能夠安全有效的實行。
3.4創(chuàng)建科學的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評估系統(tǒng)
學校應該對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應用設計相應的評估體系,促進其順利發(fā)展,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能夠有效幫助體育俱樂部進行運作,并以學生作為根本,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并且,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模式的主體,在進行工作設計過程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全面記錄學生實際參與幾率、學習態(tài)度、運動技能等內(nèi)容。同時,提出了基于學生考核結構和使用層次體系的正確評價,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行供應了基礎。
3.5 不斷完善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內(nèi)部管理系統(tǒng)
目前,在高校開展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已經(jīng)逐步演變?yōu)闀r代發(fā)展的需求,所以,學校領導者應該進行正確的指導和支持,加大體育俱樂部教學投資力度,使得體育俱樂部在繼續(xù)擰推廣的過程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學校還應該按照體育項目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教學制度,完善體育俱樂部內(nèi)部的管理制度和任務。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中使用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夠良好的使用目前教育事業(yè)的個性化發(fā)展要求,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的成長理念。雖然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需要進行思考的問題,但是伴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化和完善,推動課內(nèi)、課外教學模式全面發(fā)展,促進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使用的過程中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引起學生主動參與性,逐步走向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周菲.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4):56+58.
[2]石茗茗.高職體育教學中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應用與設計[J].科教導刊(下旬),2017(12):138-139.
[3]田振停.簡析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5(08):106-107.
作者簡介:
劉顏青(1982-7-),女,漢族,湖南衡陽人,大學本科,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和運動訓練。
(作者單位: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