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英健
摘要:近年來,我國移動互聯網已經全面進入快速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市場上的進入者也逐漸增多,本文研究移動互聯網應用用戶體驗質量評價相關內容,分析用戶體驗的產生,探討質量評價用到的方法和技術,從瀏覽器的內核引擎、信息的功能和組織分類兩方面入手討論移動互聯網中的web開發(fā)的作用,研究移動互聯網應用用戶體驗質量評價結構,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用戶體驗;質量評價;瀏覽器
引言:移動互聯網應用應尊重用戶的心理需求,設計人員應該從用戶角度出發(fā),保證設計的功能和操作界面能夠符合用戶的日常經驗。用戶對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產生的印象與移動應用界面設計相符合,匹配用戶心理,用戶使用移動應用界面就會產生優(yōu)質的體驗,尊重用戶心理體現在兩方面,分別是應用界面實現迭代設計和循序漸進改變設計,便于用戶迅速適應應用界面。
一、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最早來源于人機交互領域,設計理念是以人為中心,用戶體驗是用戶在交互行為中所產生的整體感覺,這其中包括了所有跟用戶接觸點有關的內容。功能、互動和外觀都會讓用戶產生體驗,這些體驗來源于用戶本身的審美、情感、認知和實用意識。整個過程經歷體驗產生、交流和維持三個階段。體驗維度的信息處理關系到用戶的認知部分,技術特征和非技術特征都有體驗,這是情感反應的過程,產生情感的結果是一個評價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行為結果。構建用戶體驗的五層模型,第一層是表現層,主要任務是視覺設計,第二層是框架層,包含的內容有界面、導航和信息。第三層為結構層,涉及到的事項有交互設計和信息架構。第四層為范圍層,涉及到內容有功能規(guī)格和內容需要,第五層為戰(zhàn)略層,涉及到內容有用戶需求和網站目標[1]。
二、質量評價用到的方法和技術
評價用戶體驗共用到四種方法,第一種是SUS-系統(tǒng)可用性量表法,運用該方法進行評價具有有效、高效特征,而且也能保證滿意度達到特定的目標程度。第二種方法是體驗度量模型和蜘蛛圖法,評估評分涉及到的指標有品牌性、可用性、功能性、內容,以蜘蛛圖形式的視覺化呈現。第三種方法是凱莉方格法,應用該方法需要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結合起來,實現對用戶態(tài)度、感覺和認知的量化。第五種方法是綜合評價,該統(tǒng)計方法來源于數學領域,研究用戶體驗,具體化用戶的客觀體驗,提高用戶體驗研究的科學性和說服力。量化用戶體驗有一定難度,分析用戶的體驗流程,構建用戶體驗層次模型,在此條件下研究每個層次的組成要素,總結各個要素相互之間的關系[2]。從任務、行為、體驗三方面入手,量化用戶體驗。從目標層出發(fā),評測客觀事物,從行為層出發(fā),分析客觀因素,量化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體驗。以體驗為中心的量化方法是對體驗過程中的滿意度、情緒反映和審美反映進綜行合計算,得到的是用戶的體驗程度。
三、移動互聯網中的web開發(fā)
(一)瀏覽器的內核引擎
開源瀏覽器引擎被稱作是Webkit,與之相對應的引擎包含的內容有Gecko、Trident,Webkit也是蘋果Mac OS X 系統(tǒng)的引擎框架版本的名稱。Webkit在手機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常見的是Apple的iPhone,Google的Android系統(tǒng),另外還有Nokia的S60系統(tǒng),這些瀏覽器使用的瀏覽器內核引擎都是Webkit。打造一個移動產品應用,應用程序開發(fā)API,訪問手機系統(tǒng)就要具備底層設備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發(fā)送郵件、照相、語言和導航。利用UI系統(tǒng),設計一些方法和接口,必須要提供的系統(tǒng)還有數據存儲、國際和標準、DOM解析、數據函數庫、日歷。最新的Webkit內核全面支持HTML5標準,此外,API也支持HTML5的一些特征和應用。
(二)合理設計信息的功能和組織分類
信息架構也被稱作是信息組織架構,應用信息架構的目的是合理設計信息的功能和組織分類,以用戶的認知基礎為依據,在信息間建立溝通橋梁和紐帶。保證用戶能高效獲取信息,移動應用智能手機設備的功能會受到屏幕使用方式相關因素的制約作用。功能架構往往是在樹樁結構前提作用下實現功能。以通訊錄的設計為例,在數據字母的支持作用下,用戶能快速找到指定聯系人,此外手機應用還涉及到娛樂型,信息架構運用萬網形式起到深而廣的影響作用。在操作過程中,用戶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最終找到答案。在信息架構方面,移動應用體現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同時也體現智能手機的特點。構建的信息架構應當具備功能簡單、占用時間短的特點,同時也應該具備信息量小,操作簡單的特征。實現輕量級信息排布,移動信息組織應該把核心內容集中在用戶核心人物方面,避免出現多余的信息量??紤]到智能手機的應用特點,信息架構的方式應該體現扁平化特征,此時用戶的行為習慣和操作習慣就都能得到良好滿足。
二、移動互聯網應用用戶體驗質量評價
(一)實現友好用戶反饋
APP體驗質量指標體系是以產品體驗為基礎,表現兩個核心品質,分別是主觀感知和客觀產品質量,另外還有三個層面,分別是有用、易用和愛用。五大維度指的是功能、內容、界面、性能和情感。信息數據化對各項指標內容實現無量綱化處理,涉及到處理方法有中心化法、極差法、極大法、極小法。在用戶操作的過程中,移動應用會告知行為結果,也能實現信息反饋,執(zhí)行這一操作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用戶能夠了解系統(tǒng)的狀態(tài)。比如在用戶分享了系統(tǒng)的文件之后,顯示成功,文件就能分享,如果沒有分享成功,就會出現限制文章分享的提示,此時用戶就需要再次分享文件。在操作的過程中,用戶難免會出現失誤,所以應用系統(tǒng)應該對用戶的操作失誤有一定包容度。保證這些錯誤能夠還原到初始狀態(tài)。比如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用戶的操作不能實現,界面就會懸浮十分醒目的對話框。使用文字對這一錯誤進行說明。如果是用戶的主觀原因導致各項工作難以順利進行。界面就需要懸浮醒目而又簡單的對話框,告知用戶合理的操作步驟。在用戶刪除特定的信息時,界面應該顯示合理的操作步驟,并詢問用戶是否執(zhí)行該操作。
(二)樣式布局邏輯清晰,操作步驟簡單
設計流程圖會用到簡單的文字圖形,用來說明應用界面中的任務過程,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完成任務的過程有著不同的順序和關系。在設計移動應用界面時,流程圖與用戶給出的任務過程、順序和決策有著密切的聯系。主要目的是為設計人員提供輔助。對于應用界面的設計要體現各個元素之間的合理性和邏輯性,運用移動界面流程圖,反應用戶在移動過程中的行為路線,對于研發(fā)人員來說,服務器日志所收集的用戶數據顯示用戶在瀏覽應用時所執(zhí)行的常用任務。流程圖反應用戶的目標路線[3]。深入分析用戶的所有操作步驟,系統(tǒng)也要及時給出校驗反饋。比如用戶在操作的過程中可能需要面臨抉擇,可以點擊是或者否。此后界面信息就需要呈現正確或者是錯誤的提示。此外,還要提供相應的返回按鈕。一般情況下,界面流程圖著比較完整的特點,也會給出循環(huán)操作指引。所以為了保證用戶獲得良好體驗,設計的流程圖就應該有簡單便捷的特點。
總結:綜上所述,在目前的發(fā)展階段中,移動互聯網呈現爆炸式發(fā)展,應用開發(fā)人員的研究工作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避免產品同質化、低質化是關鍵問題。移動互聯網應用用戶體驗質量良好的表現是能實現友好用戶反饋,樣式布局邏輯清晰,操作步驟簡單。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開發(fā)人員應該從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設計界面入手,體現開發(fā)設計的人性化特征,保證設計的界面能夠切實滿足用戶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天果.淺析交互設計對智能手機用戶審美心理的影響[J].戲劇之家,2019(12):128-129.
[2]黃毅松. 基于認知理論的SaaS信息系統(tǒng)用戶體驗設計與研究[D].湖南大學,2018.
[3]劉強,歐陽喆,陶鎮(zhèn)威.企業(yè)級信息系統(tǒng)用戶體驗數據挖掘方法[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