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葉起源于中國,距今約有五六千的的歷史,在過去的歷史發(fā)展中,茶文化隨著我國歷史的發(fā)展與演變也在不斷發(fā)生著改變,從開始的作為藥用到現(xiàn)在成為人們日常飲品,而如今茶文化已經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的象征著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之后中國茶文化逐漸走出國門,一方面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國際上得到繼承與傳播,提高了中華民族的軟實力。本文將分析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演變過程從而提出對于茶文化的內涵解讀。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 歷史演變 內涵解讀
中國茶文化經過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洗禮,逐漸具有了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它集中體現(xiàn)了儒釋道三家的核心思想,在近代不斷傳到國外的過程中,茶文化自身也更具有了地域特色,汲取當?shù)氐奈幕攸c使茶文化更加趨于多元化,但是在茶文化走向國際化的同時也始終保留著中華文化的特性。中國茶文化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在其自身不斷豐富發(fā)展的同時也加強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溝通交流。
1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演變概述
茶文化起源于中國古代,唐朝是經濟發(fā)展最鼎盛的時候,中國在當時推崇佛教,所以就以嬋作為中國茶文化的核心主流思想,在這個時期,茶文化發(fā)展到了興盛的時代,同時也出現(xiàn)了許多與茶相關的著作,標志著中國茶文化真正形成的是茶圣的《茶經》。到了宋代的時候,制茶工藝也有了很大的完善,在民間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普遍飲茶之風,在茶文化不斷豐富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點茶法一大特色,在茶的香氣與茶道的追求上要求更加重視。元朝是茶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蒙古人民也接受了茶文化的同時也更加重視請飲的飲茶方式,突出體現(xiàn)茶的醇香清甜本質。明代之后茶的生產方式更加創(chuàng)新化,同時茶文化也進行了多次變革,最終茶葉產業(yè)逐漸興盛了起來。到當代人們將品茶作為一種身心放松的生活方式,在感受著茶文化的濃郁氛圍時使自己保持著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
2中國茶文化的內涵解讀
2.1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
茶葉的泡制也有很多講究,不同的茶葉的沖泡需要不同材質的茶具,不同的水溫以及不同的泡制時間。例如綠茶的沖泡需要用透明玻璃杯,緩慢的加水,這樣可以讓人們慢慢觀賞,細細品嘗。泡茶的第一步是清洗泡茶所需器皿,然后挑選不同形狀的茶葉,這都是大自然給予的最天然的雕飾。聞其味,是最天然的味道。接著,挑選出最適合茶葉的器皿,倒入滾燙的水后再加入茶葉,觀察茶葉在沸水中的舒卷沉浮,待茶水溫度適合品嘗后便可慢慢品嘗,當飲去杯中茶水三分之二時,再次注水,如此反復兩到三次最佳。泡茶的全過程與泡茶人的手法、盛茶器皿、水溫水質都有許多關系??v觀中國歷史,有多少文人雅士熱衷于品茶、論茶。茶文化中處處體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為人處世的原則。
2.2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國,同時也是一個盛行詩歌的國家。所以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文人將茶與詩歌聯(lián)系在一起了,最早的茶詩出現(xiàn)在一千多面前,以“仙人掌”為題材,描述了茶葉的發(fā)展歷程 。中國歷史上很多名人雅士都喜歡尋找好茶,相約品茶,最后論述茶湯,進而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有這樣一首蘊含著茶文化的詩,講述了作者和朋友郊游時在一處清澈的小泉邊,自己動手煮茶的故事。這首詩不僅蘊含著豐富的茶文化,還表達出了作者淳樸、寧靜悠閑的心情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歡。我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食后》深受人們喜愛,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茶語飯的悠閑自得的茶盞能夠引起人們內心深處對悠閑生活的向往。
2.3茶文化是茶道茶藝茶精神的概括
中國的茶文化重視精神層面的引導,在體現(xiàn)儒釋道三家核心思想的同時指導人們的實際生活走向與精神體會。首先,從觀茶、沏茶等一系列的操作中將我國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融入到舉手投足之間,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傳統(tǒng)重修養(yǎng)的文化特色,例如,作為茶圣的唐代詩人陸羽在詩中就特別重視勤儉節(jié)約這一思想的傳播,這樣一來,從茶藝就自然過渡到了茶道對于人們實際生活的指導。再者,茶文化與古代文人雅士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們通過品茶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排泄自身的憤懣不平之情,將品茶作為待客之道的基本組成部分,這一方式也應用到了當代現(xiàn)實生活,最終使文人雅客以一種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取悅人生。
2.4蘊含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
茶文化在走向國際化的時候受到了許多國家的喜愛,他們對于茶文化的熱愛已經融入的平常的生活,并且在中國茶文化的滲透時茶道思想也影響他們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在茶文化的演變與傳播時,其自身也隨著不同地域的區(qū)別有了些許的差異,與當?shù)氐奈幕厣?、人們的生活方式相結合使得中國的茶文化具有了多樣化,最終,中國的茶文化在不斷的演變中變得更加豐富有內涵,蘊含著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體現(xiàn)著這個民族的頑強與不屈。茶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對于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其實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我國古代人民對于精神層面的指導尤為重要,在之后的歷史演變與發(fā)展中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與茶道思想。
3結語
茶文化起源于我國古代神農,在不斷歷史演變與發(fā)展的過程中走向多元化與區(qū)域化,但是其核心的主旨還是中華民族的重修養(yǎng)傳統(tǒng)。中國作為茶文化的起源地,必須重視茶文化的歷史傳承,使其在不斷保留自身古代傳統(tǒng)的同時也可以融入當代時代特色,與時俱進,在其不斷走向國際化的同時重視其中國本土元素的保護,中國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講,茶文化就是茶道茶藝茶精神的綜合性概括,它的核心蘊含著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
【參考文獻】:
【1】 楊洪浩.試析茶文化考古看中國茶具的演變與發(fā)展[J].福建茶葉,2017,39(11):142-143.
【2】 郝祁花.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演變及內涵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8,9(5):195-196.
【3】 盛敏,劉仲華,林海燕等.近代中國茶文化向西歐的傳播與中西文化交流[J].農業(yè)考古,2017,(5):32-37.
作者簡介:姓名:丁艷平 性別: 男 出生年月:1974年12月17日 籍貫: 四川遂寧,學歷:本科,職稱:講師 研究方向: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