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中西方茶文化的對比解讀,著重分析了中國茶文化、英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之間的聯(lián)系與差異,并通過這些內(nèi)容講述了三種常見的對外英語翻譯方法,并對這三種翻譯方法予以舉例說明。由于日本語言中受一定的英語詞匯影響,故本文在介紹茶文化解讀時提到了日本茶道。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英語翻譯;語言文學
【作者簡介】馮小蘭,武漢東湖學院。
引言
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茶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文化中蘊含的歷史底蘊,也是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獨特魅力所在。隨著制茶工藝的發(fā)展,我國的茶品不斷增加,為我國的茶文化傳播奠定了基礎。在與外國文化的不斷交流的過程中,我國茶文化的英語翻譯未必完全規(guī)范,借助切斯特曼的翻譯規(guī)范,在茶文化英文翻譯過程中應注重相應的技巧方式,以便我國的茶文化更好的面向世界、傳播世界。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對比解讀
1.中國茶文化。從陸羽的《茶經(jīng)》開始,中國的茶文化已經(jīng)得到了社會的推崇,在品茶、制茶、“吟茶”等方面,從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對茶文化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在春秋時期流傳著上古賢君“沸水”時偶然間落入茶葉并由此發(fā)明了茶的故事,后經(jīng)歷時代的變遷,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北方善酒、南方喜茶,不同區(qū)域的茶文化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除藥用價值外,中國茶文化還常常與書法、詩詞歌賦等其他文化形式結(jié)合起來,在傳統(tǒng)文賦中,“茶”也有了更內(nèi)涵、動聽的名字——“香茗”“茗荈”“森伯”“不夜侯”等,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更有“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名句,其中記錄的便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賭書潑茶”的逸聞趣事。
2.英國茶文化。英國茶文化的形成最早也是源于中國,而傳統(tǒng)的茶文化雖然發(fā)源于中國,但其經(jīng)歷社會變遷與文化的不斷交流,英國也隨之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如下午茶就已經(jīng)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對于英國人來講,茶已不僅僅是飲品的代名詞,在品茶時,英國人往往樂于備上茶點,專心在飲茶時間細致品茶,這也成為英國人的個性茶文化。在此內(nèi)容可以看出,不同國家的文化底蘊能夠形成不同的茶文化,對于不同茶文化也能反映出不同國家的人的生活方式。中國的茶文化更注重慢節(jié)奏的細品,而英國的茶文化更注重飲茶的態(tài)度?,F(xiàn)代人對于茶品的研究,英國人更看重茶品中的健康功效,對此,在英國的街頭隨處可見品茶的人。
3.日本茶文化。日本茶文化是中國茶文化傳播最早的亞洲國家,但日本對于茶文化的傳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義。日本傳統(tǒng)文化就由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而來,在品茶方面,更是繼承了中國茶文化的特點,在文化精髓方面,日本卻并沒有與中國茶文化走相同的發(fā)展路線。日本茶道文化是在中國茶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對于中國茶文化的采摘、烹制等方法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的繼承,在繼承過程中,日本茶道更注重儀式感,并逐漸與其他類型的文化形式相結(jié)合,如日本的“宇治抹茶”,就是日本茶道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
二、中國茶文化在翻譯過程中的應用
翻譯技巧與翻譯效果密切相關,在中譯英的過程中,我國茶文化的專業(yè)名詞往往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這種語言上的差異是特定且很難更改的,那么在翻譯方法的選擇上,更加合理化的選擇能夠使翻譯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
1.直譯法。直譯法往往是中國茶文化對外翻譯中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翻譯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中國茶文化的還原程度,并且能夠更直觀地將部分特定名詞進行翻譯。例如武夷巖茶,英語翻譯為“Rock Tea”,其中翻譯靈感就來源于武夷茶樹生長自巖石上,“Rock”一詞在英語中具有“激勵”的意思,在這層意思的翻譯中更體現(xiàn)出武夷巖茶堅忍頑強的性格,彰顯更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2.音譯法。音譯法主要體現(xiàn)在知名度較高的茶品翻譯中,例如“Xihu Longjing Tea”,中國的“西湖龍井”在世界中聲名顯赫,這種直譯的方式能夠增強茶文化在英語傳播中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從而保證茶文化的傳播實效,其中較為代表的就屬“西湖龍井”和“安溪鐵觀音”等知名茶類。音譯的方式能夠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增強中茶文化的魅力和內(nèi)涵,同時也能激發(fā)西方對于中國茶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樂趣。
3.意譯法。相對前兩種翻譯方法來講,意譯法更注重給人的直觀印象。例如眾所周知的“Black Tea”指的是中國紅茶,由于紅茶的頭泡顏色較深呈紅褐色,故而有其直觀形態(tài)翻譯為“黑茶”,這種意譯法的翻譯方式在茶文化翻譯工作中,通過語言的巧妙轉(zhuǎn)換凸顯出茶品的形態(tài)特征,使茶文化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傳播內(nèi)涵更為生動。重點把握中外語言的文化差異、對語言間的差異加以巧妙地利用,是中國茶文化對外翻譯工作中的核心內(nèi)容。同時相關翻譯工作者也應注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以及增加對茶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加完善的做好翻譯工作。
三、結(jié)束語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地進行世界范圍內(nèi)的傳播與影響。茶文化已經(jīng)不在獨屬于中國,當今社會的全球化貿(mào)易中,茶文化已走出國門、享譽世界。尤其是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下,我國茶文化的世界性傳播產(chǎn)生的影響力,對于我國的經(jīng)濟文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茶文化的深度探索,相關工作者仍為我國茶文化的有效傳播做出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倪筱.中國茶文化在英語語言文學翻譯中的體現(xiàn)[J].福建茶葉, 2018,40(11):243+246.
[2]周妮.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中英語翻譯策略探析[J].福建茶葉, 2017,39(05):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