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祥
摘要:引起蛋雞產軟殼蛋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營養(yǎng)元素、管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疾病因素。為有效規(guī)避蛋雞產軟殼蛋的概率,需要充分分析養(yǎng)殖場的實際養(yǎng)殖情況,了解各種影響因素,然后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控。該文主要結合一個養(yǎng)殖場的實際養(yǎng)殖現狀,分析了蛋雞產軟殼蛋的原因和防控對策,以提高蛋雞產蛋效益。
關鍵詞:蛋雞;軟殼蛋;產生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9.040
0 引言
在蛋雞養(yǎng)殖中,尤其是在產蛋初期很容易產生軟殼蛋,軟殼蛋又被稱為薄殼蛋,輕輕碰撞或擠壓就會破碎。軟殼蛋率的升高不僅會嚴重影響雞蛋的商品性,而且還會降低養(yǎng)殖戶的經濟效益。通常引起蛋雞產軟殼蛋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多數情況下是南多種原因共同引起。因此在蛋雞養(yǎng)殖中,一定要制定綜合性的飼養(yǎng)管理方案,及時查明引起蛋雞產軟殼蛋的主要原因,然后采取對癥措施進行防控。
1 養(yǎng)殖場現狀
山東省東平縣一個養(yǎng)殖戶共養(yǎng)殖蛋雞3500只,在新修建的養(yǎng)殖場的養(yǎng)殖。蛋雞在育雛階段嚴格按照疫苗免疫程序接種了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雞痘等疫苗。蛋雞進入120日齡后,逐漸進入產蛋期。產蛋初期養(yǎng)殖場一切良好,但進入產蛋高峰期后養(yǎng)殖戶發(fā)現蛋雞產下的雞蛋中軟殼蛋率顯著升高,初期并沒有引起養(yǎng)殖戶的重視,1個月后,軟殼蛋比例越來越高。養(yǎng)殖戶不明原因隨即將該種情況上報了當地獸醫(yī)站。獸醫(yī)站接到報告后,趕到養(yǎng)殖場,對整體的發(fā)病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與養(yǎng)殖戶交談得知,蛋雞在進入產蛋期前,依然沿用傳統的飼料配方,沒有增加飼料中的營養(yǎng)物質,各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鈣、磷元素配比不當,飼料營養(yǎng)價值較差,同時整個養(yǎng)殖密度較大。這些因素引起了雞蛋中軟殼蛋率顯著升高。
2蛋雞產軟殼蛋的原因
2.1鈣磷比例失調
蛋雞進入產蛋期后,蛋殼形成需要大量的鈣元素和磷元素,如果鈣磷比例失調,缺鈣會導致雞產薄殼蛋和軟殼蛋[1]。但通過對該養(yǎng)殖場的飼料配方進行檢查,發(fā)現鈣磷配比嚴重失衡,磷元素投入較多,鈣元素投入較少,很容易引起高磷缺鈣癥。
2.2圈舍溫度控制不合理
蛋雞進入產蛋期后,最適宜的溫度為13~25℃,當雞舍內的溫度超過30℃后,由于熱應激影響會導致蛋雞的采食量逐步下降,機體代澍發(fā)生變化,使甲狀腺功能減弱,影響鈣元素的吸收,進而影響蛋殼在子宮內的形成。溫度過高、濕度較大,會增加雞的呼吸頻率和呼吸量,阻礙鈣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由于該養(yǎng)殖場的產蛋高峰期在夏秋季節(jié),外界溫度較高,濕度較大,雞舍內沒有配置相應的通風沒備,進入雞舍后能感到大量有毒有害氣體積累,整個雞群飼養(yǎng)密度較大,導致產軟殼蛋增多。
2.3飲用水質量差
飲用水不但是蛋雞生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而且還作為營養(yǎng)物質的溶劑,幫助其消化、吸收、運輸各種營養(yǎng),參與機體的代謝過程,并且發(fā)揮排除廢棄物,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通常產蛋雞24h內不能飲足水,不但會影響蛋雞的產蛋率,而且還會增加軟殼蛋的產生幾率。由于該養(yǎng)殖場的飼養(yǎng)密度較大,飲水器安排不合理,有個別雞群常會飲不上水。另外,不能每天對飲水器進行嚴格的清理和衛(wèi)生消毒,用手觸摸飲水器,能感到有滑膩感,并且在飲水器表面已經結滿了綠色的霉菌層。
2.4飼料更換晚
蛋雞由育成期的飼料向產蛋期的飼料過渡中,如果飼料更換過晚,會導致蛋雞在生產過程中鈣元素供給不足,影響蛋殼的形成。在蛋雞養(yǎng)殖中,通過在蛋雞進入產蛋期前1周或2周,逐步過渡到及產蛋期的飼料,有利于提高蛋雞的生產性能,降低軟殼蛋率的比例。同時還應保證飼料中的能量合適,如果飼料中的能量偏低,蛋雞蛋白形成后由于缺乏足夠的能量,不能使鈣元素很好的沉積,最終導致蛋殼不能形成,產軟殼蛋的比例顯著升高。
2.5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
蛋雞養(yǎng)殖中日糧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如錳、鋅、鎂元素會對蛋殼的形成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如當飼料中鋅元素缺乏時,蛋殼在鈣化過程中需要的碳酸酐酶活性會顯著下降,進而影響蛋殼的形成。如果日糧中鎂元素缺乏,會使血漿中鎂和鈣的濃度顯著下降,導致蛋殼質量較差.在蛋殼表面存在很多小孔和突起。維生素D可促進鈣磷元素的吸收利用,有利于骨骼和蛋殼的形成,當飼料中維生素D元素缺乏時,即便是日糧中鈣元素供給充足,也會影響到鈣磷元素的正常吸收,進而引發(fā)代謝障礙,蛋雞所產的雞蛋個體較少,軟殼蛋率顯著升高。
3對策
3.1 嚴格控制兩個零水平
通常產蛋期蛋雞日糧中鈣、磷的有效量控制為1%和0.5%,這樣才能滿足蛋雞對鈣磷元素的需求。并且要在蛋雞進入產蛋期前1~2周,逐步更換到產蛋期的飼料,使后備母雞有充分的時間對鈣的沉積,增加骨骼灰分。從光照刺激開始到蛋雞32周齡,在飼料中鈣元素和有效磷的添加量分別控制為3.85%和0.5%[2],進入32周齡后,可以根據蛋雞的具體生產情況、采食情況以及產蛋率重新確定日糧中鈣磷的投入量。
3.2為蛋雞提供合理的營養(yǎng)水平
在整個產蛋期要根據蛋雞在不同的產蛋階段的營養(yǎng)需求提供營養(yǎng)價值全面的飼料。蛋雞開產后,應逐步增加飼料中能量飼料的投喂量,并且能量應該隨著蛋雞的生產水平提升逐步增加。在配合飼料制備中,應該注重粗蛋白,必需氨基酸,鈣、磷、維生素的比例,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微量元素如錳、鋅、硒等元素的投喂量。向蛋雞提供高質量的飼料,不能存在發(fā)霉變質的情況。
3.3注重改善養(yǎng)殖環(huán)境
進入夏初季節(jié),雞舍內的溫度和濕度對蛋雞的產蛋性能發(fā)揮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保證合理的溫度、濕度,通常產蛋雞舍的溫度控制為13~25℃,最高不能超過28℃,相對濕度控制為65%[3]。進入高溫高濕季節(jié)后,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小蘇打,提高蛋殼強度,減少產軟殼蛋的頻率。養(yǎng)殖戶應根據季節(jié)要求,合理調整H糧中蛋白質和能量飼料的比例,提高蛋雞的抗寒抗熱應激的能力。另外,還應該保證雞舍環(huán)境清潔,及時清理雞舍內的糞便。在雞舍內應該增加相應的通風設施。飼料更換時一定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避免突然更換飼料導致蛋雞出現應激,影響蛋雞的產蛋率。蛋雞在轉群、分群、運輸中,可以在飼料和飲用水中添加相應的電解質和多種維生素,提高雞群的抗應激能力。
4結束語
引起蛋雞產軟殼蛋的原因多種多樣,通常是南多種影響因素共同制約引起。在蛋雞養(yǎng)殖中,一定要強化營養(yǎng)管理飼養(yǎng)管理,做好多種疫病的防范工作。蛋雞進入產蛋期前,要保證飼料營養(yǎng)價值全面。進入產蛋高峰期后,要增加飼料中的營養(yǎng)含量,并做好多種疫病的防控,避免疫情傳播影響蛋雞的成活率和產蛋率。
參考文獻
[1]曲文燕,李永芳,宋麗華.蛋雞產軟殼蛋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9(1):34.
[2]李健,李政,鄔世立,等.蛋雞產軟殼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6(4):89.
[3]王桂香.夏天雞為啥常產軟殼蛋[J].農家參謀,200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