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很多新型技術逐漸被應用在各領域中,其中土地的測繪工作得到很好的發(fā)展,一些高端的技術被應用到其中,使其所測量的數據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可靠性及真實性。土地測繪是為了更好的將土地資源進行管理與合理的分配,目前,測繪工作尚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本文對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主要目的是深化理論研究,提升技術的利用水平。
【關鍵詞】測繪技術;信息化;土地測量;應用
一、信息化測繪技術的特點
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帶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隨著信息技術同測繪技術的融合,信息化測繪技術誕生,并逐漸向著自動化、一體化及數字化方向發(fā)展,并成為當前測繪技術的基本發(fā)展方向。信息化測繪技術極大推動測繪行業(yè)的現代化進程,并大幅度提高測繪技術人員素質及綜合技能,并在測繪項目上充分發(fā)揮上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極大地推動測繪單位綜合水平的提高。
1.信息化測繪技術強化測繪的支撐作用,并實現測繪技術自身的有效提升,為測繪服務提供保障。
2.測繪保障服務模式發(fā)生明顯變化,測繪技術由傳統(tǒng)的被動及普遍服務轉變?yōu)橹鲃蛹鞍葱璺?,其不僅包括測繪服務及其成果提供等模式,還包括測繪成果應用及后續(xù)服務等模式。
3.增強了測繪保障相關服務的效果,測繪保障服務更加及時有效、更為適宜,并為其他相關業(yè)務的發(fā)展提供有效支持。
二、土地測繪技術在土地測量中的具體要求
1.測圖比例尺的合理確定
測繪工作的首要要求就是確定合理的測圖比例尺,保證測繪工作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確保測繪工作的質量。對于起伏大、地勢崎嶇、無法通視的地區(qū),應該布置高程網點,測試高程點間距最好不應該大于米;而對于地形相對起伏小、地勢相對平坦的地區(qū),通常情況下應該以米為網格間距測試,以便滿足多部門的使用要求。
2.提高對關鍵點測量的精確度
關鍵點主要包括高程趨勢變化點、標高,窯等比高及量注面積和坎腳、坎頂線的位置等信息。在進行測繪時,應該充分具體地全面考慮上述元素。另外,測繪圖上應該反映居民點、農田、園地、溝渠等信息外,還應該反映舊城改造和舊村復墾地區(qū)的林地樹木種類和面積以及居民住房面積、人口密度、建筑面積等信息。完成測繪以后應該用標石標注坐標和高程,為后續(xù)工程項目的實施提供基礎。
三、信息化測繪在土地測量中的應用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國土資源豐富,如何管理好寶貴的國土資源,是目前中央及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的一件大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就要求國土的開發(fā)管理要向信息化方向發(fā)展,以信息化帶動國土資源管理的技術轉變,需要信息化測繪技術作支撐。在土地開發(fā)管理中,應用到的具體信息化測繪技術有以下幾方面。
1.遙感(RS)技術在土地資源調查與監(jiān)測中的應用
隨著遙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高分辨率的遙感數據不斷涌現,廣泛應用于土地概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土地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測、土地利用更新調查等工作中。從30m分辨率到0.61m分辨率數據都分別在不同土地資源調查中起到重要作用。①利用遙感影響進行人機交互式邊界的提取,其面積的平均相對誤差可達到0.01~0.1;自動提取進相對中誤差在0.1~0.3范圍內(就SPOT影像來說)。②可利用遙感進行土地利用類型識別,(就SPOT影像來說)人機交互式判別準確度達到90%~100%,自動分類可達85%左右。
2.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新技術的應用
GPS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測定各級控制點的坐標。GPS靜態(tài)、快速靜態(tài)相對定位測量無需點間通視,能夠高精度地進行各種控制測量,用RTK技術進行控制測量既能實時知道定位結果,又能實時知道定位精度。應用RTK技術進行實時定位可以達到厘米級的精度,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測量仍采用GPS靜態(tài)相對定位技術之外,RTK技術既可以用于地形測圖中的控制測量,地籍測量中的控制測量和界址點點位的測量。精密單點定位(precisepointpositioning,PPP)技術由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Zumberge于1997年提出。實踐中,采用PPP技術,完全可以達到厘米級的定位精度。在高精度的測量中,可以應用ppp技術提高測量精度。這些對管理數據的采集監(jiān)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這樣監(jiān)測的速度和精度,省時省工,保證土地開發(fā)管理系統(tǒng)的現實性和準確性。
3.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的應用
GIS最初的應用領域,就是建立與土地管理、土地規(guī)劃相關(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數據庫等有關系統(tǒng)的管理和規(guī)劃等)的土地信息系統(tǒng)(LIS)。因此,GIS是進行土地管理,建立土地信息系統(tǒng)的最佳平臺?;贕IS平臺的土地管理系統(tǒng)可以完成諸多任務,土地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目標是完成土地調查、登記、統(tǒng)計、評價,為地籍管理提供依據,為土地法律咨詢提供手段。在城鄉(xiāng)土地管理領域,并建立了地籍管理系統(tǒng)、城鎮(zhèn)地籍管理信息系統(tǒng)、時域地籍信息系統(tǒng)、農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統(tǒng)、日常地籍管理信息系統(tǒng)。土地評價方面,可以進行土地資源清查、土地生產潛力分析、土地適宜性評價和土地人口承載力分析。
4.“3S”技術的結合應用
“3S”技術的結合才是其在土地開發(fā)管理中的關鍵點所在,也是趨勢所在?;凇?S”技術的土地資源調查的常規(guī)辦法是指利用遙感資料(航空或航天)直接或間接(經過全數字攝影測量處理)進行野外調繪,再將調繪的成果在數字化軟件上數字化后導入GIS中或直接在GIS軟件平臺上直接數字化到入庫;非常規(guī)的方法是直接攜帶計算機到調繪現場,以計算機為操作平臺,遙感影像數據為參照,GPS為數據源,GIS平臺直接繪出圖斑,標注地類屬性,直接完成資源調查。在西北地區(qū)土地資源動態(tài)調查建立國家級基本資源遙感動態(tài)信息系統(tǒng)項目中,以西北地區(qū)土地資源的分類系統(tǒng)為基礎,通過對遙感數據的人機交互解譯-矢量圖編輯-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全數字方式,完成1∶10萬的西北地區(qū)土地資源信息系統(tǒng)數據庫的建設?!?S”技術與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密切結合今后將會日臻完善,通過“3S”技術進行土地利用數據庫的建設與更新管理,加快了我國的“數字國土”工程的建設步伐。
5.影像提取技術在公路工程測量的應用
影像提取技術是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將被測區(qū)域的二維影像提取三維信息,通過對被測區(qū)域進行幾個或多個像控點的影像拍攝,通過計算機影像提取技術即可以獲取所需信息。具體應用在公路工程中取得了較高的好評。由于公路建設施工過程中地形復雜,測量放線等工作進行困難,加大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大量投入。而在公路工程測量中利用影像提取技術,不但大幅降低了公路工程測量的工作難度,而且為公司節(jié)省了不小的開支,大大降低了項目成本。數字近景攝影測量軟件的應用,使得公路工程測量只需利用全站儀勘測很少的控制點后利用專業(yè)測量數碼相機對工程現場進行攝影,通過計算機軟件對拍攝工程現場影像進行匹配、定向、空三處理,解算出相片參數,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數據。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應用,將公路工程測量中的逐點測量簡化成為“面”測量,加上自動化的引用,極大的減輕了公路工程測量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投入成本。
結語
土地測繪技術在土地管理中所發(fā)揮出的效果十分明顯,為土地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好處,促使我國土地管理工作朝著現代化、精細化的方向發(fā)展,讓其中的工作人員工作起來更加輕松愉快。但是測繪技術在土地管理中應用也表現一寫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做出合理改進。
參考文獻
[1]張譯豐.信息化測繪及其在土地開發(fā)管理中應用[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
[2]費秀奇,劉穎.我國工程測量技術的發(fā)展現狀[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16)
[3]姜建慧,連鎮(zhèn)華,付青松.福建省工程測量學科發(fā)展研究報告[J]. 海峽科學.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