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訊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具有必要性。因此,基于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需要,高中物理教師要巧妙地將信息技術手段與高中物理的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優(yōu)化物理實驗,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信息技術;應用對策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及其運動基本規(guī)律的學科。高中階段,物理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學中的電學、熱學、力學、光學等知識,對學生的生活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新課改“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教育目標,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高中物理的教學,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yǎng)。和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模式相比,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應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學,有利于幫助教師優(yōu)化物理教學形式、拓展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巧妙地將信息技術手段與物理課堂有機整合起來,構建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
一、高中物理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必要性
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因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支撐,使得教師的教學改革難以實現質的飛躍。而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師將信息技術手段巧妙地整合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是物理教育領域的一大突破。因此,筆者認為:高中物理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具有必要性:
1、是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需要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卻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就高中物理的教學而言,由于知識本身的復雜性、抽象性,使得很多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都感到了困難,容易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畏難情緒而興趣不濃。例如,在物理教學中,有一些微觀的知識點如電荷、電容等,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影響了學生物理學習的效果。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借助信息技術的演示和拓展功能,將復雜的物理知識簡單化、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通過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輕松理解物理知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由此可見,信息技術手段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是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需要。
2、是拓展物理課堂容量的需要
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課堂教學,具有強大的演示功能、存儲功能。將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起來,有利于拓展物理課堂教學的容量。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物理知識時,很多教學內容都是通過黑板板書的形式展現出來。這種現場板書的方式,耗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并且不能保存,導致整個課堂上都呈現一個現象:教師寫,學生記。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教學時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在信息技術手段支持下,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教學課件的設計,在制作教學課件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穿插生活物理知識;物理小科普知識以及物理實驗視頻等,有效地拓展了物理課堂的容量,是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二、高中物理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有效性對策
1、整合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教育領域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改變過去枯燥、單調的物理教學課堂,增強物理課堂的趣味性,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演示功能,積極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提高物理教學質量。例如,在高中物理《動量》一課的講解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筆者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演示功能,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畫面一:一只氣球迎面飄來,一個人用手輕輕一碰,氣球飄向另一個方向;畫面二:兩個人在打乒乓球,需要用力拍,球才可以過網子;畫面三:一只足球飛過來,守門員用身體才把球撲捉。這些畫面學生都非常熟悉,而這時候教師拋出問題:想一想物體運動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相關?這樣就很容易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產生興趣,接著教師引出動量的概念。這種借助多媒體演示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入教學內容的方式,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2、整合信息技術,優(yōu)化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好的動手實踐機會,而且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物理科研過程,對物理現象加深認知,對于科學思維的創(chuàng)新,科學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都有重要作用。但是鑒于資金、技術等的限制,物理的很多實驗在實驗室內難以完成,仿真實驗及科學實驗視頻的觀察,可以幫助學生從近距離角度探究物理實驗。這類實驗比真實實驗更加方便和安全,而且還方便學生多次觀看,實驗中的很多細節(jié)還可以采用放大處理,幫助學生撲捉實驗過程中容易漏掉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例如力學實驗、變速直線運動實驗等都可以利用仿真實驗軟件來實現。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多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一系列物理實驗,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真切地觀察到種種物理現象的產生和變化過程,繼而更加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此外,高中物理教師還可以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將趣味物理實驗與高中物理的教學有機整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不斷優(yōu)化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要巧妙地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功能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拓展物理教學內容,優(yōu)化實驗教學效果,全面提高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建濤.淺談高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設計[J].考試周刊,2018.
[2]陳兵.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整合的研究和思考[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