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949年,五十歲的海明威已經(jīng)名震文壇。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一篇名為《渡河入林》的小說,滿以為這本書面世后會好評如潮。然而等待他的,卻是鋪天蓋地的負面報道。許多評論界人士都挖苦這本小說,稱其不但庸俗,而且太多愁善感、文體不當(dāng),有人甚至斷言海明威已經(jīng)江郎才盡。面對眾人的肆意嘲笑,海明威感到前所未有的精神壓力。他開始變得郁郁寡歡,有時甚至好多天都不邁出房門一步。
就在海明威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他的一位友人從很遠的地方跑來看他。友人告訴海明威,非常想得到他剛剛出版的那本小說《渡河入林》。海明威垂頭喪氣地搖搖頭說,自己的這本小說沒人會喜歡。友人聽后,真誠地對海明威說:“無論你創(chuàng)作出哪種類型的小說,我都覺得非常優(yōu)秀。請你相信,還有人喜歡閱讀你的小說。”
海明威怎么也沒有想到,所有人都在批評自己的小說時,竟然還有人將它視若珍寶,這讓他非常感動。他握著友人的手,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
那天以后,海明威不再自暴自棄。他振作精神,決定為了那些喜歡自己、欣賞自己作品的人們重新上路,繼續(xù)努力。他打算重新創(chuàng)作出一篇更為出色的小說。終于,通過不懈奮斗,用了兩年時間,海明威創(chuàng)作出了那篇給他帶來巨大榮譽的小說——《老人與海》。并且憑借這本小說,他于1954年榮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
面對成績,海明威顯得非常平靜。他覺得,眾人在《老人與?!烦晒r狂熱追捧,不如一位朋友在《渡河入林》失敗時給他的鼓舞來得更重要。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