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和《少先隊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要積極促進共青團與少先隊的銜接。無疑,活動必然是最好的銜接方式。以不同活動引領少先隊員身份的轉變與思想的進步,是團隊平穩(wěn)過渡、有效銜接的關鍵。本文論述了如何在校團隊組織的領導下,讓活動成為銜接共青團與少先隊的紐帶,讓共產主義事業(yè)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關鍵詞:共青團;少先隊;銜接;活動
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先隊員到共青團員的身份跨越。初中階段是少先隊與共青團組織教育并存的特殊階段,是少先隊與共青團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共產主義事業(yè)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加強團隊銜接,進行思想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背景
2016年頒布的《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健全初中團隊銜接機制,明確并加強中學團委對初中少先隊工作的領導職責,團組織工作以團前教育、發(fā)展團員、團員意識教育為重點,少先隊工作以團前教育、推優(yōu)入團為重點。做好共青團、少先隊的組織銜接?!?/p>
2017年頒布的《少先隊改革方案》中也明確指出:“與共青團“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工作格局銜接”,“加強初中少先隊和團隊銜接工作,加強中學團委對初中少先隊工作的領導,建立中學團干部、優(yōu)秀教師兼任少先隊輔導員制度,以團前教育、推優(yōu)入團為重點開展工作?!?/p>
《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和《少先隊改革方案》中提出將“初中少先隊與共青團銜接”作為中學共青團和少先隊的重點工作。初中少先隊與共青團應當根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心理、生理、思想等方面的變化,以高效、合理的方式,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共產主義事業(yè)提供不竭的新鮮血液。
二、現(xiàn)狀及問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和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我校在校領導老師的引領下,積極促進團隊銜接,開展教育活動,培育了一批批卓越的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
盡管團隊銜接工作已卓有成效,但是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活動次數(shù)較少,活動形式單一。(二)團隊銜接途徑不完善,團隊管理不全面。(三)銜接活動內容枯燥冗雜,學生積極度參與度較低。(四)家校聯(lián)系不緊密,沒有讓團隊銜接全方位的開展。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校老師和同學應當積極完善和改進團隊銜接活動中的不足與缺陷,積極建言獻策,促進團隊銜接。
三、原因
(一)應試教育的壓力導致初中團隊活動的發(fā)展空間狹窄。初中學業(yè)壓力大,課程內容多,知識點難度大,部分同學不能處理好團隊活動和學業(yè)之間的關系。因此,學生參與團隊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中考的壓力,使銜接活動不能較好的開展,團隊銜接工作不能取得良好成效。
(二)家長學校聯(lián)系不緊密,配合不默契。部分家長對初中少先隊的認識存在誤區(qū),認為初中沒有少先隊,從而對未入團的初一初二少年產生了不必要的影響。此外,中小學少先隊銜接教育工作也沒有完善,使隊員產生入初中即“離隊”的錯誤觀念。家長并未對學生產生正確的引導,學生沒有持續(xù)關注少先隊動態(tài)新聞,使學生與少先隊嚴重脫節(jié),導致團隊銜接工作不能順利良好地開展。
(三)青春期心理使其與少先隊不能緊密聯(lián)系。進入青春期,青少年的獨立意識不斷發(fā)展,對于成長的渴望使其迫切想要長大,開始追求語言、心理、行為上的成人化。因此,就會對少先隊員的身份產生一定的排斥,加上對于初中是否有少先隊認識不清,就會默認上初中就會“離隊”的錯誤觀點。這對于初中少先隊的建設與團隊銜接明顯是尤為不利的。
四、措施及方案
初中階段是實現(xiàn)少先隊與共青團平穩(wěn)過渡、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是加強團隊教育、培養(yǎng)團隊意識的關鍵時期。如何讓初中少先隊與共青團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前提下,互相協(xié)作,從教育體系、組織建設、工作路徑、管理體制等多方面,做出科學規(guī)劃,做到平穩(wěn)過渡、有效銜接以保持少先隊與共青團教育引領的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與遞進性,是初中團隊工作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清楚認識團隊的重要性。2016年頒布的《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大力加強團員意識教育,嚴格執(zhí)行‘舉團旗、學團章、唱團歌、戴團徽、過團日 的要求,增強團員對組織的歸屬感、作為團員的光榮感?!?017年頒布的《少先隊改革方案》中也明確指出:“注重精準引導,加強隊章和少先隊基本知識教育,系統(tǒng)開展愛黨教育,黨團隊相銜接的組織意識教育, 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法治教育、國防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增強少先隊思想教育的科學性有效性?!币虼?,我校團隊組織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定期開展專題講座講解黨史、團史、隊史,使學生心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各班班主任定期進行主題教育,使學生對團隊組織有更清晰的了解,正確認識自己團員、隊員的身份,也為少先隊員日后身份的轉變奠定思想基礎;此外,學校也需要積極推薦與黨、團、隊有關的書籍并組織相關活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團隊觀念。
(二)增強銜接活動的儀式感、莊嚴感,使青少年對于身份的轉變有一個深刻的認識。2016年頒布的《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加強莊嚴神圣、貼近學生特點的入團等儀式教育,充分運用學習培訓、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同伴分享等方式加強團員經常性教育?!?017年頒布的《少先隊改革方案》中也明確指出:“深化儀式教育,創(chuàng)新初中建隊儀式和離隊儀式?!蔽倚F隊組織應響應號召,首先,創(chuàng)新初中建隊儀式,讓全年級少先隊員統(tǒng)一參加,并請團員進行領導,使少先隊員對于共青團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加強團隊銜接;
(三)豐富活動形式,增加活動次數(shù)。2016年頒布的《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做到工作和活動覆蓋全體學生、組織富有活力。”“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務及社團活動為核心的實踐育人制度。以深入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契機,將組織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中學共青團的基本職責和重要工作牽引載體。”“推進中學團學活動的項目化管理和課程化實踐?!?017年頒布的《少先隊改革方案》中也明確指出:“組織全體少先隊員積極開展群眾性少先隊集體活動。”“積極開展面向基層的公益性推選競賽、展示交流活動?!彼裕瑢W校團隊組織應從全方位、全角度全面開展團隊活動:1.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為加強對團員的思想教育,學??梢猿槿〔糠謺r間,組織團員和隊員參觀近地的革命老區(qū)和博物館,在親自走訪中明白自己的使命,使共產主義事業(yè)薪火相傳,生生不息。2.表彰鼓勵,多多交流。對于學校內表現(xiàn)突出優(yōu)異的團員與隊員,校團支部可以進行推優(yōu)表彰,使其在團隊中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促進團隊發(fā)展。
(四)增進家校聯(lián)系,發(fā)揮家長對于學生的思想引導作用。2017年頒布的《少先隊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讓家庭和社會更支持少先隊,發(fā)揮少先隊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币虼?,學校需要積極做好同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定期舉辦家長課堂和家長會,強調家長在團員與隊員生活中的引領作用,同時,也使家長對團隊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更好的輔助團隊銜接工作的開展。團隊的良好銜接,離不開學校、家長、社會三方面的協(xié)調與輔助,為使學生團隊銜接更有效,使共產主義事業(yè)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中青聯(lián)發(fā)〔2016〕17號
[2] 《少先隊改革方案》共青團中央辦公廳2017年2月22日印發(fā)
作者簡介:韓濤(1990年4月—),男,安徽蕪湖,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萃文中學,教育碩士,中學二級,班主任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