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
【摘 ? 要】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融入多媒體技術,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直觀,能易于學生理解。多媒體與傳統(tǒng)教學相融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啟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所學內容。本文闡述了多媒體教學的概念、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多媒體與化學教學融合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 ?初中化;學多媒體;教學思考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普及,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到學科教學中,成為輔助教學的有力手段。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性、直觀性、交互性,通過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呈現或模擬教學內容,將復雜的知識轉變?yōu)閷W生易于接受的認知結構,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引發(fā)學生的探索動機,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既有利于保持學生長久的記憶,也能讓學生在強烈的意愿支持下全身心地投身于學習之中,獲得思維的開啟、能力的發(fā)展、效率的提升?;瘜W是研究物質構成的一門學科,有微觀性、抽象性,需要加入實踐的操作,運用多媒體技術詮釋化學微妙,促進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解決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在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鴻溝”,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復雜的操作變得直觀明白,能建構知識與實踐的聯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化學知識與操作過程,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思考、操作中體驗學習化學知識的奧秘。但在當前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無節(jié)制地濫用,或使用的方式不當,或使用顯得生硬,違背了多媒體使用的初衷。教師要樹立人本理念,根據教學需要,適時融入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
一、多媒體教學的概念
多媒體是以計算機為主導的多種媒體的融合,能通過各媒體間的相互結合,能對教學信息進行采集、加工、轉化、再現,對教學進行集成處理,以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方式傳達信息,從而能豐富教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是以實物、標本、模型、掛圖、實驗器材等教學工具為主的教學模式,現代教學媒體包對括幻燈、投影等視覺媒體,廣播、錄像等聽覺媒體、電影、錄像等視聽媒體,以及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媒體。多媒體與化學學科的融合,能使學生對化學反應原理的理解更加透徹,使化學實驗的步驟變得更清晰,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化學知識。
二、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使用過度化。多媒體教學的應用需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易于為學生所接受;二是教師具有一定的使用能力,如果只看到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忽略了自身的實際情況,盲目照搬他人課件,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影響了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教師在化學實驗課教學中,過多依賴于多媒體傳遞知識,導致知識量大、學生負擔重,沒有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思考的時間,會影響他們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部分教師高負荷地傳遞知識,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厭倦心理,使傳統(tǒng)教學的“人灌式”變成現代教育技術下的“電灌式”,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教師主體被忽略。教師在教學活動具有主導作用,教師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探究知識,教師在實驗教學前,要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補充,并及時引導進行探究。將多媒體教學引入化學課堂,教師的作用逐步被取代,掌控的能力得到削弱,主體作用難以得到充分地發(fā)揮。教師以多媒體呈現實驗現象,學生無法獲得真實的感受,掌握的知識也不夠全面。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課堂氣氛呆板沉悶,不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教師以課件的呈現替代板書,雖拓展了知識的傳遞,但只是將知識簡單地呈現,學生獲得的只是短暫的記憶,無法將這些內容轉變?yōu)槔硇缘闹R,導致學生的理解出現困難。
三、多媒體與化學教學融合的有效對策
1.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多媒體教學能突破時空的制約,在短時間內呈現大量的信息,能大到天體運動,小到電子結構,多媒體課件都能動態(tài)地呈現運動變化的過程。多媒體教學手段有許多優(yōu)勢,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帶來的不足,但并不能取而代之。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呈現物質的形態(tài)變化、色彩變化,但不能讓學生獲得直觀的嗅覺判斷,多媒體教學能演示化學實驗,但學生只是看到的是他人的操作,而無法促進自身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多媒體教學只是輔助傳統(tǒng)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要將其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起來,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不足,讓兩者相得益彰。
2.讓多媒體教學服務教學。多媒體教學不能成為活躍課堂氣氛的主要手段,如果一味圖新鮮,圖片的呈現、影音的演示對學生留下的印象不會深刻。教師要抓住教學重點、難點處運用多媒體教學,啟迪學生的思維,讓難以講解的內容變得淺顯,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如在《分子和原子》一課教學中,教者以多媒體課件呈現花香四溢、濕衣服變干、加油站有汽油味的圖片,讓學生對這一自然現象獲得充分地感知,從而能體會到許多物質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構成的。接著教者呈現苯分子圖像,以及移動硅原子構成的最小漢字圖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也讓學生能體會到科學技術的進步。
3.重視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化學教學,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灌輸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要注重學生思維的開啟,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通過多媒體情境的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幫助學生形成探究的意識。多媒體教學要拓展知識內容,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讓知識網絡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要將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能促進知識的融合貫通,能促進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抽象的化學知識,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促進良好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齊翠艷.關于化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幾點看法[J].學周刊,2017(21).
[2]鄭會勤.基于多媒體的可視化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
[3]蔡綠波.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