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攀,燕 順,凌 銳
(北海誠德鎳業(yè)有限公司,廣西 北海 536017)
通過借鑒國內(nèi)氧化皮生成[1,2]和去除[3,4]方面的研究文獻,近年來北海誠德生產(chǎn)的SUS304氧化皮質(zhì)量缺陷不斷降低,但是也存在一定問題,如氧化皮厚度偏厚且不均,造成酸洗走帶速度偏低,為此還需要開展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影響的主要原因,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技術(shù)支撐。
實驗材料:實驗材料為不同終軋溫度的SUS304黑皮不銹鋼,具體試驗試樣的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材料的編號和主要工藝參數(shù)
所有材料粗糙度上表面均比下表面偏大,邊部30mm位置粗糙度最小,中部粗糙度居中,邊部300mm位置粗糙度最大。4個試樣中,2#試樣粗糙度最大,4#試樣粗糙度最小,隨著精軋溫度的降低,表面粗糙度隨之下降。
表2 試驗材料表面粗糙度
所有試樣的氧化皮結(jié)構(gòu)測定均以上表面WS-300mm位置為例,4個試樣表面微觀氧化皮形貌均無明顯裂紋和疏松,但是略有差異,具體表面微觀形貌如圖1~4所示,對比發(fā)現(xiàn),2#試樣的凹凸度最大,4#試樣的凹凸度最小,基本和粗糙度成對應比例關系。
圖1 1#試樣微觀氧化皮形貌
圖2 2#試樣微觀氧化皮形貌
圖3 3#試樣微觀氧化皮形貌
圖4 4#試樣微觀氧化皮形貌
所有試樣的氧化皮剖面形貌測定均以上表面WS-300mm位置為例,4個試樣氧化皮剖面形貌如圖5~8所示,視場內(nèi)氧化皮結(jié)構(gòu)致密,1#試樣氧化皮厚度約16um,2#試樣氧化皮最厚,厚度約21.6um,3#試樣氧化皮厚度約13.5um,4#試樣氧化皮厚度最薄,厚度平均值約9.5um。
圖5 1#試樣剖面氧化皮形貌
(1)上表面粗糙度均比下表面偏大,邊部30mm位置粗糙度最小,中部粗糙度居中,邊部300mm位置粗糙度最大。
(2)所有試樣的氧化皮表面微觀氧化皮無明顯裂紋和疏松,表面微觀形貌基本和粗糙度成對應比例關系。
(3)從氧化皮剖面形貌可以看出結(jié)構(gòu)致密,氧化皮厚度也與粗糙度和微觀形貌有一定對應關系。
(4)隨著精軋溫度的降低,表面粗糙度、凹凸不平度和氧化皮厚度均隨之下降。
圖7 3#試樣剖面氧化皮形貌
圖8 4#試樣剖面氧化皮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