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鋼琴音樂教學實踐中,鋼琴演奏技巧訓練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難點內(nèi)容。要想使學生扎實掌握鋼琴演奏技巧,就要扎實學生的鋼琴演奏基本功,夯實學生的樂理基礎知識,并對學生進行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鋼琴藝術,使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因此,鋼琴音樂教師要積極探究鋼琴演奏技巧在鋼琴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鋼琴演奏技巧;鋼琴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改革不斷深入,鋼琴作為西洋樂器,鋼琴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品位,達到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的目的。鋼琴演奏對學生有諸多好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品位,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耐力和持之以恒的優(yōu)良品質(zhì)?,F(xiàn)階段,鋼琴演奏技巧訓練在鋼琴音樂實踐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為了更好使學生掌握鋼琴演奏技巧,教師就要認真鉆研教學方式,從而利用高效的教學方式提升鋼琴音樂實踐教學的效率和水平。
一、鋼琴演奏技巧訓練的前提條件
扎實的基本功訓練和樂理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鋼琴演奏技巧訓練的前提條件,也是必需條件,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目的地實施教學活動,才會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
(一)扎實學生鋼琴演奏基本功
鋼琴演奏基本功是彈奏學習的首要條件,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再好的彈奏技巧學生也無法很好掌握,因此教師要將鋼琴演奏基本功作為音樂實踐教學的重點,要對學生的彈奏基本功進行強化訓練。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目的性教育,要使學生深刻理解鋼琴演奏基本功在彈奏技巧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訓練之前,調(diào)整好學生的坐姿,保證彈奏姿勢的標準性。坐姿要端正,手臂要放松靈活,避免僵硬。不正確的姿勢會影響鋼琴演奏的效果,教師要從一開始就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就會將良好的習慣保持下去,如果一開始的習慣就不好,以后就很難糾正。
(二)夯實學生基本樂理知識
基本樂理知識樂理是學號音樂的前提,學生一定要有扎實的樂理知識,才能在鋼琴演奏的路上走得更遠,反而言之,如果連基本的樂理知識都無法掌握,樂譜又怎么能夠看懂,鋼琴練好更是不可能。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樂理基礎知識的教學。樂理基礎知識學習起來很枯燥,需要反復的記憶與理解才能夠消化應用。為了避免學生在樂理學習中出現(xiàn)倦怠心理,教師可以運用一些教學的技巧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理解性地去記憶鋼琴樂理知識,還能夠使學生對樂理知識記憶的更牢固,不會輕易忘記。
二、鋼琴演奏技巧的教學策略
(一)音節(jié)彈奏技巧訓練
音節(jié)的彈奏技巧在鋼琴演奏中是最基礎的部分,音節(jié)的彈奏除了五個手指頭的配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手指配合之間的流暢和均勻,只有保證配合程度的均勻和流暢,才能夠使彈奏出來的音樂更有質(zhì)感。教師要對學生的指法進行訓練,先是單手練習,單手能夠熟練掌握之后,再將兩只手合并起來練習。音節(jié)訓練的宗旨是保證雙手之間的靈活配合,要保證在上下行彈奏的時候,避免將換指的聲音暴露出來,要保持手指之間的靈活配合,聽起來就像我們有很多根手指一樣,只有這樣才是掌握了指法練習的精髓。要注意在二、三手指的彈奏中,要掌握上下活動的技巧,而不能是左右活動,當拇指彈奏完一個音節(jié)之后,二指就要緊緊跟在拇指的后面,不能出現(xiàn)斷檔,而拇指也要自然地藏到二指的后面,這樣就不會聽出換指的聲音了,從而使彈奏出來的音樂聽起來更和諧、更流暢。
(二)彈奏基本技巧訓練
學生能夠掌握良好的音節(jié)練習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彈奏基本技巧展開訓練了。彈奏基本技巧是鋼琴演奏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鋼琴練習中的難點。任何的彈奏技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經(jīng)歷枯燥練習的過程。對初學者來說,彈奏的正確方法最為重要,這是扎實掌握鋼琴演奏技巧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借助最佳時機對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進行訓練。首先在訓練進行之前,要調(diào)整好學生的坐姿與手型,這是最重要的部分。保持正確的姿勢才能夠確保音節(jié)的準確性,坐姿與手型對彈奏效果都有很大影響。其次就是訓練學生的非連音練習技巧,引導學生將手臂緩慢抬起,保持手臂的自然下垂狀態(tài),這樣才能夠使手指達到自然彎曲的狀態(tài)。在彈奏的過程中,還要保證手指的末關節(jié)不能彎曲,否則將會出現(xiàn)砸音的現(xiàn)象,不僅會使彈奏效果受到影響,還會增加練習的難度。
三、提高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
(一)鋼琴演奏心理訓練
鋼琴演奏心理指的就是音樂彈奏中學生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是隨著彈奏的進行而自然萌生的。不同的學生會具備不同的彈奏心理,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積極彈奏心理的培養(yǎng)。彈奏心理包括彈奏的欲望、動機、目的和感情,每一個彈奏者在舞臺上彈奏的時候心理感受都是比較復雜的,彈奏心理是對音樂情感的流露。通過彈奏心理的訓練,教師要樹立學生的彈奏自信,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注重彈奏心理的培養(yǎng),有很多學生在平時訓練中彈奏的很好,但是一到參加比賽或考試的時候彈奏的效果就會差很多,這都是由于沒有做好足夠的彈奏心理訓練,可見彈奏心理訓練的必要性。教師在彈奏心理訓練時要掌握以下原則: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彈奏自信心和彈奏欲望。二是幫助學生積累并凝集彈奏的審美完型心理結構,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三是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鍛煉學生處理彈奏中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二)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和風格的理解
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和風格的理解是音樂彈奏學習的前提,如果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風格都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根本就不可能彈奏出音樂作品的含義,彈奏出的作品也是蒼白無力的。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風格進行透徹的理解,會使學生帶著對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去彈奏音樂作品。因為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是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體現(xiàn),只有和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彈奏出來的音樂才會更加富有感染力。因此教師一定要將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風格不斷地在教學中深化給學生,使學生做到透徹理解后再開始彈奏技巧的學習。教師可以將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年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生活狀況和作品產(chǎn)生的原因等詳細的介紹給學生,將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從理論的層面上去剖析作品,這是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最佳途徑,在作品賞析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
四、結語
總之,在鋼琴實踐教學中,鋼琴演奏技巧訓練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使學生扎實掌握鋼琴的彈奏技巧,是音樂實踐教學的硬性要求。通過鋼琴演奏技巧訓練,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鋼琴藝術,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和藝術品位,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這也是現(xiàn)階段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因此,在鋼琴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使學生體會到鋼琴藝術的魅力,從而在對藝術理解的基礎上更加熱愛鋼琴演奏。
參考文獻:
[1]?孫薇?.淺論“多層同心圓”教學法在高職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2(6X)
[2]?林景.音樂教育新體系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北方音樂,2018(02)
[3]?譚哲昕.提升鋼琴音樂鋼琴教學效果的措施研究[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7(29):107
作者簡介:周芷伊(1997.3--),女,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級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鋼琴表演。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