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麗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深化改革,為了保護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我國政府通過立法與制定相關政策的方式,促進了殘疾兒童特殊教育模式的發(fā)展與隨班就讀工作教育的順利實施。然而,隨班就讀雖然解決了殘疾兒童的教育問題,但是在接受教育時,這些殘疾學生與正常普通學生在一起上課學習,難免會對這些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影響,甚至引起自卑性格,而如何解決隨班就讀學生的心理問題成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因此,本文就初中隨班就讀學生自卑性格形成的原因及對策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隨班就讀;自卑性格;原因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每個人都擁有享受基本教育的權利,所有的學生都有去學校接受教育的權利。作為普通學校,具有接受所有學生、讓他們獲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在以往的教育中,殘疾學生與正常學生是分開上課的,這就嚴重損害了那些殘疾兒童的權益。在當下的教育體制改革下,提倡那些殘疾兒童隨班就讀,與普通兒童共同接受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殘疾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但是對學生的身心容易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而作為一名班主任,應當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那些學生,撫慰他們的心靈。在現(xiàn)階段,對隨班就讀學生自卑性格的形成原因及對策進行分析,仍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初中隨班就讀學生自卑性格形成原因
(一)生活環(huán)境因素
隨班就讀的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之后,便也跟著進入了一種新的環(huán)境,意味著要接受新的人群,要認識其他新同學,他們的心理呈現(xiàn)出興奮與不安的兩面性。如果處理得當,那么這些隨班就讀學生可以與正常學生融為一體,共同接受教育,而如果這些學生持續(xù)不安,在他們的心中就會衡量自己是否可以融入這個新的集體,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與那些普通的學生達到一種平衡。如果不對其進行及時的開導,長此以往,他們自己心中的害羞、敏感、抑郁等情緒便會慢慢顯現(xiàn)出來,長此以往形成自卑的性格。
(二)自身問題
這些隨班就讀學生在認知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方面都比正常的學生要差一點,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局面,再加上自身本就有殘疾,可能需要定時去做康復治療,就加重了跟上正常教學進度的難度。由此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逐漸變差,而逐漸形成了自卑的性格。
(三)同學們的嘲笑以及班主任的不作為
作為一名班主任,深知這一因素會對隨班就讀學生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叛逆期,他們的思想行為大多處在發(fā)育階段。那些正常的學生往往會對隨班就讀學生產生歧視心理,進而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對其進行壓迫,或對其進行嘲諷,這對隨班就讀學生的身心會造成極大的傷害。而部分班主任不作為,有的班主任甚至將其作為完成教學目標的負擔,面對普通學生對隨班就讀學生做出的冷嘲熱諷,只是出于作為教師應該具有的責任與義務出面阻止教育,而不是真正發(fā)自內心地要去幫助隨班就讀學生真正地融入班集體。
(四)生活中遭遇的挫折與失敗
隨班就讀的學生大多是身體有殘疾或智力有損傷的學生,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受到他人的歧視。在處理問題時,由于自身缺陷,失敗的次數(shù)也會相較多一點,加上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弱,缺少自信心,而這些都對其心理、性格的養(yǎng)成造成一定的影響,極其容易養(yǎng)成自卑的性格。
二、幫助初中隨班就讀學生養(yǎng)成健全心理的策略
(一)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隨班就讀的學生在心理上有著與正常學生不同的思維,也正是這些思維使他們形成了自卑的性格。而班主任應該給予隨班就讀學生更多的關懷,給予他們無私的、長期的鼓勵與支持。因此,班主任要與隨班就讀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心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以矯正其心理問題。作為班主任,我們在與這些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努力走進他們的心中,成為他們心中的朋友。通過這種交流的方式,班主任可以迅速走進隨班就讀學生的內心世界,發(fā)現(xiàn)其內心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其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逐漸融入周圍的環(huán)境當中去。
(二)積極引導隨班就讀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在班級進行實踐活動時,隨班就讀學生往往因為自身問題,而不能很好地融入實踐活動中,這就加重了隨班就讀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因此,班主任應該積極引導隨班就讀學生參與到班集體的實踐活動中去。但是在參與過程中,班主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勢項目,不能讓其參與到因自身問題而不能完成的項目中去,這樣會加重隨班就讀學生心中的不安與自卑感。班主任可以讓他們參與到板報制作、分發(fā)作業(yè)這樣的過程中,使他們增多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加強與別人的親密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使其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
(三)建立合作小組機制,引導學生正常發(fā)展
隨班就讀學生在學習問題上也會面臨較差的困境,作為班主任不能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差,自身有殘疾問題就冷眼旁觀,這樣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班主任可以成立合作小組機制,將這些隨班就讀學生分別劃入不同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在小組之中與其他學生共同學習,通過其他小組成員的帶動,隨班就讀學生可以更快地融入班集體,從而使其學習成績迅速提高。然而,學習小組中的其他成員也要對隨班就讀學生給予應該有的照顧,讓他們感覺到同學之間情誼的溫暖。在交流的過程中,隨班就讀學生也會逐漸打開自己的心扉,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養(yǎng)成也會有極大的幫助。
三、結語
總之,作為班主任,應該對這些隨班就讀學生給予更多的心理支持,使其不斷地發(fā)展完善,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而這需要班主任的更多的努力,加強與他們的溝通,讓他們參與到班級實踐活動中來。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袁春梅.心理障礙及其疏導[J].貴州教育,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