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云南省水資源現狀進行概述,并分析了當前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情況及水質變化趨勢,對影響云南省水環(huán)境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分析。云南省總體水質狀況逐年改善,河流、跨界河水質改善明顯,九大湖泊水質近年來也有了顯著提高,總體趨勢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然而也存在極難解決的問題,需要加強人民群眾的環(huán)保意識,加大水質監(jiān)管才能根本解決水資源問題。
關鍵詞:云南水資源;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環(huán)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8-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8.114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Yunna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 Wanlin
(Xishuangban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Xishuangbanna Yunnan 666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Yunnan Province,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trend of water quality changes,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issues affecting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Yunnan Province.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of Yunnan Province has improved year by year.The water quality of rivers and transboundary rivers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nine lakes has also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The overall trend is developing in a good direction.However,there are also problems that are extremely difficult to solve and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eople.Environmental awareness,increase water quality supervision can fundamentally solve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
Key words:Yunnan water resources;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國是一個人均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資源分布極度不均。水資源是國家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zhàn)略性經濟資源,新時期的國家治水方針,始終強調要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水資源供求狀況的變化,著力解決新時期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配置、節(jié)約、保護和治理等重大問題,要加強水資源的科學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全面建設節(jié)水型社會。云南地處云貴高原,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氣候造就了云南獨特的風貌,這也導致盡管云南水資源總量豐富,卻存在嚴重的時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區(qū)極度缺水的狀況,因缺水導致的干旱災害時有發(fā)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除水資源局部緊缺造成的災害外,云南地處內陸,排污主要靠內流湖,水的自凈能力有限,因此有嚴重水污染問題。綜合考慮云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水資源是關鍵,研究如何合理開發(fā)利用水資源的同時保護環(huán)境迫在眉睫。
1 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現狀
1.1 全省水資源分布情況
從全國水資源分布來看,云南總水量豐富,占全國七分之一。作為三江源頭,云南的平均自產水量居全國第三,僅次于西藏和四川。但由于時空分布不均,導致綜合利用率不高。云南地理位置決定,地形多以山地和深谷為主,大多數巖溶地區(qū)地形地貌復雜,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云南境內有六大水系,其中最重要的瀾滄江、怒江、伊洛瓦底江是最為豐富的水系,但地處高山深谷,導致資源極難獲取。巖溶分布眾多,這使得徑流大多滲入地下,成為暗流,這些暗流河的水也極難取用。
根據最新的水資源公報,全省地表水資源總量1872億m3,全省地下水資源量615.2億m3,行政分區(qū)中,德宏州年徑流深以及地下水資源最大,而楚雄州最小。整體趨勢是南多北少,西多東少。全省大部分面積為山區(qū),河谷壩區(qū)總面積較小,高黎貢山山頂部每平方公里水量可達到300萬m3,而山腳的怒江壩區(qū)每平方公里水量僅為10多m3,山頂和山腳可相差近30倍。而在整個云南地區(qū),河谷壩區(qū)是主要的生活生產地區(qū),缺水是當地經濟發(fā)展的最大限制因素[1]。
1.2 全省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情況
云南省現階段利用的大部分水資源還是從河川徑流中獲得,約占總開發(fā)量的98%,獲得地下水資源的百分比不足2%,受限于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水資源總的開發(fā)利用率很低。珠江流域水資源利用率最高,達到11%左右,而怒江流域由于地勢地形所限,水資源利用率僅為2%。東部地區(qū)的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率遠高于西部地區(qū),這也影響到當地的經濟文化發(fā)展。
自新中國成立后,全省水利工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01年以來,“潤滇工程”先后開工隴川麻栗壩、楚雄青山嘴2座大(二)型水庫和50座中型(含6座中型降等為小(一)型水庫),到2009年“潤滇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其中:2003年前開工1座大型、20座中型;2007年開工1座大型、10座中型,2008年開工9座中型,2009年擬開工11座中型?!皾櫟峁こ獭?2件大中型水庫建成后,將新增蓄水庫容8.75億m3,新增灌溉面積200萬畝,新增供水量11.8億m3,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保證我省糧食安全,鞏固提升煙、糖、茶等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加快發(fā)展花卉、中藥材等新興特色產業(yè)[2]。
2015年,滇中引水工程項目建議書獲國家批復,確定的172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也是中國西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2017年起,滇中引水工正式開工建設。水源工程位于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zhèn),途經麗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終點為紅河州新坡背,線路全長661.06km,工程完工后,約1112萬人口直接受益,改善灌溉面積63.6萬畝,向滇池、杞麓湖和異龍湖補水6.72億m3,創(chuàng)造直接就業(yè)機會約340萬個,創(chuàng)造地區(qū)生產總值約3300億元[3]。
2 全省水環(huán)境現狀
2.1 主要水源水質狀況
截止到2018年底,根據全省主要河流水質監(jiān)測報告,全省26個出境、跨界河監(jiān)測斷面中,22個斷面水質優(yōu),占到總監(jiān)測斷面的84.6%。六大水系干流出境、跨界主要斷面水質符合II類標準,均達到水環(huán)境功能要求。金沙江干流、紅河水系干流、怒江水系干流、瀾滄江水系干流、瑞麗江大盈江水質為優(yōu),南盤江干流水質為輕度污染,已經較同比有了大幅改善。
主要湖泊中撫仙湖、瀘沽湖符合I類標準,洱海符合II類標準,水質優(yōu);陽宗海符合III類標準,水質良好;滇池草海、程海符合Iv類標準,水質輕度污染。滇池外海和星云湖,由于受城市排污等影響,水質為劣V類,重度污染類別,水質在近三年內都沒有明顯改變[4]。
2.2 全省水質變化趨勢
根據2015~2017年度的《云南省環(huán)境狀況公報》,近三年來,全省的湖泊、水庫水質總體良好,2015年是水質改善成果最為顯著的一年,總體水質與“十一五”末相比提高了15.8%。城市水域總體水質從中度污染轉為輕度污染,與“十一五”末相比,提高了25.2%。全省湖泊、水庫水質總體良好,與“十一五”末相比,提高了32.4%,改善成果顯著。到2017年基本保持了前兩年的水質狀況,湖泊、水庫的水質在2016年基礎上提高了2.4%??梢?,河流水質變化較為穩(wěn)定,湖泊、水庫的水質總體良好,水質變化波動不大,而城市水域則極難改善,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難達到質的變化[4-6]。
3 全省水資源的開發(fā)與環(huán)境協(xié)調
云南地處高原,山地眾多,水土分布極其不平衡。每年因洪澇、旱災、泥石流等災害頻頻發(fā)生。加之云南地處邊遠山區(qū)的群眾,受教育水平有限,環(huán)境保護意識差,過度開墾、采礦都會加劇水土流失和旱澇災害。根據最新的遙感數據統(tǒng)計,全省平均每年水土流失約5億多噸,占全國的1/10,幾乎每隔十年就會發(fā)生一次特大洪災,暴雨洪水期,地表徑流遭到劇烈沖刷,最終匯入湖泊、水庫,導致水質急劇惡化。
作為農業(yè)大省,云南的農業(yè)退水也是水環(huán)境污染的一大問題,農田退水常伴隨有化肥農藥殘留,直接排入江河湖,造成嚴重的污染,特別是有機磷一類的化合物,會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水體生態(tài)嚴重破壞。
城市水域水質改善是世界級難題,據統(tǒng)計,全省工業(yè)廢水處理率雖然達到82%,但處理后能達到排放標準的僅為31%,每年廢污水排放總量超過18億m3,盡管超過百萬的居住密集區(qū)都建立了污水處理廠,但仍然無法滿足排污需要,這是導致滇池外海以及星云湖水質長期來未能有改善的直接原因。
4 結語
進一步改善云南省的水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一直以來是全省環(huán)境工作的重心,其核心是促進經濟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并積極維持其在優(yōu)質的協(xié)調模式下。筆者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加大環(huán)保和水利建設的投入,加強安全性水網的建設以及水污染的預防和治理;針對重點污染企業(yè)加強相關法規(guī)的制定和執(zhí)行;加強科學治理,引入新技術提高水資源開發(fā)效率及保護;加強對邊遠地區(qū)人民的環(huán)保教育,形成全民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顧世祥,謝波,周云,段興林,浦承松,伍立群,王紅鷹.云南水資源保護與開發(fā)研究[J].水資源保護,2007(01):91-94.
[2]顧世祥,伍立群,謝波,高嵩,王紅鷹.云南省水資源綜合規(guī)劃實踐及其特點[J].人民長江,2011,42(18):18-21+30.
[3]瞿霜菊,黃輝,曹正浩.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規(guī)劃研究[J].人民長江,2013,44(10):80-83.
[4]云南 綜合治理?;贰?020年底前完成環(huán)境敏感區(qū)化工企業(yè)搬遷[J].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17,29(01):10.
[5]朱珠.云南省人大:將每年聽取審議省政府環(huán)境狀況報告[J].中國人大,2016(21):50-51.
[6]高欣,施擇.云南省縣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評價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導刊,2015(3):88-91.
收稿日期:2019-03-18
作者簡介:李婉琳(1973-),女,漢族,大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