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 吳燕利 徐進
動畫片《三個和尚》是孩子們十分熟悉與喜愛的。我們嘗試通過綜合主題活動“三個和尚”,培養(yǎng)大班孩子的合作與交往能力、責任意識以及問題解決能力,落實幼小銜接中涉及的社會交往、生活能力以及學習品質等多方面內容。
開始,我們?yōu)楹⒆犹峁┝饲捌诮涷炚{查表,了解孩子們最喜歡哪個和尚、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是否知道和尚不愿意打水的原因和如何幫助三個和尚順利打水。孩子們通過繪畫或者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了調查表。在“我最喜歡的內容”的活動中,孩子們相互交流心得,有了更多的表達機會。
我們引導孩子們從繪本、和家長的交流中搜集關于“小和尚一天要做哪些事情”的信息,旨在發(fā)展孩子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這一能力將在他們今后的小學生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然后,孩子們將故事里的打水情節(jié)和搜集的其他信息融合起來,運用肢體動作與口頭語言,將小和尚在一天內要做的事情,依次表演出來,再進行討論。當討論“我們可以從小和尚身上學到什么”時,孩子們說:“他都是一件一件地做事情,很認真,雖然事情多,但是也能干完?!薄八麜猿?。不管什么天氣都去打水,我都覺得很辛苦。”“他懂節(jié)約,所有水都用在了有用的地方,擦佛像、做飯都不浪費?!?/p>
分析:參與表演游戲時,做事的計劃性與條理性、任務意識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都滲透其中。
一個和尚的故事表演結束后,兩個和尚的故事開始了。當表演高和尚和小和尚一起打水時,其中一個孩子說:“老師,兩個人打水不舒服。超超太高了,水桶總滑到我這兒?!背瑓s說:“你轉彎太快,我在后面都跟不上?!蔽覍⑦@個問題交給了孩子們。
孩子們兩人一組去嘗試,發(fā)現(xiàn)了一些解決的方法:“扁擔是直的,轉彎的時候前面人要慢點,后邊的要快走幾步,就好了?!薄案吆蜕袕澭弑容^好。”孩子們還結合故事想到了更加詳細的解決方法:“他們要上下山,上山時候小和尚在前面,下山時高和尚在前面,就一樣高了?!薄拔矣X得一個人打一天,輪流也可以,這樣就不會有高矮的問題?!?/p>
分析:故事表演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問題,也在表演中解決了問題,還學到了合作的方法,體驗到了合作的意義。
胖和尚的出場孩子們最喜歡,模仿胖和尚的樣子也惟妙惟肖,三個和尚的故事就此開始,但是故事的沖突點也出現(xiàn)了:三個和尚誰都不愿意打水,這該怎么辦呢?孩子們紛紛出主意:“小和尚,你一直都很勤勞,你要堅持下去?!薄靶『蜕校阋o他們做榜樣,你一直很棒?!薄芭趾蜕?,你喝水多,力氣大,你去吧?!薄案吆蜕校愀『蜕泻献鞯煤芎?,你也可以幫助胖和尚?!背藢υ捦?,我們請小朋友們三人一組,來確定自己組打水的方式。有的小組說:“我們一個人一個人輪流,這樣其他人可以干其他的工作,因為寺廟里還有很多工作?!薄拔覀內齻€人合作,小和尚小,在下面打水,胖和尚、高和尚力氣大,負責送上山和倒水。”“我們要研發(fā)新的打水機器,以后打水就不用下山,就像我們家的自來水一樣?!?/p>
分析:孩子們闡述觀點,協(xié)商討論,創(chuàng)意解決,這些不正是幼小銜接中關于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語言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內容嗎?
小朋友們幫助三個和尚解決了他們的問題。孩子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班的問題:“老師,咱們班也有胖和尚,我們都做完了他才做?!薄澳俏覀冇袥]有辦法讓每個人都認真做值日呢?”“老師,我們也做一個值日生表吧?!?/p>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孩子們開始了行動。第一步:討論并計劃“都要做些什么”,孩子們認為把可以做的都列出來,還提出“要分時間,就像小和尚的早、中、晚”“但是有的事情早、中、晚都要做”。我提示孩子們,值日生工作會集中在餐前和餐后,于是孩子們分了三塊——餐前工作、餐后工作以及一天都要做的工作。
第二步:分工?!罢l先來誰選?!薄皯撟尡憩F(xiàn)好的先選?!币环瑺幷摵?,最后孩子們決定,做值日好的可以提前先選下一次的任務,其他的按照來園先后自己選擇。
第三步:制定獎勵、懲罰機制。有的小朋友提出:“要是有人偷懶,不做值日怎么辦?”孩子們紛紛提出自己的主意:“小組里要提醒。”“值日做不好,就再做一周?!毙∨笥褌冇X得一周太長,最后改成了兩天?!啊澳亲龅煤玫哪??”“那就是值日小明星,給小貼畫,讓他先選?!焙⒆觽儗⒆约河懻摰慕Y果制作成了一個規(guī)則表,我也協(xié)助孩子們完成了班級值日墻面的布置。
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以致用,展現(xiàn)出做事情的計劃性與條理性,在制定規(guī)則的過程中獲得規(guī)則意識與任務意識,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學會為他人服務的意識,相信這些都會在他們以后的小學生活中發(fā)揮作用。
除了集體活動,圍繞著這個故事,我們開展了很多延伸活動,比如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三個和尚》故事新編”,發(fā)展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和尚服制作”,鼓勵大膽表達的“《三個和尚》自編自演戲劇”,研究打水工具的“探索滑輪”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孩子們興趣盎然。
幼小銜接涉及語言、社會交往、學習品質、行為習慣等多方面的內容,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也是豐富多元的。更主要的是,有效的幼小銜接不是靠突擊練習,而是需要日積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