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潤
記者(以下簡稱記):聽說你從小喜歡看星星,對探索天空的奧秘很感興趣吧?
張艷麗(以下簡稱張):不錯。我1981年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天文學愛好者。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經常給我講一些天文知識。在晴朗的晚上,父親還會帶我到屋外甚至野外去看星星。記得我10歲那年中秋節(jié)的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到野外看月亮,那天的月亮真是好圓好大好亮??!我眨著眼睛問爸爸媽媽:“我們人類能上月球嗎?能探索月亮上面的奧秘嗎?”爸爸十分自信地說:“能,一定能!”我當時就癡癡地想,要是自己長大能當一名月球探索員,或者為探索月球提供一些技術保障,那該有多好呀……我在大學里讀的是電機專業(yè),從本科到研究生,跟我一起學這個專業(yè)的女生數量一直是個位數。我非常喜歡這個專業(yè),夢想成為一名航天電機研發(fā)工程師。
記:聽說你上班報到時沒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好印象”,是怎么回事呢?
張:情況是這樣的,大學畢業(yè)后,我和兩位男同學進了同一家科研單位。因為我當時是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又是我們專業(yè)的黨支部書記,自我感覺很好,優(yōu)越感十足。上班第一天,我特意穿上新買的一套小西裝,踩著高跟小皮鞋,噔噔噔去單位報到。結果,我發(fā)現人們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那兩個男同學的師傅見到他們高大帥氣,樂不可支;而我?guī)煾悼吹轿覌尚∪崛?,滿臉無奈和失望。一位師姐把我拉到旁邊說:“你怎么穿這一身來上班?你應該穿休閑、運動的衣服,最好穿跑鞋。你穿成這樣怎么搬電機?”我心里暗想:我是來做設計的,又不是來搬電機的。后來我才明白,原來做航天電機的研發(fā)工作,從產品的設計、加工、生產、檢測到售后服務、技術支持,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任何問題,都是設計工程師的事情。因此,我們在辦公室待的時間很少,經常是在車間里。
就這樣,我上班第一天,一不小心就成了所里的“名人”,給領導留下了不適合做科研的印象。之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個課題也沒有接到。用和我一起入職的男同學研發(fā)的電機的導彈都已經快發(fā)射了,我依然沒有接到課題。我極其郁悶。當時有人勸我:“你還是離開吧!這里不適合你?!蔽疫@個人,雖然外表比較柔弱,但內心很倔強。沒有參加過戰(zhàn)斗,就做逃兵,我怎么也接受不了。簡單一句話,就是不服氣!我想,沒課題沒關系,我可以學習。于是,我成天泡在車間里,研究每一道工序和每一種工藝。因為實驗臺有限,我就等別人下班后再做。每次關閉整棟樓最后一盞燈時,我都會告訴自己:你一定可以的。就這樣,在入所一年后,我終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課題——設計用于彈道導彈的特種電機。
記: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接受月球車項目研制任務的?當時興奮嗎?
張:2009年,我承接了月球車項目,當時心情十分激動,心想我終于被領導認可了。拿到這個沉甸甸的項目后,我也曾惶恐不安,拜訪了所里的老同志,他們有點羨慕又認真地對我說:“認真做,以后你老了回想起來,自己曾經為國家的偉大工程出過一份力,你會非常自豪的?!睂τ谠虑蜍噥碚f,電機堪稱“核心中的核心”。因為電機在月球車上有著至關重要的用途:第一,用于導航相機和全景相機的天線系統(tǒng),相當于月球車的眼睛。第二,用于月球車的四輪驅動系統(tǒng),負責它的車輪轉向。第三,月球車的能量主要來源于太陽能,它有一套太陽翼帆板,在月球車行駛過程中,太陽翼帆板需要調整角度,始終面向太陽。這也需要電機來完成。項目一開始設計了三款不同的電機,我研究后認為,通過設計和改進工藝,完全可以把三款不同的電機合成一款。
記:將三款電機合為一款,難度不小吧?
張:是的,讓這三款電機合為一款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通過充分的分析論證,我的方案最終被采納應用,節(jié)省了2/3的研制費用。項目方案落定后,我們又面臨更多的困難。月球表面的環(huán)境非常復雜,要經受300多攝氏度高低溫差的考驗。還有,月球車的原材料可能會在使用過程中釋放一些污染物,因此需要基于很多的實驗來建立模型,并通過模型分析如何減少它的放射性。這些過程都非常繁雜。為此,我絞盡腦汁,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領導和同事都對我刮目相看。我入行才三年就接到了為月球車設計電機的任務,這是每一個從事這項工作的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我在28歲的年紀,趕上了國家大力發(fā)展航天事業(yè)的好時代,得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真的非常幸運。
記:你對產品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工人們好像都很怕你呀?
張:呵呵,工人們確實有些怕我。我也曾聽說,電機生產車間的工人們只要聽到“張艷麗來了”這句話,都會不由自主地精神一振,隨后調整坐姿,挺直腰背,放慢呼吸,工作更加仔細認真。一次,我指著一批工人們辛苦纏繞好的電機說:“這批電機,報廢!”其實這批電機各項指標完全符合要求。按照設計,這個電機的每一根銅線都應該由底部的小孔纏繞到定子上,但工人一般先在轉子上纏繞幾圈,再從底部穿過。這樣纏繞一個電機比完全合規(guī)操作省力不少,而且檢測儀器也檢測不出問題。但我知道,這批電機要用于“嫦娥三號”探測器,也就是要在月球上經歷晝夜300℃溫差,“一絲”在地球上檢測不出來的誤差,在太空極端環(huán)境下就很可能被放大而造成設備停擺,這份工作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不能馬虎。工人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只得照辦。我對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個拇指般大小的電機,我記錄的數據檔案袋就有六七個,每個大約30厘米厚,小到用什么牌子的膠水,大到每一個零部件的參數都記錄在案。對此,有人戲稱,比航天標準更嚴格的,是“張艷麗標準”。
記:在研制“玉兔”號月球車項目過程中,聽說你因懷孕大出血,沒出什么事情吧?
張:是的。2013年,就在“月球車”研制的節(jié)骨眼上,我突然出了狀況。我懷孕了,在一次做實驗的時候,不慎出現了大出血。醫(yī)生建議我休息,不然很有可能會流產。我丈夫也勸我休息幾天,公婆那邊也嚇壞了,替我捏著一把汗。當時我內心非常糾結,我已經32歲,屬于高齡產婦了??稍虑蜍図椖磕哿宋姨嘈难?,就像是我的另一個“孩子”。經過一天一夜的思考,我決定堅持下去。于是,我一直工作到孩子出生的前一周。我兒子后來早產了,又瘦又小,所幸很健康。2013年12月15日,由我主導設計研制的“玉兔號”月球車完美實現了在月球上的軟著陸,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在月球車著陸的那一刻,我的心情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形容,眼淚止不住奪眶而出。那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喜悅與自豪!記得有一次,我和兒子一同看電視,畫面上出現了一個月球車,我對孩子說:“晨晨你快看,那是月球車,上面有14臺電機,是媽媽設計的,現在在月球上呢!”兒子愣愣地看了我?guī)酌腌?,突然伸出大拇指,說:“媽媽,你真棒!”那一刻,我眼含熱淚,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記:領導鑒于你科研成就出色,想要提拔你,你為什么婉拒了呢?
張:當年月球車項目完成之后,領導找我談話,說我是所里面唯一一個連續(xù)八年沒有進行過技術歸零的設計師,非常適合做質量管理工作?!凹夹g歸零”是我們行業(yè)里的一種說法,指的是產品在用戶使用階段出現任何問題,都要從頭開始查起,直到找到故障原因。對工程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艱苦的挑戰(zhàn)。如果你看到一個設計師蓬頭垢面、像風一樣從你身邊走過,基本上就可以肯定,這個人正在歸零。有人問我:你為什么不歸零?你的秘訣是什么?我說我的秘訣就是不把產品只當成一種產品,而是當成一種責任。我把月球車更是當“親兒子”一樣來培育。
當時領導讓我走管理路線,對我就意味著升職加薪。我雖然有些心動,但還是跟領導說要考慮一下。我回去考慮了三天,其間不停地問自己:張艷麗,你究竟想干什么?其實這么多年就是因為一句不服氣,我堅持到了現在。我非常享受一次次攻克難題的那種成就感,每一次把我的“孩子”送上太空,我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自豪感。于是我跟領導說,我還是比較適合做研發(fā)設計。領導惋惜地給我分析,我如果走研發(fā)路線,有可能到退休也只是一個設計師;可如果走管理路線,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但我還是想遵循內心的選擇。有人說我傻,我自嘆:“傻就傻吧!”
記:研制“嫦娥四號”月球車有哪些要求,難度大嗎?
張:面對更為嚴酷的月球背面環(huán)境,“嫦娥四號”搭載了一臺在“玉兔號”基礎上經過魔鬼式升級的月球車(后來被命名為“玉兔二號”)。單純從外觀來看,嫦娥四號月球車與嫦娥三號月球車“玉兔”頗為類似,但其實,它比“玉兔”更強大,既不怕極熱極冷的“廣寒宮”,又能完成更多新任務。嫦娥四號月球車的適應性更改和有效載荷配置調整,主要針對月球背面復雜的地形條件、中繼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學目標的實際需要等因素。接到任務后,我和團隊成員夜以繼日攻關,連續(xù)幾個月吃、住都在單位。首先在溫度控制防護方面,為了保證所有設備在月夜零下180℃的環(huán)境中不被凍壞,專門配置了同位素熱源為儀器設備供熱。在線路方面,我又進行了設計改進和試驗驗證。在科學載荷方面,嫦娥四號月球車延續(xù)了“玉兔”當年的探月國產“三大件”,即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和測月雷達。除此之外,嫦娥四號月球車還有一個“撒手锏”,那就是與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測儀,這是首次在月表開展這項探測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在重量方面,嫦娥四號月球車總重量約140公斤,是目前為止全球最輕的月球車。我?guī)ьI團隊于2018年8月研制打造出了“月球車”所使用的14臺關鍵電機。
記: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對人類研究月球有什么重大意義?
張: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fā)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2月15日,月球再添5個“中國地名”,令國人倍感振奮。3月10日,月球車完成出月午設置。嫦娥四號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首次實現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的新篇章,同時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標志著中國進入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月球背面比正面更為古老,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這為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提供了可能,也將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資料。這對人類研究整個宇宙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記:這些年你在中國航天電機科研項目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獲得的榮譽也不少吧?
張:我從事航天電機研制十多年,先后承擔了包括嫦娥三號、四號、五號,火星探測器,空間站,風云系列,高分系列,載人航天三期,無人機,北斗等60余項衛(wèi)星、飛船、深空探測器等航天型號工程及重點武器裝備配套研制項目,5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曾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評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其實相比這些榮譽,看著我的“孩子”一個個遨游在太空,我更感自豪和驕傲?,F在它已經到達了月球,明天它將駛往火星,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會到達更遠的太空,為人類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