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武
隨著當前進城務工人員增多,由農村進入城區(qū)中小學就讀的學生也日漸增多。由于農村的小學英語師資缺乏、教學點分散等原因,有些學校英語課開設不足,甚至沒有開設英語課,從而導致這些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所以每年從農村轉入城區(qū)的這些學生,給一線英語教師帶來了很多的教學困難。
江西小學英語使用的是科普版小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小學開設三至六年級的課程,教材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到五六年級還有閱讀、寫作以及一些語法知識。教材前后連貫性很強,中途轉入的學生,如果基礎比較差就存有很大的“知識斷層”,學習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樹立信心,激發(fā)興趣
剛從農村轉入城區(qū)的小學生,不管是有基礎還是零基礎,孩子內心都會有一點不自信,所以,對待他們要多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教學上要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從單詞開始,有些要從26個字母開始教學,然后再教學單詞、句子、段落等,分層次、分階段開展“聽” “說” “讀” “寫”的教學。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現(xiàn)實基礎,因材施教,切不可為了全班的教學進度、教學目標而忽視這部分英語學習上的弱勢群體。教師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而非產生畏難情緒。如果開始階段就做好了,幫助這部分學生樹立了信心,以后的教學則事半功倍。
同時,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剛到城區(qū)學校讀書,農村孩子們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對新環(huán)境、新學科充滿著好奇,也有各種擔心。針對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多途徑開發(fā)孩子學習英語的潛能。
二、創(chuàng)造語境,專項訓練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語言環(huán)境都十分重要,英語也不例外。每位英語教師都要注重課堂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針對由農村轉入城區(qū)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他們敢于開口、勇于表達、積極參與的課堂環(huán)境。比如教學一個對話,原班同學可以結合課程組織對話,但是這一部分新生教師就得從“Hi”“Hello”“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這一類簡單的問候語入手。否則,就沒有創(chuàng)造出適合學生的語言環(huán)境。
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專項訓練,注重提高學生的聽力。隨著家長對英語的逐漸重視,英語的專業(yè)性也在增強,教育主管部門的考核和督促也更為全面?,F(xiàn)在小學英語的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都包括口語、聽力和筆試三個部分,所以在教學中進行專項訓練很有必要。教師要制定適合他們的計劃,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三、強調閱讀,注重寫作
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閱讀是教學目標之一,同時也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教學途徑。我們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先從簡單的教學素材入手。從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入手,從學生熟悉的題材入手。由簡到繁地進行閱讀訓練,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生英語寫作出現(xiàn)在高年級,五六年級才開始有寫小對話的教學要求。但是細看教材,發(fā)現(xiàn)從三年級開始就有“空格填詞”、四年級就有“換詞造句”“仿照例句寫對話”等。有些基礎好的學生,到五六年級已經能寫80個單詞的小短文了。反之,則是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那么這部分同學,他們到五六年級,由于詞匯積累少,個別還是從零開始,是不是就能不考慮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呢?當然不是,不僅不能放棄,而且要快步驟、快節(jié)奏地加強。詞匯量大了,簡短的寫作也就能慢慢地開始了。
四、微信溝通,全面評價
教師要發(fā)揮微信的功能,讓家長督促,家校合作。讓學生每天在班級微信群里打卡朗讀,形成一種朗讀比賽、朗讀展示的良好氛圍。讀得差的同學和出現(xiàn)錯誤的同學,教師可以“單獨微信”進行糾正。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一個最低次數(shù),比如每周不少于3次,讀得多的學生有獎勵,讀得好的學生也有獎勵。教師準備一些小禮品,表揚一批,鼓勵一批,家長也很支持,積極配合,效果非常好。
對于學生的評價,我們要以鼓勵為主,積極評價,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正所謂“每一朵花都會開,只不過它的花期不同而已”。我們要面對的這部分農村轉入城區(qū)的學生,其實他們很優(yōu)秀,學習態(tài)度好,學習潛力巨大。教師如果具體對每個學生進行分析,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一定會取得成功。
總之,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當下,農村轉入城區(qū)就讀的學生教學,其教育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發(fā)展和教育質量的提升,更關乎每一個由農村遷入城市的家庭未來的發(fā)展,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第十五小學)
責任編輯:王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