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建蘭
現(xiàn)如今信息技術逐步在多個領域之中得到了滲透,使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教育活動亦是如此。為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而提升其綜合水平。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缺乏足夠的興趣。在信息化時代下,教師同樣需要做到與時俱進,以此將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整個課堂教學的模式便會發(fā)生改變,學生也將更好地融入課堂之中,提升學習的興趣,促使自身素質得到有效提高。
(二)自身語文知識基礎較差。語文教材知識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不僅包括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還涉及理論知識。但是,由于教師往往采用口頭講述的方式,并依靠背誦和練習促使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如此一來,學生對語文知識本身的掌握程度便十分淺薄,僅僅只能停留在書本層面,對于自身的未來發(fā)展沒有任何益處。
(三)學生的互動交流過少。教師在進行語文知識講解時,通常會采用自己習慣的模式,很少會與學生展開溝通和交流,也不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如此使學生的參與度非常低,對于教師講述的內容,往往很難做到充分理解,自然也無法將其應用到實際學習之中。如此一來,學生單純變成了知識點“收割機”,并未將其完全吃透甚至內化,導致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受到了巨大影響。
二、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
(一)依靠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教學,通過不同的學習網(wǎng)站播放圖片、視頻、動畫,以此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然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容易。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好奇心十分強烈。所以,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更加直觀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促使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
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小竹排水中游》課堂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產(chǎn)生濃厚興趣時,才愿意積極思考,自主進行學習。語文知識十分廣闊,學生所學習的課本知識有時遠遠不夠。因此,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以此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教師應當首先充分了解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例如,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數(shù)據(jù)庫的教學資源、熟練操作與教育信息有關的辦公軟件,以此確??梢钥焖偈炀毜靥幚砘镜慕虒W信息。
除此之外,一方面教師還應當具備當代教育理念,能夠將當代的教學方式、思想與信息技術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以此創(chuàng)設出新型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學校還應當注重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重視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三)通過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學的習慣,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文學學習的習慣。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搜集資料,以此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實踐,促使學生積累語文文化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
例如,在進行《靜夜思》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提前在網(wǎng)上搜索一些有關月亮的詩句,諸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以及“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等,并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在朗讀之后的感受和體會。每個學生搜集的詩句可能不一樣,因此彼此可以互相分享,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長此以往,學生便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每當進行新課文學習的時候,都會提前進行預習工作。而當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供的詩句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制作成文件之后上傳到學校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行下載,以此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理應盡可能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并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如此一來,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便會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也將隨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得到進一步增強。
(作者單位:江西省興國縣第三小學)
責任編輯:王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