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估算,只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有意識地運用估算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你會覺得數(shù)學很有趣。
一、關于估算的幾點思考
估算內(nèi)容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普遍感到“估算難教”,沒有標準的答案可言。有些學生甚至先算出標準答案然后再進行估算。相信許多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估算解決問題時也會遇到許多困惑:小學階段估算包括哪幾種形式?每種形式估算的方法有沒有不同?估算如何與筆算相結合?如何評價估算方法與結果的準確性?估算結果能是準確值嗎?……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呢?
二、估算教學難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估算的意識和運用估算去解決問題的策略
估算內(nèi)容從學生角度來講,學生不理解為什么要學習估算,感受不到估算的必要性。學生是在認識了100以內(nèi)的數(shù)之后,再學習“加減法的估算”這部分內(nèi)容的。估算的數(shù)目不大,直接口算并不難,而采用“估算”則顯得牽強附會。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運用估算,體會不到估算的優(yōu)越性。估算學習是貫穿于數(shù)的認識和計算的各個活動中的,與其它計算教學知識密不可分。例如,我們要驗算:34+45=99或56×3=154的結果對不對,就不必精確計算,而是鼓勵學生運用估算去驗證。估算作為一種驗算方法,能快速檢查計算結果是否合理。學生不清楚在什么情況下選擇用估算,沒有估算意識。學生從一開始學習計算,在教師的影響下,就逐步養(yǎng)成了“計算要準確,計算結果是唯一”的觀念。而估算是不需要準確的計算或精確的結果的,是允許有誤差的。由于估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結果就不“唯一”了。學生產(chǎn)生了學習估算的心理障礙,其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導致學生不愿意主動選擇估算,往往一看見“大約”“大概”等字樣,就開始估算,而不知道為什么要選擇估算,顯得很機械。學生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估算策略,如何能合理靈活地應用估算方法?!肮浪惴椒ㄅc估算策略”概念上的混淆,以及估算結果的多元化,造成了學生學習上的困惑。對于估算意識還是空白的學生來說,精確計算是比較直接的,而估算還要先轉一個“彎”,再進行計算。這種間接性的思維就比直接思維難一些。估算方法可以有很多種,而估算策略需要靈活選擇性的運用,對學生的綜合要求較高。在低學段,估算不需要那么復雜,估算教學的要求一定要簡單明確。就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引導學生能靈活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就行了。
三、在估算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估算的作用
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使學生明確估算的時空要求。因為不管哪種估算,都要結合實際情景進行,總是與當時的實際需要相結合,要不要估算,是估大還是估小,都要根據(jù)事情的需要,這一點必須讓學生明確。比如:統(tǒng)計全校有多少學生,往往會用到估算;組織人員外出旅游帶生活費或者學校購買月餅贈送給學生等,都需要往大處估算……作為教師,在教學設計當中,首先要精挑選好題目,多提出一些有估計價值的問題。
四、在估算教學中尊重學生思維,注重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無論是“加減法的估算”還是“乘除法的估算”,估算方法都是先把算式中的數(shù)看成跟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幾百幾十的近似數(shù)”,再通過口算算出結果。但隨著學生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增多,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估算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缎抡n標》也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估算既然是一種計算,也會出現(xiàn)多種估算方法。到了二年級下冊和三年級的教材中,逐步體現(xiàn)了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五、在估算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估算的多種策略
估算策略主要是指運用估算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學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難,但是靈活運用估算策略卻不容易。在不同的具體情境下,估算的策略是不相同的,有時候要“估大些”,有時候又要“估小些”。因此,我們在估算教學不能僅局限在教估算,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是估多了,還是估少了,怎么樣估與準確值比較接近”。通過對估算值和準確值之間的比較,明確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范圍,建立更為清晰的數(shù)感。
估算教學并不是單一的計算技能訓練,它有機地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它以熟練的口算為基礎,為精確的筆算服務。學生的估算能力越強,計算能力也會越高。估算可以挖掘出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意和智慧。估算在我們?nèi)粘I詈凸ぷ髦邪缪葜种匾慕巧?。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切實引導學生學好估算,讓學生掌握正確的估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估算策略,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