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理明
摘? 要:語篇能力是語言科目學習中的一種基礎素養(yǎng)。從本質(zhì)上講,語篇能力傾向于對英語閱讀文章的信息“解碼”,即通過上下文的情景聯(lián)系將文章整體的知識脈絡連接起來。本文從語篇能力的內(nèi)涵作出分析,并針對九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篇能力培養(yǎng)策略予以探究。
關鍵詞:九年級英語;英語閱讀教學;語篇能力
引言:當代英語課程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基礎素養(yǎng)的培育,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育者往往側(cè)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在語言類學習中語篇能力的重要性。所謂語篇能力,與學者常說的“語感”類似,卻又具有顯著的不同,都是通過語言邏輯的感受來對閱讀文章進行解碼。而實際上語言運用能力是多樣化的,在英語的學習中學習者并不僅依賴“語感”,語篇能力的形式則極具實踐意義。
一、語篇能力的含義與內(nèi)容
語篇能力是語言學科的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的一種能力,是通過大量的文字閱讀所形成的語言邏輯思維。在英語閱讀中,學生通過一系列的連續(xù)性句子閱讀,對文章的大體含義有所了解以后,會圍繞某一個中心形成某種意義上的語言整體。即使有些單獨的詞匯較為陌生,但通過上下文情景的聯(lián)系,學生也會對板塊之間的邏輯結(jié)構做出明顯的感應。這些綜合性的能力就是語言學習中的語篇能力。而語篇能力的特征是多個方面的,其必須要圍繞文章的中心進行,而不能偏離于閱讀文章之外。所謂的連貫性更傾向于語法與語義,除此之外還必須具有連貫性。在九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善于以從上至下的教學方法開展閱讀課程,教學的重點也放在對詞匯與語言點的操練上,對文字篇章結(jié)構的分析與評論往往是有所忽視的。在這種教育方法之下,學生“呆板”的學習語言知識,卻不能收獲更多的自主性思維。過于重視語法格式的行為,學生對文章整體信息的把握能力也就無法有效提升,這都會影響教學中的宏觀用意。學習是一種自發(fā)性的行為,若不能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也就無法影響著自主性行為能力的提升,那么語篇能力的作用也就無法真實顯現(xiàn)出來。在長期的語言教學實踐中,教育者們通過實際教學逐漸發(fā)現(xiàn),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能力,首先要擴大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其次要重視教學方法,避免教師干預過多而抑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次要重視基礎素養(yǎng)的培育,在閱讀教學中重視能力與知識的共同提升以及后續(xù)的學習總結(jié)等。語言教學要以語篇能力為基礎,才是對語言學科學習本質(zhì)的詮釋。
二、九年級英語閱讀教學語篇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課堂問題構建完整的語篇閱讀框架
九年級的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升學壓力,英語作為基礎性的學科之一,也為學生的升學考試形成一定的難度。許多學生在英語科目的學習之處是受興趣的指引,但長期處在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學習之中,最初的學習興趣逐漸消失,學生的壓力感越來越大,對學科的積極性也就慢慢降低。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指引中自主性的參與閱讀,才能開展下一步的英語閱讀教學計劃。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也不能僅關注于升學考試,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能力,才能構建出完整的語篇閱讀框架。在新目標人教版英語教材的學習中,八年級下冊的閱讀文章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通過“There are two letters about whether kids doing chores at home,which one agrees and which one disagrees?”這樣的設問給予學生閱讀的線索。通過閱讀的引導使學生能夠迅速的明確兩封信的主題與論點。隨后教師也可以繼續(xù)設問:“Why do they think so?”讓學生繼續(xù)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并依據(jù)設問內(nèi)容來搭建出文章的大體框架。
(二)劃分段落,細化文章閱讀線索
在構建文章的大體框架以后,教育者的引導就要側(cè)重于對文章內(nèi)容的細化上,關于英語閱讀的教學,語法知識、詞匯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共同進行。其中閱讀能力不僅包括語感能力,更包括語篇能力。對于這樣一種文章解碼的能力,教育者在培育時更要注重對語篇框架中各種信息的填充,如文章的中心思想與段落大意。這就需要通過分段的形式,將框架中的其他內(nèi)容填充進去,才能使閱讀文章的結(jié)構變得豐滿。如在新目標人教版英語八年級的教材中,Ben Smith尋找他的狗Lucky,學生通過閱讀就能夠明白這篇文章所講述的大體含義是Ben Smith尋狗這一事情的經(jīng)過,教師引導學生在各段中搜尋關鍵信息,就能完成這篇文章的框架填充。教師可針對不同自然段設置相應的引導問題。如第三段的細化閱讀中,教師就可提出:“Where does Ben Smith get it?”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之下,在具體的段落中搜集具體的信息,就能完成格式化內(nèi)容的填充,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文字的內(nèi)容,從而獲取對文章的信息解碼能力,形成良好的語篇能力基礎素養(yǎng)。
結(jié)束語:在語言教學中,語篇能力是重要的基礎素養(yǎng),為單位語言的研究與學習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突破了歷來句子學習的語言研究。其中包括對主述位結(jié)構的理解與語言信息結(jié)構的分析。九年級學生處在學習壓力之下,更要重視學習能力的培育,才能激發(fā)語篇意識,形成高效閱讀的形態(tài),從而全面提升語言邏輯思維。
參考文獻:
[1]王君.初中英語學生語篇分析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7(35):63-65.
[2]肖光軍,周巖.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風,2008(1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