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曾萍 楊靜 劉曉慶
【摘要】目的:臨床路徑帶教在老年內(nèi)科教學中的效果觀察。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為研究時間段,選取我院老年內(nèi)科招收的70例新入職護理實習生,依據(jù)帶教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帶教方式進行帶教,研究組采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進行實習帶教,對比兩組新入職護理實習生帶教效果以及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結果:研究組實習生的帶教效果高于對照組,患者對研究組實習生護理過程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內(nèi)科新入職護理實習生的培訓過程中采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進行帶教,能夠提升護理實習生對相應護理工作的掌握能力,提升護理水平,從而有效的提升內(nèi)科老年患者對實施護理過程中的滿意度,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臨床路徑帶教模式;老年內(nèi)科護理;教學效果;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2-093-01
對于老年內(nèi)科而言,臨床護理工作的難度較大,復雜性較強,對相應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為此,對新進的護理實習生展開的帶教教學工作的意義十分重大[1]。本研究以臨床路徑帶教教學模式為例,對我院選取的35例新入職老年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展開教學,旨在探討在臨床路徑帶教教學模式不斷運用下,對相應實習生整體護理技能以及水平帶來的提升作用,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為研究時間段,選取我院老年內(nèi)科招收的70例新入職護理實習生,依據(jù)帶教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的35名實習生中,男5例,女30例;年齡在18~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35±12.54)歲。其中研究生10例,大專生25例。研究組的35名實習生中,男4例,女31例;年齡在19~2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53±2.43)歲。其中研究生9例,大專生26例。所有實習生的帶教時間均為6周,帶教教師在學歷在本科以上,且職稱在護師以上[2]。對比兩組實習生的年齡、性別、學歷等資料,沒有差異性(P>0.05)。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常規(guī)的帶教方式。研究組實習生采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①在帶教第一周,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好入科宣教工作,讓實習生全面的熟悉整個科室的環(huán)境以及工作的特點。進行入崗前培訓,熟悉具體工作流程,掌握病人出入院規(guī)范。②第二周:落實護理查對制度,護理交接班制度、多導心電監(jiān)護儀的使用方法、輸血(輸液)反應應急預案等工作。落實院內(nèi)感染知識,指導護理人員對于呼吸困難的患者做好吸痰工作[3]。③第三周:告知職業(yè)暴露應急處理流程、各種泵的使用方法、慢性心功能衰竭護理流程,保證電子病歷書寫規(guī)范,此外根據(jù)老年患者的特點,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④第四周:訓練重病人翻身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護理常規(guī)流程、患者誤吸應急預案、腦?;颊呖祻湾憻挼姆椒ǖ?,注重靜脈治療標準。⑤第五周:指導十二通道心電圖機的操作、氣壓和震動排痰儀的使用以及老年性癡呆護理常規(guī)和CVC維護工作,重視病情觀察要點。⑥第六周:整理回顧所學知識,建立實習生座談會,對實習生學習效果進行考核,讓實習生雙向評價,從而對相應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新入職護理實習生帶教效果以及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帶教教學效果從實習生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操作內(nèi)容考核評分、溝通交流能力評分、緊急事件處理能力評分來進行判定。護理滿意度從護理人員采用的護理方法、護理質(zhì)量以及服務態(tài)度來進行評分,總分為100,滿意(80~100分)、較滿意(60~79分)和不滿意(60分以下),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n]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9.0對新入職護理實習生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整個帶教教學效果用t檢驗,表示為(x±s);患者對實習生的護理滿意度用卡方檢驗,用(n/%)表示,P<0.05,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實習生的帶教教學效果
研究組實習生的基礎護理理論及操作考核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谱o理理論及操作考核評分高于對照組,教學效果更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一)。
2.2 對比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
在研究組采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后,患者對實習生護理效果的總滿意度(97.14%)明顯高于對照組(77.1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二。
3 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老年內(nèi)科實習生實行臨床路徑帶教模式,相對于對照組運用的常規(guī)帶教教學方式,實習生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操作內(nèi)容考核評分、溝通交流能力評分、緊急事件處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在實習生采取護理措施實施護理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在臨床實習帶教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意義,在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護理實習生的護理水平也到了全面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新入職老年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采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教學效果顯著,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惠臨.定向碎片化移動終端學習在腫瘤內(nèi)科醫(yī)學生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63):376+378.
[2] 石莉紅,駱艷妮,胡敏華.情景案例結合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老年內(nèi)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05):65-68.
[3] 王梅,陳艷美,常麗.基于思維導圖的PBL教學在消化內(nèi)科護生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