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婦幼保健院(454000)盧燕 張晶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以外[1]。臨床表現(xiàn)為腹部下墜感,腰酸、白帶多,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采取手術治療子宮脫垂療效不理想[3]。本次試驗研究生物反饋電刺激結合盆底肌肉訓練對子宮脫垂患者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80例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子宮脫垂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年齡25~70歲,平均(41.5±2.6)歲,病程1個月~2年,平均(0.9±05)年,臨床子宮脫垂分度:Ⅰ度子宮脫垂33例,Ⅱ度子宮脫垂7例;對照組年齡24~69歲,平均(41.3±2.9)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1.0±0.4)年,其中Ⅰ度子宮脫垂32例,Ⅱ度子宮脫垂8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年齡≥20歲,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③術前檢查均具有宮頸糜爛癥狀。排除標準:①年齡<20歲或中途退出者;②合并其他嚴重疾患。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訓練時,排空膀胱,深吸慢呼,雙膝并攏,呈放松狀態(tài)。指導患者自主縮緊肛門陰道,持續(xù)3s后放松,間隔5s后重復動作,每日3~5次,每次15min;以后由患者盆底肌的改善情況考慮適當加大訓練。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進行治療。使用PHENIX神經肌肉治療儀測試患者肌力,結合子宮脫垂的程度確立患者的治療次數和時間。
1.3 療效評價 根據治療效果分為3個級別[4],顯效:脫垂癥狀消失,體征恢復正常;有效:脫垂癥狀減輕,體征明顯改善;無效:臨床體征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監(jiān)測盆底肌力的標準:依據國家衛(wèi)生診斷論證局修改關于會陰肌肉測試標準將陰道肌力分為Ⅰ~Ⅳ級。將壓力治療儀器置于患者陰道內,觀察在自然張力下陰道的壓力值,囑患者收縮會陰,會陰部肌肉收縮越強則壓力值越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計量、計數資料分別用(x ±s)和%表示,分別實施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比較
2.1 分析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 兩組治療前盆底肌力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盆底肌力差異明顯(P<0.05)。同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比較均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附表1。
2.2 分析兩組治療后的療效 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2.5%)高于對照組(82.5%),差異明顯(P<0.05),見附表2。
子宮脫垂主要與支持子宮的韌帶松弛及骨盆底托力減弱有關,屬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電刺激可增強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喚醒已損傷的盆底肌肉,改善盆底功能;生物反饋可鍛煉盆底肌肉的自主收縮,修復治療已損傷的盆底肌肉。電刺激緊密結合生物反饋技術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藥物的前提下逐漸改善已損傷的盆底肌肉功能,電刺激加生物反饋治療聯(lián)合盆底肌肉功能訓練的整體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純使用使用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并實現(xiàn)了患者自主進行家庭康復訓練的需求。
綜上所述,采用電刺激加生物反饋聯(lián)合盆底肌肉訓練在治療子宮脫垂的過程能有效的修復患者損傷的盆底肌,值得在臨床進行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