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國
摘? ? 要: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于建筑的需求越來越高,現(xiàn)代建筑不僅在地面上的高度越來越高,地下的深度也越來越深,地下室已經成為建筑物普遍配備的功能。地下室是整個建筑物的基礎,其質量情況影響著整個建筑的質量與安全,其中,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質量尤為重要。優(yōu)化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藝,加強地下室底板施工質量管理對于整個建筑的安全和穩(wěn)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對高層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探討框架構建進行分析討論,希望可以與大家互相切磋、借鑒。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
1? 引言
隨著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建筑物地基的穩(wěn)定性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地下室作為建筑的基礎部分,地下室的施工質量對建筑整體的穩(wěn)定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理應得到格外的關注。地下室底板起著支撐整個建筑的作用,地下室底板質量的保證對于保證建筑的質量尤為重要。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地下室底板施工常會發(fā)生一些問題,比如底板開裂、滲漏等。因此,建筑單位有必要投入精力優(yōu)化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提高地下室底板施工質量,改善、杜絕地下室底板的施工隱患,為整體建筑質量的提高打下基礎。
2? 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
地下室底板的施工具體流程包括:底板墊層和模板的施工、底板鋼筋施工和底板混凝土施工。在進行地下室底板施工時,需注意:①在進行地下室底板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穿墻螺栓,要做好穿墻螺栓的防水工作,在螺栓與防水混凝土之間通過止水環(huán)無縫連接,提高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性能,防止?jié)B漏問題的發(fā)生。②在進行地下室底板施工時,可能需要預埋大型金屬構件來提高底板的支撐強度,這時,需對埋設的金屬構件進行防水處理,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順利進行。此外,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應采用連續(xù)澆灌的方式,盡量減少底板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施工縫,提高地下室底板安全性能。③應調節(jié)澆灌底板所用的混凝土的配比,減少混凝土配制過程中水化熱的產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加強混凝土的溫度應力,防止因溫差過大而引起混凝土的開裂現(xiàn)象發(fā)生[1]。
目前我國地下室底板施工過程中,常發(fā)生的問題包括:因施工技術不過關或地基地質不良發(fā)生的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底板開裂和滲漏現(xiàn)象。需要施工部門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優(yōu)化施工技術,提高施工質量,保證地下室底板質量。
3? 地下室底板施工規(guī)范性操作
3.1? 底板墊層和模板的施工
在進行地下室底板施工時,要嚴格按照混凝土墊層分區(qū)順序開展施工。其具體順序應為:首先進行地梁和電梯井的施工,在這基礎上進行承臺和磚模的施工,然后,進行回填土層施工,最后是地下室底板的整體施工。當進行砼底板施工時,施工過程的標高一般是通過6Φ5000的鋼筋頭來確定的,確定了標高,可以在底板施工過程中準確地控制墊層的空間尺寸。在進行底板模板的施工時,一般采用磚模進行模板施工。磚模施工的關鍵點在于磚模的防水性能,在進行磚模施工時一定要做好磚模的表面防水工作。此外,進行底板模板施工時,還應在模板底安裝鋼筋定位,保證鋼筋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模板脹大、內陷等不良現(xiàn)象發(fā)生[2]。
3.2? 底板鋼筋綁扎施工
作為地下室底板的支撐結構,鋼筋綁扎的質量對地下室底板的質量起到重要的影響。地下室底板往往面積較大,鋼筋綁扎質量更應經過嚴格的檢查,一處的疏漏就會對整塊底板的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鋼筋綁扎的規(guī)范性操作流程應為:①鋼筋綁扎前應根據(jù)施工方案嚴格確定鋼筋所在的位置,畫出位置線,確保按位置線進行了鋼筋綁扎后可以對建筑起到應有的支撐作用;②施工人員根據(jù)位置線進行鋼筋鋪設,鋪設時注意承臺和地梁的鋼筋要反方向放置;③對鋪設好的鋼筋進行合適的綁扎連接,通常,中間位置的鋼筋接合點可采用梅花形捆綁方式,而兩邊受力的鋼筋要進行整體捆綁,來保證鋼筋的穩(wěn)定性,底層鋼筋的捆綁間距一般為80cm[3]。
3.3? 底板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的澆筑。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需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清理施工現(xiàn)場的雜物,保持磚模的基態(tài)處于潤濕狀態(tài)并無積水。每兩層相鄰砼的澆灌時間間隔應為4h,保證前一層砼初凝前完成下一層砼的澆灌工作,防止出現(xiàn)施工冷縫。當高差較大時,可適當延長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使后一層砼在前一層砼瀕臨初凝時完成澆筑。為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緩凝減水劑。
(2)混凝土的振搗?;炷恋恼駬v應遵照“快速插入、慢速抽出”的原則,進行整體振搗時,振搗間距不超過0.5m,進行分層振搗時,振搗深度應在6cm~10cm之間,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層之間的緊實度,防止出現(xiàn)冷縫。振搗的時間間隔一般為20s~30s,不過這可以根據(jù)混凝土的實際出漿情況進行確定,選擇最合適的振搗時間間隔。為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底板抗開裂的能力,混凝土振搗通常反復進行,并在振搗過程中時刻關注混凝土的狀態(tài),當發(fā)生積水現(xiàn)象,要及時排水,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3)底板止水帶側墻施工。地下室底板止水帶側墻的施工時間非常重要,需要施工人員具有熟練的施工經驗和較高的技術。側墻砼澆灌的時間應選在底板砼已經澆灌好但尚未初凝時,側墻砼澆灌完成后一小時進行振搗操作。嚴格控制振搗時間,防止時間過程砂漿溢出,發(fā)生“爛根”。此外,還應確保止水帶施工位置正確,符合施工方案安排。
(4)地下室后澆帶施工。在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技術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防裂縫技術。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鋼筋混凝土在不同溫度下發(fā)生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會使得建筑本體產生一些裂縫,這時,就需要利用物理學的膨脹收縮知識,在裂縫處補充一些混凝土,保證建筑整體的完整性。完整的后澆帶施工應包括:支設模板、澆筑墻板混凝土、垂直施工縫的處理、后澆帶的保護、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
支設模板——根據(jù)設計方案中給出的分塊圖支設混凝土澆筑鋼絲網模板。
澆筑墻板混凝土——根據(jù)施工設計方案和相關標準規(guī)范確定混凝土澆筑厚度,避免厚度過厚時模板所受的側壓力過大使得鋼絲網向外凸出,不合尺寸要求。利用鋼絲網模板進行垂直施工縫的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澆筑,確定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模板距離。
垂直施工縫的處理——混凝土初凝(可清楚印出手掌指紋)后,采用霧狀高壓水沖洗施工縫表面以去除浮漿、碎片,露出沖洗位置的骨料,將鋼絲網沖洗干凈,等到終凝后,拆去鋼絲網,再次用高壓水沖洗施工縫表面。以木料為模板的垂直施工縫施工,要盡早拆模,然后同樣用高壓水沖毛或是人工鑿毛。已經硬化了的混凝土,只能采用鑿毛機進行人工鑿毛。
后澆帶的保護——對后澆帶需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可在后澆帶兩端的墻根設立擋水磚墻,高度要高于底板,并在擋水磚墻兩側涂抹防水砂漿,同時在后澆帶兩側修筑擋水帶,以防止施工積水流入后澆帶。垂直施工縫處理完畢后,要用木模板或鐵皮蓋住頂部,砂漿修筑擋水帶,四周利用臨時拉桿圍護,防止施工過程中對鋼筋造成污染。
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依主體混凝土的收縮程度而定,一般為主體澆筑后的42—60天,對于沉降后澆帶的澆筑需在沉降完全完成之后進行。如果工程設計時對后澆帶的澆筑時間有另外的安排,則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處理。在后澆帶澆筑之前,保持施工縫處于潤濕狀態(tài)24h,水量不可過多,避免表面形成積水。
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藝復雜,且對建筑整體質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施工部門應做好地下室底板施工質量控制工作,完善施工質量,為提高建筑質量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蔡湘文.試論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5).
[2] 羅存德.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研究[J].房地產導刊,2013(19).
[3] 郭力.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