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章鳳
摘 要:犬瘟熱具有較高的傳染率和死亡率, 對寵物養(yǎng)殖業(yè)和寵物飼養(yǎng)者有巨大威脅。本文首先介紹了犬瘟熱的癥狀, 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對于加深對犬瘟熱的了解, 及時采取診斷和治療措施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犬瘟熱 癥狀 診斷 治療
犬瘟熱是養(yǎng)犬行業(yè)常見的一種常見性病癥,直接影響到犬的正常生長。極易對養(yǎng)殖專業(yè)戶造成經(jīng)濟上的損失。本文試對該病的診斷及治療加以分析和探討。犬瘟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屬于接觸傳染性傳染疾病。實現(xiàn)這種病的及時診斷和科學防治,需要了解其特征并采取針對性措施。
一、病原體
犬瘟熱病毒為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成員。病毒可在雞胚及雞胚成纖維細胞上增殖,出現(xiàn)細胞病變,并形成蝕斑。用犬腎原代細胞進行培養(yǎng),可形成合胞體及核內(nèi)、胞漿內(nèi)包涵體。此外,病毒還可以在非洲綠猴腎細胞(vero細胞)、犬肺巨噬細胞及睪丸細胞上生長。經(jīng)血清學試驗和動物保護試驗,證明犬瘟熱病毒與麻疹病毒及牛瘟病毒之間具有某些共同抗原性。大瘟熱病毒雖有多種變異株,但只有一個血清型,不同地區(qū)、不同種類動物所分離到的毒株,其差異僅在于毒力與致病力的不同而已。本病毒對理化學因素抵抗力較強。病毒于一70。C可存活1年以上,凍干可長期保存。4℃只能活存7~8周,室溫下7~8 d,55℃可活存30 min,100℃1 min死亡。3%氫氧化鈉溶液、3%福爾馬林及5%石炭酸溶液等均能使之死亡。
二、流行病學
2.1 傳染源
病犬和帶毒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存在于鼻汁、唾液、淚液、腦脊髓液、心包液、胸水、腹水及尿液之中,淋巴結、肝、脾及脊髓等臟器也含有大量病毒,并隨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
2.2 傳播途徑
本病主要通過健康犬與病犬直接接觸,或通過污染的空氣與 食物經(jīng)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也可經(jīng)交配感染。
2.3 易感動物
本病可發(fā)生于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犬,但主要侵害幼犬,在自然條件下也可感染狼、狐、豺、獾、水貂、貉、鼬鼠、浣熊、熊貓、刺猬、山狗、野狗及大山貓等。雪貂對犬瘟熱最易感,自然發(fā)病的病死率可達100%。幼犬及幼貂發(fā)病率可達90%以上,病死率高達30%~80%。
2.4 流行特點
凡是養(yǎng)犬的地區(qū)均有本病發(fā)生,特別是犬類比較集中的單位或地區(qū)。發(fā)生本病,幼犬很難避免感染,有時呈流行性發(fā)生。本病沒有季節(jié)性,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寒冷季節(jié)(10月~翌年4月)多見。本病有一定的周期性,通常每隔3年流行1次。
三、癥狀
病初病犬表現(xiàn)眼、鼻流水樣分泌物,打噴嚏,股內(nèi)側(cè)、下腹部皮膚發(fā)疹,接著體溫升高至40℃,白細胞減少,持續(xù)2~3 d后體溫降至正常。病犬厭食,精神沉郁,結膜發(fā)炎,鼻卡他,足掌變硬。在以后2,14 d內(nèi)再次出現(xiàn)體溫升高,并持續(xù)數(shù)天,呈典型的雙相熱型。此時病犬表現(xiàn)不食,嘔吐,鼻鏡、眼瞼干燥和龜裂,可視黏膜發(fā)紺,結膜炎或角膜炎,流黏液性或膿性眼屎。腹瀉,排黏液性血樣稀便??人?,呼吸困難,呼吸音粗歷,有干性羅音。約有10%一30%的病犬于第2次發(fā)熱后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表現(xiàn)為精神萎頓、肌痛、陣發(fā)性痙攣,共濟失調(diào),驚厥,抽搐和昏迷。有的后軀麻痹,興奮不安,轉(zhuǎn)圈運動,并很快死亡。病死率為30%~80%。
四、病理變化
死亡犬外表可見卡他性或化膿性結膜炎,潰瘍性角膜炎,皮膚上有水皰性膿皰性皮炎。淋巴結,特別是腸系膜淋巴結及腸黏膜中的淋巴組織髓樣腫脹,扁桃體紅或腫[1]。消化道表現(xiàn)為出血性腸炎,大腸內(nèi)有大量黏液和血液,胃卡他性炎,嚴重的有出血性潰瘍灶。呼吸道黏膜卡他性炎或化性炎,肺充血、水腫。肝淤血,質(zhì)胞,嚴重的有壞死區(qū)。脾腫大,膽囊腫大,膀胱和腎盂充血,心肌有出血點。組織學檢查見腦出血、水腫,腦血管有細胞套,神經(jīng)細胞變性和脫髓鞘現(xiàn)象。在各器官的上皮組織、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神經(jīng)細胞的胞漿內(nèi)見有嗜酸性包涵體
五、實驗室檢查
5.1 血常規(guī)檢查
病犬感染初期白細胞減少,后期因繼發(fā)感染,白細胞明顯增多。
5.2 試紙診斷
采集病犬眼部分泌物、鼻液、唾液,取樣棉簽浸入裝有1 mL反應稀釋液的樣品收集管,將棉簽上的樣品和反應稀釋液充分攪勻。打開鋁箔袋,取出犬瘟熱病毒檢測試紙,將試紙平放于寬敞、干燥的實驗桌上。用滴管吸取攪勻后的稀釋上清液,向測試卡樣品孔中緩慢加入4滴,滴液須準確、緩慢,逐滴加入。試紙發(fā)生反應時,可見紫紅色條帶在試紙中間的測試窗中移動,反應5~10 min后觀察結果,超過10 min后結果無效。
5.3 結果判定
如果測試窗口中C線區(qū)域出現(xiàn)一條紫紅色條帶說明該測試紙是正常的。如果不顯色表明操作有誤或產(chǎn)品存在問題,應使用新的檢測試紙嚴格按說明書的操作要求重新檢測。果測試窗口中T線區(qū)域現(xiàn)紫紅色條帶說明檢測樣品中含有犬瘟熱病毒抗原。
5.3.1 陽性
測試窗口中質(zhì)控線C和檢測線T都顯紫紅色條帶判定為陽性。
5.3.2 陰性
測試窗口中只有質(zhì)控線C顯紫紅色條帶判定為陰性。
5.3.3 無效
測試窗口中質(zhì)控線C和檢測線T都不顯紫紅色條帶或只有檢測線T顯紫紅色條帶而質(zhì)控線C不顯紫紅色條帶判為無效。
5.4 注意事項
為得到最佳檢測結果,應嚴格按照犬瘟熱病毒抗原檢測試紙使用說明書注明的測試步驟進行操作,所有樣品必須按照傳染源做無害化處理。試紙使用前不要隨意打開包裝,試紙包裝袋如有損壞則不能使用,試紙不能重復使用,過期試紙不能使用,不要混用不同批號的試紙。樣品采集后應立即檢測,檢測須在室溫下進行[2]。試紙室溫下保存,不要置于陽光照射下。
六、犬瘟熱的治療及預防
6.1 隔離
病犬隔離飼養(yǎng),犬舍、用具和場地用2%火堿水或 10%~20%漂白粉等反復消毒。
6.2 治療
6.2.1 抗病毒,增強免疫力
強效犬五聯(lián)血清(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犬副流感、犬傳染性腦炎、犬細小病毒?。⌒腿淮?~10 mL,大型犬一次10~20mL,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3~5d。
四合一抗犬病毒凍干劑,小犬1~5 kg注射1劑量,中犬6~12kg注射2劑量,大犬13~26kg注射3劑量,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1d 1次,連用2~3d。病情嚴重的肌注劑量和療程加倍。
犬瘟熱病毒單克隆抗體,每千克體重0.5~1mL,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注射,首次劑量加倍,1d 1~2次,連用3~5d。阿昔洛韋,每千克體重5~15mg,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3~5d。
6.2.2 抗菌消炎,控制炎癥和繼發(fā)感染
呼吸系統(tǒng)癥狀嚴重的注射頭孢噻呋鈉,每次每千克體重2.2mg,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5~7d。胃腸道癥狀嚴重的用氨芐西林(氨芐青霉素),每次每千克體重10 mg,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2~3 次,連用5~7d。地塞米松,每天 0.125~0.1mg,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嚴重病例酌情增加用量。
6.3 對癥治療
6.3.1 補充體液
VC,每千克體重 0.02~0.1g,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3d。氯化鉀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2~0.5 g,靜脈注射,1d 1次,連用3d。
VB6,每千克體重0.5~1 g,靜脈注射,1 d 1次,連用3d。
6.3.2 解熱鎮(zhèn)痛、止咳化痰
安乃近,每次 0.3~0.6g,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1d 1 次,連用3d。氨茶堿,每次0.05~0.1 g,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1d 1次,連用3d。
6.3.3 鎮(zhèn)靜解痙
阿托品,每千克體重 0.02~0.05 mg,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 2~3d。
6.3.4 止血補血
止血寧注射液,每次 0.125~0.25 g,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1 d 2次,或每次0.25~0.5g,靜脈點滴,1d 2~3次。犬源血漿,每千克體重2~5 mL,靜脈點滴或多點肌肉注射,1d 1次,連用3~5d。
6.3.5 強心
地高辛,每千克體重0.05~0.08 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緩慢靜脈注射。
洋地黃,每千克體重0.001~0.01 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注射。
七、預防
免疫接種是預防犬瘟熱的有效方法??捎萌翢帷⑾俨《?型、副流感、細小病毒病四聯(lián)活疫苗對6周齡或6周齡以上的犬連續(xù)接種3次,接種間隔3周,以后每年免疫接種1次[3]。用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副流感四聯(lián)活疫苗免疫的,疫苗稀釋后,每犬接種1頭份,以后每年進行1次副流感的加強接種,每2~3年進行1次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細小病毒病的加強接種。接種疫苗后,個別犬可能出現(xiàn)過敏反應,反應嚴重的可用腎上腺素搶救,并進行適當?shù)妮o助治療。
參考文獻
[1] 森和. 犬瘟熱的診治[J]. 養(yǎng)殖與飼料, 2018, (7): 76.
[2] 解帥. 淺談犬瘟熱臨床診斷治療及防控[J]. 今日畜牧獸醫(yī), 2017, (2): 36-37.
[3] 林秀, 雷彥發(fā), 趙軍, 等. 淺談犬瘟熱的診斷與防治[J]. 當代畜牧, 2016, (17):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