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組織運作過程中,上級與下級之間的互動來往是運作效率以及事情成果呈現(xiàn)效果的關鍵。中國社會尤其以關系和權威為重,上下級之間不僅只是單純的工作合作關系,而是在共有的經(jīng)歷和屬性基礎之上,包含著以實現(xiàn)個人目的為導向的人際關系和上下級之間的擬家人關系[1]。在中國這種注重關系往來的社會中,上下級關系的研究對于中國企業(yè)發(fā)展來說重要性十分突出,因此也常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具體來講,上下級之間的關系不僅對管理者的職業(yè)成長有相當?shù)挠绊?,也對員工的離職以及工作績效有著顯著的影響。
國內關于企業(yè)上下級關系的研究近幾年呈逐級遞增的趨勢,可見對于企業(yè)上下級關系方面研究的重視。對學術期刊發(fā)表的文獻進行研究是了解本行業(yè)最新研究動態(tài)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上下級關系”為主題,對中國知網(wǎng)上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進行篩選,共選出195篇期刊,對國內上下級關系研究進行一些總結。探討國內學界對企業(yè)內上下級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
(一)組織關系的研究
有關上下級關系的研究屬于組織關系研究的范疇,將上下級關系看作一種雇傭關系,雇傭關系的現(xiàn)有研究主要從以下角度進行了探討:(1)雇員角度。該角度的研究主要分析雇員對雇主的誘因和期望的感知,認為雇傭關系即員工與組織間的心理契約。心理契約強調員工與組織關系中內隱的、非正式的、未公開說明的相互期望。心理契約已被廣泛界定為員工對于自己與組織之間互惠責任的理解,缺乏組織視角的考察。這種理解的基礎是員工感知的來自組織的承諾,但組織的代理人未必認可這些責任和義務。(2)雇主角度。該角度的研究認為雇傭關系即員工-組織關系,是組織對員工的投資與員工對組織的貢獻之間的社會交換關系。
(二)上下級關系理論在中國情景下適應性的探討
學術界最早關于上下級關系的理論研究出現(xiàn)于權變管理理論中,費德勒的領導權變理論把上下級之間的關系看作影響領導者領導效能的因素之一,隨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存在著物質、社會利益和心理交換的過程,這些交換過程在不同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領導者與不同被領導者之間會存在遠近親疏的關系,因為領導者的資源和時間有限,與不同下屬形成的交換關系也就不同。由此形成了“領導-成員交換理論”(Leader-Member Exchange,LMX)。根據(jù)LMX理論,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關系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之上。而由于領導者的時間和資源都有限,因此與不同的下屬會形成不同的上下級間的交換關系。與上級建立高質量交換關系的下屬會承擔超過工作說明的職責,相應的也會得到更多的回報;與上級建立低質量交換關系的下屬只承擔基礎性的工作,相應地只與上級保持正式的、例行的交換關系。
21世紀以來,國內關于上下級關系的研究主要圍繞LMX理論進行,但西方有關上下級關系的理論通常是以上下級之前平等關系為基礎進行研究,找出領導者與下屬之間權力與義務的關系[2],而在中國情景之下,企業(yè)上下級之間有著明確的上下的層級關系,這種關系與中國家庭中權威家長與成員間的關系十分相似。由于中國具體情形不同于西方,因此LMX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并不強。
而后學界提出基于中國本土化的主位構念的上下級關系(Supervisor-subordinate Guanx i,SSG),SSG的關系基礎說最早由Farh等人提出,該觀點沿襲Jacobs對關系的界定,將上下級關系界定為存在于上下級之間基于某種共同經(jīng)歷或共同屬性的“特殊的連帶”。這一界定從差序格局的特殊主義觀點出發(fā),強調關系的基礎及基于既定關系基礎的角色義務,通過考察上下級之間存在共有經(jīng)歷或共享屬性的程度來測量上下級關系狀態(tài)。
自SSG文獻問世的幾十年間,涌現(xiàn)了多種對SSG構念的界定及相應的測量工具,但由于“關系”本身包含多元涵義。構念的界定包括:(1)著眼于上下級之間的“特殊的連帶”,這一構念強調上下級之間先前的既定關系基礎;(2)將SSG界定為“雙方為實現(xiàn)個人目標而建立的、以工具目的為導向的人際關系”,強調上司與下屬之間的工具性連帶;(3)上下級關系類似于家人的程度可以標志著雙方的關系狀態(tài),評價上下級關系可以從感情的深厚性、私人生活卷入程度、下屬對上司的服從性等方面進行,這一界定強調了上下級關系中的擬家人情感連帶。SSG理論相對于LMX理論更符合中國情景下的上下級關系,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轉向以SSG理論為基礎。
(三)目前國內研究主流
在中國這種復雜關系的社會中,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混合著工具性和和情感性的復雜組織關系,相對于LMX理論來講,SSG理論更具適應性。學界許多學者將上下級關系視為一種中介變量或者調節(jié)變量,探討上下級關系對員工心理安全感、職工職業(yè)發(fā)展、員工離職、工作績效等的影響,而高質量的上下級關系將有助于緩解因管理者自戀帶來的心理不安全感。一些文章從社會身份的理論視角、社會認知的理論視角和社會交換的理論視角探討上下級信任的基礎和起點。社會認知視角關注了信任方對被信任方行為特征、人格類型以及雙方關系和情境的認知分析,進而做出信任的決策[3]。
一些實證研究以上下級關系為中介或者調節(jié)變量,探討領導信任的問題,研究表明,領導實際行為與內隱領導原型的差距對員工工作滿意度和組織承諾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領導實際行為與內隱領導原型的差距對領導信任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領導信任對領導實際行為與內隱領導原型的差距影響工作滿意度和組織承諾的過程具有顯著的中介作用;上下級溝通頻率在領導實際行為與內隱領導原型的差距與領導信任之間具有顯著的調節(jié)作用。
上下級關系作為調節(jié)變量對建言行為關系產(chǎn)生影響,員工與上級的關系及其過往績效是政治技能影響建言效能感的重要作用條件,表現(xiàn)為關系/績效水平越高,政治技能對建言效能感的正向影響越弱;同時,建言效能感完全中介了政治技能對建言行為的影響;績效及上下級關系調節(jié)了建言效能感在政治技能與建言行為關系間的中介作用[4]。
基于中國組織情境,分析了辱虐管理對上下級沖突與員工離職傾向之間的關系,并引入了情緒智力因素探討其在其中的調節(jié)作用。筆者采用問卷調查法,用層次回歸分析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辱虐管理對上下級沖突和離職傾向顯著正相關,員工的情緒智力對辱虐管理與上下級沖突和離職傾向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一定的緩沖作用。
此外,一些研究注重上下級關系對領導授權以及員工價值觀的影響,在中國文化情境下,研究項目團隊中的上下級關系主要考慮上司-下屬關系和領導-成員交換兩個方面。在中國文化情境下可以從發(fā)展良好私人關系、改善領導-成員交換質量、加強組織規(guī)范建設、營造和諧的組織氛圍等方面提高領導授權行為,進而實現(xiàn)組織績效。
(一)國內上下級關系期刊數(shù)量變化趨勢
本文篩選出中國知網(wǎng)上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共195篇期刊進行分析。在核心期刊以及CSSCI發(fā)表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文獻從2007年的5篇增長到2017年的25篇,期刊發(fā)表上下級關系期刊的數(shù)量在2011年之前比較穩(wěn)定,且數(shù)量較少。2012、2013年發(fā)表的文獻數(shù)量大幅增加,2014年有一定的減少,2015年數(shù)量最多,2014年的一些論文延遲至2015年得以發(fā)表應該是2014年和2015年數(shù)量極端差異的原因。
(二)作者對文獻的貢獻得分
1987年,Howard等[5]提出了一種比較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作者對文獻的貢獻得分,指出文獻第一作者對文獻的貢獻得分大于第二作者,第二作者對文獻的貢獻得分大于第三作者,以此類推。每位作者貢獻得分的計算公式為:
(n為文獻作者的數(shù)量,i為該作者是本文獻的第i作者)。假設每篇文獻的總分為1分,以此類推,各作者對文獻的貢獻得分如表1所示。
表1 文獻中每位作者的貢獻得分
本文以發(fā)表上下級關系研究期刊數(shù)量為依據(jù)對作者進行排名,探究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上下級關系期刊發(fā)表數(shù)量在兩篇及以上的作者的貢獻度,當作者發(fā)表上下級關系研究期刊數(shù)量相同時,應用表1計算其貢獻得分,按貢獻得分高低確定其先后順序,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核心期刊及CSSCI作者發(fā)表核心期刊數(shù)量及得分
如表2所示,有16位理論研究型學者在核心期刊及CSSCI上發(fā)表了2篇及以上的上下級關系研究期刊。其中,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的郭曉薇發(fā)表了4篇以上下級關系為主題的期刊,貢獻得分值最高,為2.67分。
(三)研究層次及學科分布
國內關于上下級關系的研究,研究層次主要分布在基礎社科研究,其次較少部分為政策研究以及行業(yè)指導,除此之外,還有極少部分屬于職業(yè)指導、高等教育和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由此可見,學界對于上下級關系的研究層次主要還是定位于基礎性的社科研究。在學科分布上,廣泛分布于領導學與決策學、企業(yè)經(jīng)濟、管理學、心理學、宏觀經(jīng)濟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共產(chǎn)黨、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社會學及統(tǒng)計學、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等多個學科。主要分布于領導學與決策學、企業(yè)經(jīng)濟、管理學和心理學中??梢娚舷录夑P系影響的學科領域十分寬廣,運用以及實踐的范圍也十分廣泛,而國內的研究偏向主要集中于管理領域的領導以及決策。
目前針對中國情景的上下級關系測量量表還不夠多,且大都是西方學者所開發(fā),缺乏中國本土學者所開發(fā)的量表。這其中,除了Chen的量表以外,得到學者普遍認可的量表非常少,因此針對中國企業(yè)的上下級關系測量量表值得進一步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