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創(chuàng)作過程從實際上講其實就是形象思維的展現過程,在進行創(chuàng)作過程中結合舞蹈的動作思維,編排出具有感染力的舞蹈動作。文章簡單概括了形象思維的基本特點,并分析了在舞蹈創(chuàng)作過程中形象思維的作用和重要性,希望可以為舞蹈創(chuàng)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形象思維;舞蹈創(chuàng)作;重要性
人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思維的具體表現,思維影響著人對周邊事物的認識,也影響著我們遇到問題時的反應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形象思維指的是藝術家用一些具體的形象來向人們展示一些抽象的情感和思想,這是一種基于感性通過具象來展示典型社會人物特征,或者揭示社會的規(guī)律性和本質的方式。舞蹈創(chuàng)作可以看作為精神產品的制作,這與物質生產是完全不同的,在舞蹈編導過程中要充分感知社會生活,要仔細觀察客觀事物,通過創(chuàng)作主體的創(chuàng)意和意象將一些具象的動作賦予抽象的意義,形象需要充分地綜合意象的生活之相以及心靈之相。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具備形象思維的舞蹈動作是不具有靈魂的,雖然可以通過一些舞蹈經驗編排出一支舞蹈,但不具備情感和意向的舞蹈是缺乏感染力的。所以,形象思維對于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是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一、形象思維的基本特征
(一)形象思維與感性形象密切相關
舞蹈創(chuàng)作不能僅靠天馬行空和異想天開來進行,需要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素材,感受各種情緒,才能在舞蹈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地涌現出各種各樣的靈感,將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融入創(chuàng)作過程中,最終呈現出來的舞蹈作品才能夠深入人心,感人肺腑。比如我國著名的孔雀舞蹈作家楊麗萍,她創(chuàng)作孔雀舞之所以能夠活靈活現地展現出孔雀之美,讓觀眾仿佛看到了一只美麗的孔雀在盡情地舞蹈和綻放自己的美,這與她多年對孔雀的深入觀察是分不開的,她熱愛生活,熱愛花鳥萬物,我們能從他的舞蹈中感知她對生活的期待,對孔雀的喜愛,并能通過一些和諧優(yōu)雅的肢體動作和舞蹈語言,活靈活現地給觀眾展現了孔雀美的綻放[1]。
(二)形象思維離不開想象和情感的支撐
舞蹈創(chuàng)作不僅僅需要創(chuàng)作者仔細觀察事物本體,還需要在觀察過程中賦予事物豐富的想象力,并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意能夠將情感通過一些舞蹈編排展示出來,也就是將情感拓展到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中。比如著名舞蹈《千手觀音》的編排過程中,就充分展示了創(chuàng)作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創(chuàng)作者根據神話人物的語言描述,加上自身的想象和認知,在編排過程中第一次嘗試用聾啞舞蹈演員來向觀眾展現印象中千手觀音的寧靜祥和的氣質和形象,能夠感受到千手觀音的神圣[2]。
二、形象思維在舞蹈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進行舞蹈編導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形象思維來展示自身對于一些客觀事物的情感或精神。比如《翻身農奴把歌唱》這一藏族舞蹈,主要講述的是當年西藏農奴跟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追求自由和解放的一個過程。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前,舞蹈編創(chuàng)人員為了更了解西藏人民的生活習性和特質,特地同藏族同胞生活了一段時間,切身地感受藏族同胞的生活習慣,然后在編排舞蹈時,就融入了自身的感受和對藏族同胞的情感。在舞蹈中能夠看到藏族同胞新中國成立前和新中國成立后的兩種生活狀態(tài)。比如,在新中國成立前彎腰的動作展示了曾經低眉順眼的生活。隨著新中國成立過后,舞蹈姿態(tài)有了明顯的改變,舞蹈演員可以直著腰來進行表演,展示了藏族同胞新中國成立后揚眉吐氣的一種精神態(tài)度。這種直觀的表達能夠直擊人心,體驗藏族同胞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心路歷程,由此可以看出形象思維對于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3]。
(二)形象思維在敘事性舞蹈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
敘事舞蹈按照規(guī)模大小可分為大型和小型敘事舞蹈,敘事舞蹈最主要的是通過肢體語言來展示一個故事的內容和內涵,但要想觀眾能夠更感同身受,就需要形象思維來升華舞蹈主題。舞蹈就同文藝作品一樣,無法像電影情節(jié)一樣能夠直觀地描述一個故事的具體情節(jié),只能通過一些肢體語言的連接來表現部分的故事情節(jié),展示和抒發(fā)人物的情感,這些都需要觀眾具有一定的聯想能力和想象力,所以在編排過程中就需要形象思維來詮釋舞蹈的內涵[4]。
比如典型的敘事舞蹈《大地的呼喊》,這個舞蹈的主要目的是讓觀眾能夠感受到在地震發(fā)生時人性的偉大,但舞蹈作品始終不像電影一樣能夠直觀地展現出地震發(fā)生時的真實狀況,只能通過形象思維不斷地感受地震中人類的情感和心理狀態(tài),然后在舞臺上通過一些肢體語言來表達當人面對地震時無能為力的痛苦,失去親人的哀傷,如果在編排這支舞蹈時沒有足夠的形象思維和想象能力,這支舞蹈就只是平鋪直敘當時一個狀況,無法引起觀眾的內心波瀾,也就是感染力和震撼力不足以引起觀眾的動容,這在另一種層面上也說明了形象思維對于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
三、結語
舞蹈創(chuàng)作雖然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和經驗來完成,但是要想讓舞蹈更能感染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不斷地積累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在進行創(chuàng)作過程中,通過形象思維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態(tài)度,讓最終呈現出來的舞蹈作品能夠得到升華和豐富。
參考文獻:
[1]徐群.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舞蹈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J].戲劇之家,2018(31):139-140.
[2]朱海洋.舞蹈編導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舞蹈形象思維的研究[J].藝術教育,2019(04):91-92.
[3]李瑾.舞蹈編導教學中舞蹈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10):215-216.
[4]王帥.舞蹈鑒賞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9(33):175.
作者簡介:蔣凌靜,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