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夢蓉 陳泓冰
摘要:通過對運動服裝歷史發(fā)展的梳理,依據生命周期理論對戶外運動服裝成長演變進行研究,探索了戶外運動服裝成長演變因素的選擇。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定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對戶外運動服裝成長演變因素的選擇進行研究,提出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的同時伴隨著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戶外運動服裝的成長。
關鍵詞:運動服裝;戶外;生命周期理論
一、運動服裝成長的階段性
(一)古代運動服裝的產生
根據荷馬史詩的記載,有完整描述人們參與體育競賽時的著裝壁畫。壁畫上參加斗牛競技的人穿著色彩艷麗跨裙,配有腰帶和護腕。東方有關運動服裝的記載同樣在壁畫上可以找出,以漢代的蹴鞠運動為例,運動者著裝下身為長褲和繞膝裙,上身為對門疊襟短衣。
(二)近代運動服裝的發(fā)展
近代運動發(fā)展先以在18世紀歐洲的貴族群體為主,最初嘗試是19世紀后期為貴族們設計的狩獵服裝,上身為較短的夾克衫,下身為在腿部收緊的燈籠褲。這個時期還出現了登山短褲。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對多種運動的服裝進行專門的設計,如水球、棒球、曲棍球、田徑、游泳、劃船等都有自己的專用運動服裝。
(三)現代運動服裝的發(fā)展
到了20世紀初期,體育運動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人們對運動服裝的功能性要求越來越高,滑雪服就是20世紀20年代出于功能性要求設計出來的。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主要以展示運動員性別的和諧美為主,最典型的是女士網球服裝將裙子縮短到大腿中上部,這種設計能展現女運動員的形象美。20世紀80年代以后運動服裝更傾向于大眾化的發(fā)展,方便了人們的戶外旅行運動,人們越來越多得走出戶外。
二、戶外品牌成長演變因素的選擇
(一)現代人生活方式對戶外品牌的影響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產力的提高帶來的休閑時間增多,大眾健身的普及,人們對體育旅游的需求增多。
我國的體育旅游的發(fā)展良好,行業(yè)產值連年提高。登山、攀巖、徒步旅游、高爾夫旅游、滑雪等體育旅游項目逐漸發(fā)展。我國的體育旅游收入自19世紀90年代? 以來以30%-40%的速度增長,20世紀以來,體育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的1/10。
(二)現代運動服裝對戶外品牌的影響
運動服裝的科技化、時尚化以及商業(yè)化對戶外運動服裝地產生了巨大影響。進入21世紀以來,戶外運動服裝行業(yè)發(fā)展迅速,以品牌為例如凱樂石、極地、天石、極星、探路者、哥倫步等品牌快速發(fā)展。運動服裝企業(yè)如安踏、李寧等都相繼推出了戶外運動服裝系列,其中青島雙星推出了“雙星登峰”系列戶外運動產品,此系列添加了許多先進科技元素以滿足人們對于戶外旅行運動的需求。目前我國的運動服裝企業(yè)越來越重視品牌效益,通過大量體育明星及廣告媒體的宣傳加大知名度,品牌商業(yè)化加大了人們對戶外品牌認知度。
(三)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對戶外品牌的促進作用
在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的戶外運動和戶外俱樂部高速發(fā)展,21世紀以后,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戶外旅行運動在中國市場迅速開展,同時戶外運動產業(yè)以及產品市場更是火爆,這直接反映了我國戶外人口的快速增長。2007-2012 年我國戶外品牌由377個增至823個,2008 年我國的戶外市場品牌約為415 個,有著大于1000 萬元出口額的有30 家,大于3000 萬的有12 家,大于5000萬的僅有9 家,大于1 億元的僅6 家。戶外運動用品市場快速擴大,消費量日益增加。
中國戶外運動發(fā)展階段,曾經歷過“井噴式”成長期,戶外用品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從2002年3億,快速增長至2012年145億規(guī)模,十年復合增速約47%。從2013年開始,戶外用品行業(yè)零售額持續(xù)放緩,行業(yè)進入調整期。綜上可以看出,隨著經濟及社會的發(fā)展,體育觀念增強,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些對戶外體育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運動服裝作為現代化時尚科技元素的載體,正在受這些影響而進一步融入人們的生活。
三、結論
隨著經濟的提高,科技化時尚化商業(yè)化的運動服裝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體育文化的繼承與傳播,給體育產業(yè)帶來了更多的契機,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戶外運動服裝的大眾化,應接著時代時尚元素,凸顯著時代美感,豐富著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試想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沒有大量的時間去打理著裝,而運動服裝的時尚簡潔使用便捷的特點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把運動服裝帶給每一個人,不但讓更多的運動愛好者們走出了戶外,而且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展示著本身的時代美感。
參考文獻:
[1]李久全,高捷.我國戶外運動產業(yè)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12):1625-1627.
作者簡介:于夢蓉(1988-),女,碩士研究生,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商務局,體育社會學;陳泓冰,女,碩士研究生,遼寧省沈陽市東北大學,體育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