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魏晉南北朝的大背景下研究王羲之的草書審美理想,文章結合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及其書法論著《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用筆賦》《筆試論十二章并序》等來研究王羲之的草書世界。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王羲之;草書審美理想
一、前言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代,短短五個字包含了幾十個國家。這個動蕩不安與戰(zhàn)火紛爭的多元社會格局,給人們帶來災難與痛苦的同時也帶來了自由和解放。面對戰(zhàn)亂與紛爭,文人們無可奈何無計可施,又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于是采取了審美的超現實的生存姿態(tài)。這一時期玄學盛行,思辨成風,歷史唯心主義占統(tǒng)治地位。
二、從王羲之書論看其草書審美
王羲之的書論及作品體現了“尚韻”“尚情”的審美理想,即書寫者“有情”,作品“有韻”。隨著玄學的興起,魏晉書論中已經逐漸體現出了“魏晉風度”,重視“心”“意”等。書法不再是只具備形態(tài)之美的藝術,在記錄文字的同時,被賦予了生命,而“抒情達意”便成了王羲之書論的核心。
王羲之的“抒情達意”在其《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中有所體現:
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飏筆者吉兇也,出人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
意是指作書者的情感、心態(tài),在此,王羲之強調了書家的意緒和情感,他認為,書法可以直指內心,即所謂書能“稱意”,他進一步提出了“意在筆先”的著名論斷,即先構思然后作字。王羲之將“意”視作“將軍”,視為創(chuàng)作中最關鍵的因素,說明他對書家心理思想的重視,即一種聚精會神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他要求作者在下筆之前對筆畫的安排、字形的處理、篇章布局等加以考慮,打打腹稿,如此作品能更好地“表情達意”,韻味無窮。
王羲之在其書論提出了一套較完備的書法審美要求:
第一,草書需要體現動態(tài)之美。篆,隸,楷均屬于較靜態(tài)的書體,而草書則打破了這種方整平靜的靜態(tài)美,變得“飛動起來”。王羲之的草書更見遒麗流便之美。打破了均勻的書寫速度,筆墨靈動起來,更好的表現情感,展現出藝術的個性。
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后,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勾連不斷,仍須棱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
草書比之真書更加強調線性,書寫時更強調節(jié)奏感,“緩前急后”即節(jié)奏的體現。緩處蓄勢,急處律動,前緩后急,回互變化,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體現了王羲之對每個筆畫都強調動感,由動而表現力,由動而表現意,由動而表現美。
第二,草書要求變化錯落之美,做到變而和諧。為了表現書者的意趣,使作品具有情趣韻味,豐富的用筆、多變的結體和錯落的章法成為必要的手段。
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有點處 ,且作余字總竟,然后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
草書中該下點的地方,應放在所有連貫的字畫都寫畢之后再寫點。寫點之時,須觀照當下形勢,于空中搖筆取勢,而后擲筆作之。這樣寫出來的點擲地有聲,變化靈動。
夫書字貴平正安穩(wěn)。先須用筆,有偃有仰,有攲有側有斜,或小或大,或長或短。
作一字,橫豎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第一須存筋藏鋒,滅跡隱端。用尖筆須落鋒混成,無使毫露浮怯,舉新筆爽爽若神,即不求于點畫瑕玷也。為一字,數體俱入。若作一紙之書,須字字意別,勿使相同。
第三,草書需要融合各體的筆意,提倡含蓄之美。
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
草書作品的成功,離不開篆書,八分,隸書的指導與融合,將篆隸書的線條融合到草書當中,會令草書作品圓厚沉實,含蓄優(yōu)雅,格調大增。通過學習領會各體書法的特點,融會貫通,可增加筆墨的意趣。
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或橫畫似八分,而發(fā)如篆籀,或豎牽如深林之喬木,而屈折如鋼鉤;或上尖如枯稈,或下細若針芒;或轉側之勢似飛鳥空墜,或棱側之形如流水激來。作一字,橫豎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
每寫一字,要用多用筆意,有的橫畫似八分,下筆又如篆籀;有的豎畫如深林喬木,屈折之畫又如鋼鉤有力;有的落筆尖如枯稈,豎畫收筆細如針芒。一字中,縱橫筆畫要相關聯;一行中,上下之間要連氣通聲。以上強調了書法的繼承性,要求兼容各體,溯其本源,王羲之主張在博采眾長、兼精各體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如此,書法作品才能具備“意氣”“情趣”與“韻律”。
三、結束語
本文重點談論王羲之的草書審美理想,王羲之書法體現了強烈的主體意識和獨創(chuàng)精神。其草書作品不激不厲而風規(guī)自遠,爽爽有一股風氣。其書論邏輯清晰,觀點鮮明,一針見血,語言風趣簡明,有大將之風。
參考文獻:
[1]楊素芳,后東生.中國書法理論經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劉濤.中國書法史[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由星(1991.3-),女,漢族,河北省定州市人,碩士研究生,現就職于河北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為書法史,書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