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卓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與此同時,人們對于精神文化提出了更多的期待,各地在文化建設上投入的人財物力不斷加大,各種類型的文化建設成果不斷出現(xiàn),其中,博物館就是一個重要內容,各種類型的陳列展覽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視野,對于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產生了重要影響。雖然當前各地博物館建設取得了很大發(fā)展,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問題和不足,這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就博物館陳列展覽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展覽;問題與對策
一、引言
博物館成為人們提升文化素養(yǎng)和歷史知識的重要場所。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逐漸增多,尤其是博物館陳列相關的內容,如何減少參觀者走馬觀花的參觀形式,如何增強博物館的內在吸引力,這都是當下急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目的
博物館是一種非盈利的永久性機構,對所有大眾都是開放的,可以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服務,主要是以學習、教育和娛樂作為主要的目的,博物館進行陳列展覽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迎合當代居民的實質性需要。在現(xiàn)代化社會中,居民對于文化的關注度更高,所以他們想要對博物館里面所展示的這些文物或者是檔案資料進行研究,了解我國的文化史。通過當前的陳列展覽,可以進一步增強大眾對于我國文化的了解程度,加強當前的文化熏陶。在現(xiàn)代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代很多居民雖然具備一定的學科素質,但是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并不強,對于我國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了解程度不深,因此在現(xiàn)代化的背景下,博物館也在加大力度,把這些藏品進行陳列展覽,進一步擴大大眾的文化視野,在滿足居民物質生活需要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加強對廣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熏陶,促進我國的精神文化發(fā)展,由此可見,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對于我國的文化建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可以增強當代居民的文化意識,深入挖掘我國歷史上的更多歷史文化,促進優(yōu)質文化的發(fā)揚,并且相關研究者在研究這些歷史上的文物的過程中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些全新的藏品,在文明共享的基礎之上,可以進一步讓文明得到發(fā)展,同時在欣賞這些文物的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提高當前大眾的審美能力。
三、博物館陳列展覽中的問題
(一)展品與觀眾有距離感
從目前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來看,在產品的選擇、展品的布置以及產品的包裝上,由于沒有根據觀眾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和調整,導致整個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展品與觀眾存在較大的距離感,觀眾無法深度接觸展品,觀眾對產品的知識了解程度相對較少,觀眾不能夠深入到參觀過程中,既影響了觀眾的觀看感受同時也影響了觀眾了解產品產品的詳細信息,對于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整體效果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如何解決產品與觀眾存在距離感的問題,對于博物館陳列展覽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結合當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開展實際,在展品的選擇及展品的布置方面,根據觀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和觀眾喜愛的方式予以調整,是提高整個博物館陳列展覽效果的關鍵,拉近產品與觀眾的距離對于博物館陳列展覽而言至關重要。
(二)缺乏科學規(guī)劃,沒有突出藏品特色
不僅如此,現(xiàn)階段的博物館工作人員沒有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沒有進一步彰顯不同的藏品特色,博物館里面的一些藏品內容尤為豐富,有名家書畫、珍玩、器物、工藝、資料等多種內容,那么針對這些不同的內容,博物館應該要進行劃分。但是在當前的很多博物館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相關人員并沒有進行統(tǒng)籌的規(guī)劃,把這些展品沒有做好合理地分類。比如一些工作人員直接將某些面積較小的藏品放在面積較大的藏品旁邊,所以對于當前很多參觀人員而言,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忽視那些小的藏品,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最好地突出不同藏品的具體特色。本來當前的博物館占地面積較為龐大,里面所涵蓋的內容也非常豐富,但是如果沒有突出每一種藏品的不同特色,就會讓很多參觀的人員覺得博物館里面沒有特別具有價值的東西,并且他們也不能夠進一步感受到這些不同文物的魅力,因此當前博物館里面的文物堆砌方式進一步影響了大眾的觀感體驗。
(三)陳列展覽與文化內涵出現(xiàn)了脫節(jié)
博物館一般館藏內容非常豐富,依托于這個公益性的平臺,可以讓人們更好地進行交流與學習。博物館自身的陳列展覽就是一個交流互動的重要渠道,對于博物館宣傳教育功能的體現(xiàn)具有重要意義。從調查來看,雖然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內容非常多,但是,真正清楚、明白把握每一件陳列展覽器物基本內涵、文化意義等的并不是特別多,例如,在當前的不少抗戰(zhàn)博物館當中,陳列的武器、軍服、軍旗等非常多,但是一頂軍帽、一把手槍背后的故事可能就存在著深挖不到位的現(xiàn)象,在陳列展覽上,講解員可能就是幾句話就給帶過了,這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精神內涵等自然難以體現(xiàn)出來,人們對于那個特殊年代也就不能通過陳列展覽有機地切入進去。由于對陳列展覽內容文化內涵深挖不到位,自然也影響了對人們的宣傳教育。
四、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具體對策
(一)拉近展品與觀眾的距離
基于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了解,在博物館陳列展覽開展中,應當了解產品的詳細特點和產品的具體情況,在產品的擺放、產品的選擇以及產品的具體展覽中,拉近展品與觀眾的距離;對于一些重要程度不高的產品,可以設置與觀眾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觀眾能夠深度近距離接觸展品。觀眾能夠對展品的特點、展品的基本信息有全面的了解,進而獲得良好的觀看感受,才能提高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整體效果,保證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能夠達到預期目標,提高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實效性。因此,拉近產品與觀眾的距離是提高博物館陳列展覽效果的關鍵手段和措施,在實際展覽中應當予以有效地實現(xiàn),只有拉近展品與觀眾的距離才能夠吸引觀眾關注,同時發(fā)揮陳列展覽的作用,使整個陳列展覽能夠為觀眾提供更多的產品信息,讓觀眾了解并掌握展品特征,推動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發(fā)展。
(二)展覽品的陳列需要添加時代特征
高科技產品的應用可以進一步強化展覽品的擺放特點。例如5G技術和VR、CR技術。VR是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可以通過VR眼鏡,讓參觀者進一步體驗到文物的歷史氣息,通過設定相關的內容,讓參觀者猶如出現(xiàn)在文物所在的時代,不僅可以親身體驗,還能對于歷史的發(fā)展變化、文物制造的時代背景以及文物的發(fā)展形勢都可以極大程度展示出來。作為參觀者,不僅對于文物的內容和時代的背景都有所了解,還可以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記憶;另外,CR技術被稱之為現(xiàn)實增強技術,可以將陳舊的文物還原到最初始的狀態(tài),依然是擺放的歷史文物,展示出的卻是文物曾經的面容,讓參觀者在更加清晰地了解的同時,還可以對于文物的變化產生興趣,逐漸增強對于博物館的獵奇心理,提升文物擺放的重要意義。
(三)合理規(guī)劃區(qū)域,彰顯文物特色
當前的博物館策劃人員必須要合理的規(guī)劃博物館的場地區(qū)域,相關人員首先需要針對本次需要展出的一些藏品進行充分的了解,了解藏品的具體差異,然后根據館內的實質區(qū)域面積做出最合理的劃分,巧妙地體現(xiàn)出不同藏品的特色。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各地的考古成果較為豐碩,所以在考古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出土文物,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寬闊的展廳面積來陳列不同的展品特色。并且某些文物的材質特殊,對于展廳的環(huán)境也有一定的要求,為了避免這些寶貴的文物標本被氧化,相應的展覽規(guī)劃者也需要考慮到文物的具體特性,在不影響文物性質的情況下將文物的特色加以展現(xiàn)。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博物館當下的陳列問題進行詳細梳理,結合實際經驗,有效加以解決,結合新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博物館展覽陳列的形式和內容,才能進一步豐富參觀者的入館體驗,提升博物館的整體定位,促使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了解歷史,了解文化,了解文明。
參考文獻:
[1]朱天罡.淺談新形勢下博物館的陳列展覽[J].赤子(上中旬),2014(13):63.
[2]張一拓.關于如何開展紀念館的陳列設計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5(15):87.
[3]李靜生.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如何走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之路[J].商場現(xiàn)代化,2012(2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