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劍波 巫遂燕 吳夢婷 鄭琛
牙齦增生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牙周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齦組織的異常增生,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局部消炎治療,對于基礎治療牙齦未完全消退的患者需采用常規(guī)手術切齦術治療,但傳統(tǒng)的牙齦切除、成形術術中視野較差,且患者術后舒適度欠佳[1]。隨著激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逐漸被用于牙齦增生的治療。Genius激光在牙齦增生手術治療中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xiàn),與 Nd:YAG 激光對比,Genius水冷激光既保留了Nd:YAG激光優(yōu)良的殺菌、消融、生物刺激等軟組織激光優(yōu)勢,又防止了鄰近組織的熱傷害[2]。作者采用Genius 激光治療牙齦增生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治療的牙齦增生患者46例。納入標準:經(jīng)基礎治療后牙齦增生未消退;近3個月內(nèi)未服用抗生素;無系統(tǒng)性疾?。凰谢颊呓?jīng)過菌斑指數(shù)檢測,口腔衛(wèi)生狀況符合手術標準。排除標準:血液病引起牙齦增生患者;術區(qū)有牙齒松動;X線片示牙槽骨存在骨吸收者;合并全身性疾??;妊娠期患者。隨機分為Genius 激光組和傳統(tǒng)手術組,每組各23例。傳統(tǒng)手術組男15例,女8例;年齡18~50歲,平均(37.6±8.5)歲。前牙3~9顆,平均(5.3±2.1)顆。Genius 激光組男14例,女9例;年齡18~49歲,平均(38.9±8.3)歲。前牙3~8顆,平均(5.5±2.2)顆。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經(jīng)過牙周基礎治療后,全面評估牙周狀況滿足手術條件后進行牙周手術治療,行局部阻滯或浸潤麻醉[以1%利多卡因+腎上腺素(1∶200000)]。傳統(tǒng)手術組:在牙齦表面以牙周探針標記袋底,行外斜切口切除增生組織,手術時保持連續(xù)切口,用紗布壓迫止血。術畢放置牙周塞治劑,囑咐患者術后1周內(nèi)術區(qū)不能刷牙,以15ml/d氯己定含漱劑,含漱1min/次,2次/d。Genius激光組:采用Denmark公司的Genius 9SDL激光治療儀,調(diào)整為“Gingivectomy”模式,功率密度為50 W/cm2。在距離牙齦組織1~2 mm處,行牙齦切除術,以Gracey刮治器將被切除的牙齦刮除,術畢局部創(chuàng)面涂以 2%美藍。
1.3 觀察指標 (1)術前、術后1周和術后2周,采集牙齦增生側的齦溝液,計算齦溝液量。(2)術前、術后1個月記錄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牙齦指數(shù)(GI)和探診深度(PD)。(3)術后1個月和術后1年進行療效評價。增生牙齦恢復正常形態(tài),無萎縮,齦色正常為痊愈標準;牙齦齦色基本正常,但仍有炎性腫脹為顯效標準;齦組織增生較明顯,且牙齦存在明顯炎癥為無效標準。痊愈和顯效之和為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齦溝液量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齦溝液量比較(s)
表1 兩組齦溝液量比較(s)
?
2.2 兩組GI、PD和SBI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GI、PD和SBI比較(s)
表2 兩組GI、PD和SBI比較(s)
注:與術前比較比較* P<0.05;與術后傳統(tǒng)手術組比較,#P<0.05
?
2.3 兩組臨床療效 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激光在醫(yī)學領域發(fā)展較為迅速,其中Nd:YAG激光可用于黑色素、軟組織等手術切除,在牙科牙周軟組織手術中應用廣泛[3]。Genius激光波長為1.06 μm,是Nd:YAG激光的一種,治療牙齦增生具有能量積累少,易于作用于局部小范圍的特點,同時對組織有消炎、止血的作用。
齦溝液是一種存在于齦溝或牙周袋內(nèi)的滲出物,可用于檢測牙周病活性,齦溝液的流體的成份組成與血清類似,且其流動性的強度與牙齦炎癥相關,齦溝液量增多是牙齦炎早期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常早于臨床表征的改變,牙齦炎癥如牙齦增生明顯時,齦溝液明顯增多[4]。本資料結果表明,術后1周和術后2周Genius 激光組齦溝液量均顯著低于傳統(tǒng)手術組(P<0.05),提示Genius 激光組的炎性反應較低。既往文獻研究顯示,Nd:YAG激光可通過連續(xù)或脈沖作用于牙齦,發(fā)揮封閉毛細淋巴管和毛細血管的作用,從而降低術中出血量,同時減輕對牙周組織的創(chuàng)傷,有利于術后愈合;此外,由于Nd:YAG 激光屬于穿透型激光,其止血作用較強[5]。也有分析認為Nd:YAG激光波長可最大限度的兼顧水和血紅蛋白,使其具有一定的水的親和力,治療過程中熱量由水吸收,從而降低對組織的損害[6]。此外,Nd:YAG 激光還被證實可作用于細菌,表現(xiàn)出良好的消毒滅菌能力,利于牙齦組織的愈合[7]。本資料中所用的Genius 激光又不完全與Nd:YAG 激光相同,術中其設置的切割能量為 4W,同時術中有噴霧降溫,降低對組織的熱效應,減輕術區(qū)組織的損傷。而傳統(tǒng)手術刀切除牙齦組織后,術后可造成牙齦水腫發(fā)生。
GI、PD和SBI可反映牙齦組織健康狀況,幫助評判牙周治療效果和有無炎癥。本資料結果顯示,術后1個月,兩組GI、PD和SBI均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Genius 激光組 GI、PD和 SBI均低于傳統(tǒng)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Genius 激光更能有效控制牙齦炎癥,這與文獻[8-9]報道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Genius 激光治療牙齦增生可明顯降低炎性反應水平,更能有效控制牙齦炎癥,減輕對組織的損傷,且其遠期療效更佳,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