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紅
(隱匠工作室 福建 莆田 351144)
木雕工藝作為現代藝術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個門類,經過傳統(tǒng)文化和技藝的熏陶以及與現代藝術的組合,形成了具有獨特個性和藝術價值的作品種類。木雕工藝不僅在傳統(tǒng)家居裝飾中深受消費者喜愛,而且由無數審美較為超前的藝術家創(chuàng)造出了更適合年輕群體的風格獨特的木雕。在這樣的嘗試和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具有豐富形式而且能夠滿足不同群體藝術需求的木雕工藝。
木雕藝術中往往會反映當時社會現狀和文化現象,不同年代的木雕藝術都會受文化的影響而發(fā)生或大或小的改變,表現出不同年代文化生活上的不同。以木雕工藝中的浮雕藝術為例,其在藝術表現方式上會采用豐富的文化符號,展現當代生活面貌和宮廷禮儀文化的藝術表現內容都會被使用在作品中。木雕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類似的地方在于顏色的搭配,以及利用不同顏色來展現作品的風格和文化傾向[1]。
以下圖為例,宛如憧憬著美好生活的少女,也如尋覓知音的少女,準備一展技藝,余音繞梁。在顏色的構成上選擇了金黃色,并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橘色和粉色作為漸變色,在顏色的搭配上運用暖色調的顏色來表現人物的特征。在下圖的木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顏色文化構成的藝術性,木雕人物的神態(tài)和目光也展現了顏色搭配,呈現出希望與光芒,金黃色和橘色以及粉色本就是能體現風格的色彩,再和人物的特征與神情相結合便組成了具有文化特性的木雕作品。
《憧憬》作者:許紅
木雕藝術的文化特性總是在結構組成和元素搭配上形成主題,在主題的反饋中得到特色化的展現,在特色審美和風格的展現上結合技藝的力量,在藝術的力量上增添人文色彩和活力,這就使作品在文化的反作用和熏陶下呈現屬于時代甚至是超越時代的精神文化內涵。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無論是純粹的文化符號還是藝術表現上的審美展現,都來源于人們真實的生活,創(chuàng)作者是滿懷希望和信心還是充滿困惑和不解,這些感受都能成為木雕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的來源,或者說都能成為木雕作品的風格[2]。
木雕工藝能夠設計、制作成為符合要求的作品依靠的是嫻熟的技術,而技術的應用在選擇木雕材料時就已經開始,本著對木雕作品質量負責的態(tài)度,在進行材料選擇時需要充分觀察材料的特點和材料之間的差異,在眾多不同的材料中選擇最適合木雕作品的材料,即使經過打磨和加工,最終的木雕作品仍然帶著其最初的藝術特色[3]。無論操作過程中的技術發(fā)揮情況如何,對木雕作品制作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該認真仔細,帶著情感去創(chuàng)作,使木雕作品不僅在完成后得以收藏展出,更在前期未完成階段就獲得創(chuàng)作者的心血和情感。
因此,技術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是藝術的一個化身,此刻需要的不僅僅是藝術表現上的感覺和想法,更是投身于實踐的技術選擇和操作上的要求,需要創(chuàng)作者具有較強的技術操作業(yè)務能力和實際操作的敏感度。很多創(chuàng)作者雖然在前期的構思和設想中提出了眾多創(chuàng)作中會發(fā)生的可能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容易因為操作上的瑣事和雜事而忽略最基本的要求,不具備面對實際問題的應對能力[4]。
在木雕工藝技術操作中,對木雕類型的選擇也十分重要。傳統(tǒng)意義上的木雕類型包括圓雕、根雕和浮雕,在擺件和裝飾領域會更多用到圓雕和根雕,這兩種木雕的類型和特征更適合普通家庭的裝飾或者正式場合的裝飾,而浮雕在一般情況下會使用在文化旅游勝地,供游客參觀。因此基于不同的木雕類型需要進行不同形式的技術分析,并且明確受眾特征以及木雕可能會放置區(qū)域的空間風格和環(huán)境特色等等都需要在技術操作階段予以重視。木雕工藝的制作離不開精心的打磨和拋光,這種技術操作要求制作者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精力,以保證技術操作的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人的精氣神,能夠始終在積極的狀態(tài)下去完成木雕作品,這樣才不會因為個人的情緒或狀態(tài)使作品創(chuàng)作在技術操作階段出現失誤。
當然,技術操作是相對客觀的一個階段,并且大多情況下需要將原來藝術性的想法和表達方式轉化為可以出售的商品,而技術就是連接兩個形式的重要節(jié)點。如果在這一個節(jié)點上沒有處理好,便會出現藝術性的表達被閹割或者說商品化的訴求被破壞等問題,不利于整個木雕工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完成。
在木雕工藝的作品設計和制作中無論是審美和文化的體現還是操作上對業(yè)務能力和耐心程度的要求,都是促進木雕工藝更好發(fā)展的有效方式,木雕工藝作為結合了傳統(tǒng)文化技藝和現代社會元素的融合品,已經成為眾多藝術作品愛好者的青睞之物,因此從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木雕工藝是在木雕文化的包容和發(fā)展中逐漸成熟和繁榮起來的。因此在木雕工藝的創(chuàng)作中需要充分結合技術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優(yōu)勢和藝術審美的升級,在更多元素融合的條件下促使木雕工藝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這樣不僅能夠傳承木雕藝術從古到今的核心特色,更能夠在技術發(fā)展領域的探索和實踐下提高作品的商業(yè)價值。
木雕工藝作品中蘊含的技術和藝術,已經成為新時代融合元素的討論內容。在研究中可以發(fā)現木雕工藝作品在現代技術發(fā)展與傳統(tǒng)藝術風格上融合的必要性,還有在商業(yè)性和藝術性上融合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