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
一提起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人們一般會聯(lián)想到音樂之城維也納。而我卻不知道為什么,聽到這熟悉的旋律,馬上會想到多瑙河上的明珠——布達佩斯,冥冥之中,好像我跟這座城市有什么不解之緣。金秋10月,我終于踏上了這片土地。
布達和佩斯過去本來是多瑙河兩岸的兩個城市,布達一側(cè)多是山丘,所以漁人堡、城堡山等各種堡類都建在這一邊;佩斯一側(cè)是大平原,著名的匈牙利國會大廈、圣伊什特萬圣殿等建筑都在那一邊。后來兩個城市合二為一,就叫布達佩斯,成為了匈牙利的首都。
我沿途穿街過巷,欣賞著布達佩斯獨特的城市建筑風格。什么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什么體現(xiàn)文藝復興、浪漫主義、折衷主義建筑,什么噴泉、羅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等歐式建筑的典型標志,這里到處都是,應有盡有。可惜我根本分不清這些,就是看熱鬧。
流經(jīng)布達佩斯的多瑙河上建有9座橋,第一座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橋,是建于1849年的塞切尼鏈子橋。
塞切尼鏈子橋是多瑙河上華彩動人的樂章,放眼望去,矗立在兩岸的橋頭堡是兩座高大雄偉的石砌凱旋門,拱門雕飾精美、緣線層疊,配以穩(wěn)重的基座,顯現(xiàn)出古典歐洲的王者之風。橋頭兩邊各雄踞著一對兒巨大的石獅,雄獅翹首遠望,氣宇軒昂,象征著匈牙利人民不屈的歷史膽魄。巨大的鋼索從橋頭堡引出,懸拉起舒展的橋面,勾勒出遒勁的曲線輪廓,剛中帶柔,如同一座巨大的藝術雕塑。它與布達的宮殿、佩斯的商埠匹配得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我走過了9座橋中的4座橋——自由橋、伊麗莎白橋、塞切尼鏈子橋和瑪格麗達橋,并在腦海里把這4座橋和多瑙河兩岸用簡單的直線連成一個橫躺著的“目”字型。從佩斯一側(cè)的國會大廈開始,我沿著河邊人行道向多瑙河的下游方向,上瑪格麗達橋,過橋,下橋左轉(zhuǎn),沿布達一側(cè)向河的上游走,上鏈子橋……沿途走走停停,用了差不多兩天的時間走完了這樣的線路。
游覽了國會大廈,信步于解放廣場,光顧了瑪格麗達小島,登上了漁人堡,
進教堂,探民居,兩次駐足于岸邊鐵鞋處。
這50雙鐵鞋是用來紀念二戰(zhàn)期間被納粹迫害致死的50萬匈牙利猶太人亡魂的。50雙鐵鞋,各式各樣,有男有女,有大有小,還有幾雙看著很調(diào)皮的童鞋。有人在鐵鞋邊上點燃了幾根蠟燭,搖曳著淡淡的火苗。
流經(jīng)此處涌著多情浪花的藍色多瑙河水,此刻在我眼里一下子變成了暗紅的顏色,我似乎聞到了濃濃的血腥味。如果施特勞斯在世,他會不會再創(chuàng)作一曲《血色多瑙河》,來祭奠猶太人的悲慘命運?
布達佩斯人特別愛運動,從早到晚,多瑙河兩岸都有眾多跑步的人。我平時偶爾也跑跑步,此刻看到這么多跑步的人,腿腳也的確有些癢癢了。
夜幕降臨,華燈初放,多瑙河兩岸建筑物上的燈全亮了,河上游船的燈光也亮了,暖黃色的燈光下,國會大廈金光燦燦,鏈子橋金光燦燦,漁人堡、布達王宮、圣伊什特萬圣殿……無不金光燦燦。
此時的多瑙河兩岸,是一天中最美麗的時刻,此刻的多瑙河,早已變成了一條燦燦的金河,河中穿梭的游輪,就像跳躍在燦燦金河上的音符,唱著天長地久,盛世太平。
布達佩斯,我心目中最美麗的城市!
你就像我傾慕已久披著面紗的女神,今天終于讓我有緣看到了你的美麗!我可以輕輕地擁著你,踏著多瑙河藍色的浪花,與你共跳一支華爾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