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 王迪 苑文珍 李麗 王正 艾英莉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圍PICC置管期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平行對照法將其分為觀察組(30例)與參考組(30例),參考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置管期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效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腫瘤病人生存質量評分量表(QOL)評分明顯高于參考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對護理滿意評分明顯高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圍PICC置管期給予優(yōu)質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護患關系的改善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 糖尿病;惡性腫瘤;化療;圍PICC置管期
[中圖分類號] R473.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b)-0069-02
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分會調查結果顯示我國20歲以上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率為11.6%[1],其中惡性腫瘤糖尿病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普通人,而在該類患者的化療治療中PICC置管為主要治療途徑之一。糖尿病患者體內糖代謝較慢,抗炎能力下降同時血管彈性較差,存在管腔狹窄等問題,導致PICC置管期感染等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因此在圍PICC置管期配合積極護理干預預防并發(fā)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成為近年來臨床研究的重點。為進一步明確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圍PICC置管期中護理方法及價值,選取該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自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標準(2013版)相關標準[2],均為2型糖尿病?;颊哳A計生存時間均﹥0.5年。按照平行對照法將其分為觀察組(30例)與參考組(30例)。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0~70歲,平均(56.87±3.33)歲;空腹血糖水平7.28~11.29 mmol/L,平均(8.59±2.01)mmol/L;其中肺癌12例,胃癌5例,乳腺癌4例,宮頸癌2例,結腸癌4例,食管癌3例。參考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0~71歲,平均(56.80±3.39)歲;空腹血糖水平7.17~11.23 mmol/L,平均(8.61±1.97)mmol/L;其中肺癌13例,胃癌4例,乳腺癌5例,宮頸癌3例,結腸癌3例,食管癌2例?;颊呔獣栽摯窝芯壳彝鈪⑴c,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參考組圍PICC置管期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血糖控制、置管前常規(guī)評估、置管后常規(guī)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圍PICC置管期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術前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完善血糖指標檢查、生化檢查、血管情況觀察、過敏史等指標的評估。患者近2周空腹血糖﹤10 mmol/L后方可置管,患者通過藥物、飲食等干預血糖水平,當患者D-二聚體水平、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時方可置管;置管前指導患者護理安排生活,避免情緒動、過度勞累,可各國打太極拳、散步、氣功能夠方法適當鍛煉。②心理護理,患者對腫瘤存在焦慮、恐懼等情緒,而糖尿病長期并發(fā)癥,導致患者對疾病治療出現(xiàn)消極情緒,因此醫(yī)護人員需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心態(tài),指導患者消除抵觸、負性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置管時護理。所有參與PICC置管操作的護士,均需接受為期1周的相關培訓,將穿刺操作流程、技巧等作為重點并進行考核,考核成功后上崗操作。部分血管條件較差者,可在B超引導下穿刺,避免盲目穿刺帶來的損傷。嚴格遵循無菌流程:整臂消毒,預防靜脈炎;PICC置管期間,患者佩戴醫(yī)用口罩、筒帽等,醫(yī)護人員輕柔、勻速、緩慢的將導管送入,避免引起血管壁損傷。對于經濟條件尚可者,可鼓勵使用銀離子藻酸鹽敷料,不僅能夠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同時可抑制細菌繁殖生長,預防感染的發(fā)生。④PICC置管后,用熱毛巾在穿刺點上方10 cm部位熱敷,改善血液循環(huán)。糖尿病患易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而長期臥床可增加該并發(fā)癥風險,因此置管時需避開下肢,減少對下肢的傷害,方便患者下床活動;對于置管肢體出現(xiàn)的小傷口,可用75%酒精消毒后,使用0.9%鹽水500 mL加入胰島素20單位噴灑濕敷。醫(yī)護人員添加患者微信,督促患者做好自我護理,告知患者在出現(xiàn)低血糖、糖尿病并發(fā)癥或PICC置管異常時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對患者進行必要的飲食指導及督促,保持清淡、低糖或無糖飲食,每天自我監(jiān)測血糖,血糖控制尚可者,每日口服降糖藥物,血糖控制不佳者,需按時按量注射胰島素。醫(yī)護人員可建立微信群,將患者及家屬拉進微信群,每天播放糖尿病相關知識、PICC置管維護管理視頻、圖片及知識等,每周三開展醫(yī)患交流會,統(tǒng)一回答患者問題,鼓勵患者間溝通交流,達到交流知識與緩解焦慮情緒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圍PICC置管期低血糖、感染、靜脈炎、靜脈血栓、高熱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②QOL評分評價患者生存質量[3]:量表由食欲、精神、疲乏、睡眠家庭理解與配合、疼痛自身對癌癥認識、同事的理解與配合、日常生活、對治療的態(tài)度、面部表情、治療副作用等12個方面組成,每項0~5分,滿分60分。51~60分為良好,41~50分為較好,31~40分為一般,21~30分為差,﹤20分為極差。③記錄置管期間患者平均血糖水平;④護理干預結束后,分發(fā)該院自擬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期護理滿意調查量表,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護理滿意度越好。
1.4?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x±s)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以χ2檢驗分析對比。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PICC置管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2/30,其中低血糖1例、感染1例),參考組PICC置管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6.67%(8/30,其中低血糖3例,感染2例,糖尿病足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0,P=0.038)。
2.2? 兩組QOL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QOL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參考組,空腹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參考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為慢性代謝性疾病,機體消耗較大,而合并腫瘤時,患者機體抵抗力較差,自我調節(jié)及代謝能力較弱,傷口愈合慢,任何有創(chuàng)傷口若護理不當均可能引起感染等并發(fā)癥,加重患者生理痛苦,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17%患者合并糖尿病[4],糖尿病患者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嚴重,基底膜增厚,管腔狹窄,而體內糖儲存量過多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環(huán)境,抗炎能力下降,極易出現(xiàn)感染、血栓等并發(fā)癥,PICC置管、維護難度及風險增加,因此近年來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化療患者PICC置管期并發(fā)癥的預防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5]。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圍PICC置管期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置管前通過生理全面評估、血糖控制、心理疏導等,嚴格控制血糖,使機體處于最佳狀態(tài),為置管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條件。在置管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有條件者采用銀離子藻酸鹽敷料,有效降低PICC置管中感染發(fā)生;在PICC置管后對患者進行血糖控制、PICC置管護理等,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PICC置管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證明了糖尿病合并腫瘤患者圍PICC置管期優(yōu)質護理的價值。在患者PICC置管期,運用微信平臺,加強對患者的督促及交流,使患者掌握置管期間飲食、血糖控制及置管自我保護等知識,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觀察組QOL評分明顯高于參考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P<0.05)證明了這一觀點。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參考組(P<0.05),表明通過優(yōu)質的護理能夠加強護患溝通交流,改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圍PICC置管期給予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麗.糖尿病學分會:多方著手,為社會減輕“甜蜜的負擔”[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 2017,32(20):4.
[2]? 徐少勇,明潔,賈愛華.代謝綜合征: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標準(2013版)的可能爭議[J].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7,9(1):54.
[3]? 趙國文.軟通道微創(chuàng)術對HICH總有效率及QOL評分作用分析[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6,43(5):403-406.
[4]? 張世凡.惡性腮腺腫瘤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6, 14(2):166-167.
[5]? 王景尚,黃燁,陳可冀,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狀態(tài)與血管內皮損傷、血小板活化及PKCβ1表達的相關性[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6, 36(10):1184-1190.
(收稿日期: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