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祥華
摘 要: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中,水稻種植具有重要作用,為我國的經濟創(chuàng)造著巨大的經濟效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對此,我國對水稻栽培技術進行了改革與創(chuàng)新,一方面,提升了稻米的整體質量,發(fā)揮出現(xiàn)代化水稻栽培技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還在食用的口感上有所提升,為眾多的種植戶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經濟效益,為我國農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水稻栽培技術;稻米品質;影響
眾所周知,我國是產糧大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對水稻栽培技術不斷地更新,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稻米的整體質量,以此為發(fā)展的目標,采用現(xiàn)代化科技技術,對水稻栽培技術不斷地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穩(wěn)定我國糧食生產在全球的地位。稻米的品質情況,主要受到了水稻栽培技術的影響,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對水稻精米率的提高,最主要的前提就是加強對水稻育苗、插秧等工作的管理,在水稻生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采用科學的措施,確保其健康的生長,為稻米的高品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水稻栽培技術對于稻米品質產生的具體影響
1.使用水稻有機肥料對于稻米品質的影響
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采用有機肥的質量,對稻米的整體品質有直接的影響作用。高質量的有機肥,主要是動物糞便、植物腐爛后的物質等,在實施的完成后,微生物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酵,那么就會釋放出一些物質,能夠滿足水稻的生長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營養(yǎng)成分。
2.不同水稻收獲方式對于稻米品質的影響
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其中還有一個因素是水稻的收獲時間,無論是過早,還是過晚的收獲,都會對其整體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在稻米的生長期間,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物質,一旦蛋白質的值達到最高值,就會逐漸地下降,那么超過了收獲的時間,就會對稻米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
3.處理田間雜草對于稻米品質的影響
田間雜草的生長,是不可避的,并且對水稻品質有一定的影響,那么就需要對田間雜草合理地處理,避免水稻的營養(yǎng)成分吸收,對稻米的生長產生營養(yǎng)不良情況。
4.插秧與育苗技術對于稻米品質的影響
稻米品質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就是水稻的栽培技術,對此,我們進行了詳細地研究。主要是根據土壤的實踐情況,合理地選擇種植的水稻品種,在進行水稻栽培前,需要遵循早育苗、早插秧的原則,是提高精米率的重要措施與方法,能夠及時地把稻米中含有的蛋白質,在適當?shù)臅r期收獲,也是稻米蛋白質的重要影響因素。相反,就會對精米率、蛋白質含量、品質、產量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遵循早育苗、早插秧的種植原則,自然存在著利大于弊,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會對稻米的口感產生一定的影響,與之相反的是晚插秧反。我國農業(yè)的學者對其也進行了科學地研究,用具體的數(shù)據信息進行了詳細地說明,如果是過早地插秧,會在各個生長階段造成不良的影響,既對稻米的總產量、質量等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又使稻米的口感不佳,所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也在不斷下降。
二、探析提升稻米品質的具體對策
1.強化稻米的田間施肥管理
對于稻米種植需要對有機肥的實施操作加強管理,通常情況下,根據實際種植的面積,計算出需要有機肥的總數(shù)量,選擇其中的80%為底肥,剩余的20%為后期的返青肥,能夠滿足水稻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營養(yǎng)養(yǎng)分。此外,還需要對施肥的時間、肥料種類、施肥用量等合理地選擇,也是對稻米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還要避免對肥料的浪費,需要相關種植人員加強對施肥的應用,能夠為稻米品質的穩(wěn)步質量不斷地提升。
2.妥善處理田間雜草
在現(xiàn)代化社會的發(fā)展中,采用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使藥劑成為消除田間雜草的重要方法,不僅能夠節(jié)約投資的成本,而且還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地區(qū)中。田間雜草的種類主要有16種,都會對稻米的生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就需要對藥劑合理地選擇,才能夠使田間雜草有效地根除。需要由種植技術人員定期對田間觀察,要針對雜草的生長情況,及時地處理,避免雜草的生長對稻米的質量造成影響。
3.科學控制灌溉水質與灌溉水量
水質與水量也會對稻米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水質,通常情況下,都符合水稻的灌溉要求,但是,污水就排除在外,所含有的污水雜質,不僅不會對水稻的生長提供水分,而且還會使水稻吸收到一些有害的物,從而對稻米品質造成影響。此外,對于水量的澆灌控制,是對水稻灌輸?shù)闹匾夹g,在水稻生長的不同階段,對灌溉的水量也存在著差異,在灌溉前對水稻的生長周期、生長情況等合理地分析,對水稻的灌溉水量合理地控制,一方面,滿足水稻生長中的水分需求,另一方面,確保水稻的健康生長,從而提升了稻米品質。在水稻的發(fā)育前期,需要進行淺層處理,主要是為了確保根系的生長;在分蘗后期,需要間接性地進行澆灌,能夠讓其根部始終都保持濕潤的狀態(tài);在生殖生長階段,就需要由種植人員把水層的深度挖深,大約在5~6cm左右,能夠避免對幼苗的凍害;在抽穗時期,需要采用淺顯交替的方式,避免傷害到根部的生長。在水稻不同的生長階段,合理地分析,對使用的肥料、水量、澆灌方式等,都合理地分析,科學地解決,才能為水稻的健康生長起到促進的 作用,確保稻米的質量與產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稻米質量的高品質,就需要對水稻種植技術不斷地改革與優(yōu)化,采用現(xiàn)代化的科技技術,能夠在水稻生長的各個階段都能夠提供最大的滿足,提高稻米的精米率與質量,為人們改善了生活條件,促進我國農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響.水稻栽培中主要技術環(huán)節(jié)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技推廣,2018,34(12):39-40.
[2]劉春根,彭春根,劉述華.水稻栽培技術措施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農業(yè)與技術,2018,38(21):104-106.
[3]杜文昌,鐘寧,王貴斌,楊會東,喬稚佳.水稻栽培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8,38(26):77+80.
[4]謝士棟,夏詠,梁彬.淺析水稻栽培技術措施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湖北農機化,2019(09):5.
[5]馬細敏,廖達成,黃維.解讀水稻栽培技術措施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