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這個暑期,可能會有不少小讀者乘坐飛機出去旅游??墒悄阒绬幔侩m然每天有成千上萬架的飛機往來穿梭于世界各地,但真正能制造飛機的國家卻屈指可數(shù),特別是大型飛機的研發(fā)和制造,代表著一個國家科技競爭力的制高點,因而有“航空工業(yè)的王冠”之稱。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也是一日千里,一批新型軍用和民用飛機相繼飛上藍天。在這些新飛機中,以C919、運-20和AG600為代表的國產大飛機,成了全球航空界關注的焦點,被網(wǎng)友們親切地稱為“藍天三劍客”。
C919:翱翔長空的雄鷹
多年來,世界各國航空公司使用的民航客機,大都被美國的波音系列和歐洲的空客系列所壟斷,我國也不例外。但是,這種局面不會持續(xù)太長了,因為我國研發(fā)的大型客機C919已經(jīng)橫空出世。
為什么名字叫C919呢?原來,C是英文“中國”一詞的首字母,也是研制單位——“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最大載客量為190座。
我國研制大飛機,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決策,目的是提高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其意義不亞于“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據(jù)統(tǒng)計,國內有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yè)、36所高校、數(shù)十萬產業(yè)人員參與了C919的研制??梢哉f,讓中國人自己制造的大客機飛上藍天,是國家的意志,也是人民的愿望。
C919大型客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它總長38米,翼展35.8米,高度12米,基本型布局為168座。標準航程為4075公里,最大航程為5555公里,經(jīng)濟壽命達9萬飛行小時。
舒適性是C919機艙設計的首要目標。以往的飛機座位設置,大多是一排三個座位,許多旅客不愿意坐在中間座位,感覺中間擠,甚至有點別扭。C919的設計人員專門把中間座位加寬了,增加了舒適度。同時,C919采用先進的環(huán)控、照明設計,提供給旅客更大的觀察窗,給他們帶來良好的乘坐體驗。
C919還是一種注重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飛機。較國外同類飛機80分貝的機艙噪音,C919機艙內噪音可望降到60分貝以下。在減排方面,C919將是一款綠色排放、適應環(huán)保要求的先進飛機,碳排放量較同類飛機降低50%。
目前,C919已經(jīng)生產出3架樣機,正在試飛當中。另有3架樣機正在組裝,爭取明年全部加入試飛隊伍。雖然國產大飛機還沒有正式投產,但國內外用戶已經(jīng)紛紛下單采購,預定總數(shù)已接近1000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世界各國人們將會乘坐著中國制造的大客機在藍天飛翔。
運-20:神兵天降的“鯤鵬”
我國在軍用飛機領域有兩個重大項目,一個是殲-20隱形戰(zhàn)斗機(上期已有介紹),另一個就是運-20大型運輸機。如果說殲-20是一支射出去的利箭,那么運-20就是緊隨其后的一記重拳!
運-20綽號“鯤鵬”,是我國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它能在各種復雜的氣象條件下,執(zhí)行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運輸任務。
在運-20誕生前,我國空軍的大型運輸機非常緊缺,只有從俄羅斯進口的20多架伊爾-76苦撐場面,空降訓練、抗洪搶險、軍事演習、轉運物資、海外撤僑……凡是能夠想得到的任務,都有伊爾-76的身影,無論是飛機還是機組人員,幾乎是連軸轉,非常辛苦。
這一窘迫局面終于在2016年6月15日徹底結束了,國產首款大型運輸機運-20正式進入空軍部隊服役。運-20的起飛重量高達220噸,能在1.3萬米的高空翱翔。與之相比,民用領域的C919只是一款最大起飛重量70噸級的飛機,所以說,真正能代表我國航空工業(yè)水準的大飛機,非運-20莫屬。
運-20在研發(fā)時,借鑒和參考了世界同類產品的優(yōu)點,采用了一系列國際尖端的航空設計與制造技術,比如超臨界機翼構型、大比例使用復合材料等。這使得運-20的最大載重量超過66噸,最大航程達到7800公里,而伊爾-76的最大載重量和最大航程分別只有45噸和4200公里。不僅如此,運-20的發(fā)動機和電子設備比伊爾-76也有了很大改進,短跑道起降性能優(yōu)異,能在未經(jīng)鋪砌的跑道上起降,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運-20的服役對我國國防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除滿足日常的物資運輸任務之外,它的主要用途是裝載和運送戰(zhàn)車、火炮和空降兵,執(zhí)行大規(guī)??战底鲬?zhàn)任務。在未來的戰(zhàn)場上,“天降神兵”將成為現(xiàn)實。
得益于優(yōu)良的氣動設計與整體架構,運-20的機體還能進一步改裝,衍生出預警機、空中加油機、戰(zhàn)略偵察機等一系列特種機型,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在保衛(wèi)國家安全和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中,運-20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AG600:上天入水的“鯤龍”
AG600水陸兩用飛機的外號叫“鯤龍”,是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用航空器,2018年10月20日成功實現(xiàn)了首飛。
從外表看,AG600一半是船,一半是飛機,像一艘會飛的船。飛機采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布局型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發(fā)動機,最大起飛重量達53.5噸,載重量大、航程遠、續(xù)航時間長,是中國新一代特種航空產品的代表作。
為了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AG600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它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開展救援行動,一次能救助50名海上遇險人員。森林滅火、特種滅火效率高,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AG600飛機不僅飛得高、飛得快,還具有慢飛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進行滅火救援。
對于AG600的制造,中國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以國內供應商配套為主。全機5萬多個結構及系統(tǒng)零部件,98%由國內的廠家提供。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fā)展”的設計思路,AG600在將來還會不斷改進和升級,具備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海洋資源保護等多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