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云峰
蔡英文當局一邊倒支持香港反對派的同時,還在陸港學生沖突中“拉偏架”,引發(fā)島內輿論的批評。
高雄義守大學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等高校,近日接連發(fā)生陸生撕毀港生挺香港反對派的海報事件,有些演變成肢體沖突,其中義守大學給予陸生記兩小過處分。臺灣《中國時報》29日還提到,高雄中山大學校園的“連儂墻”字條日前被一名男子撕下,警方根據(jù)視頻將涉案的吳姓夫妻帶回,將依毀損罪查辦。他們疑是大陸游客。該報稱,民進黨當局為選情“將政治操作的黑手伸向陸生”。蔡英文26日還象征性地表達中立態(tài)度,強調臺灣包容不同意見,但不能接受暴力,不過她很快就升高批判調門,在臉書上直接將陸港學生之間的肢體沖突上升到暴力攻擊的層次,“言辭之夸大令人感到詫異”。與此同時,綠營網(wǎng)軍開始指責涉事大學及其學生組織的不作為,批評他們平息事態(tài)的做法太過軟弱。
有媒體29日刊出在臺陸生投書,他們有三個問題想與所謂“撐港”的同學商榷:一是“您對香港現(xiàn)狀的認知可靠嗎?”信中說,基于臺灣部分親綠媒體與網(wǎng)絡平臺長期操作,對于中國大陸及相關議題的報道已經(jīng)構成污名化的基本公式,但“請您想想,這些年那個‘便溺滿地‘吃不起茶葉蛋和榨菜的大陸已經(jīng)悄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只出一張嘴的唱衰有用嗎?”第二,“您‘撐港撐的是誰的港?”信中說,世界是多元的,卻是有前提的,“不是你要分裂我的國,我還跟你講道德!香港是中國的,也是廣大香港市民的,認定示威者是全體港人,無視反示威群眾的存在,坐視看著香港暴亂而痛心疾首的廣大民眾被代表,這是理性么?無視示威人群丟汽油彈,歪曲港警維系秩序,是理性么?”第三,“您是真撐港還是真毒臺?”大陸學生說,近年來,港澳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發(fā)展,面對眼下的復雜性問題,需要更多建設性和可操作性、良善和智慧去解決,而非外力介入一味地拉長戰(zhàn)線,制造對立,“試想太陽花斷了服貿(mào),臺灣得到了什么?您‘撐港的行動到底會為臺灣帶來什么,又為香港的未來建設做了什么?作為陸生,這些年我們學習在臺灣,生活在臺灣,對于整個島嶼與人民充滿了深情。因此,我們看不得毒港、毒臺之亂……因為我們相信,讓人看見臺灣最好的方式是包容與多元,而不是政治操弄下的虛假與盤算”。
《聯(lián)合報》29日評論稱,大學校園是以教育為目的的知識殿堂,年輕學子情緒被激起,蔡當局更應謹慎,不應該在制度上歧視陸生、在社會上塑造對陸生不友善的氛圍,“別將香港街頭沖突火把丟進臺灣校園”?!吨袊鴷r報》稱,陸生只是過來求學的青年群體,既不可能帶政治任務,也不會將主要精力放在與港生的沖突上,即使有涉及肢體沖突的不當行為,也完全可以在校園范圍內處理,現(xiàn)在蔡英文當局大動作介入,顯然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想借機激化矛盾,“無辜的陸生群體自然要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文章批評說,蔡當局這種短線操作方式顯然沒有顧及后果,這些小動作如果在大陸網(wǎng)絡平臺發(fā)酵,勢必引起新一輪“仇臺情緒”。與此同時,大陸已經(jīng)開始限縮陸客來臺,陸生來臺一直被認為可能成為下一輪被限縮的對象,現(xiàn)在操弄陸生議題,“既不道德也沒好處……對臺灣、對陸生都只有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