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采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胡傳統(tǒng)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chǎn)生并流行于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評彈的歷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間頗為流行。最為著名的藝人是王周士,他給乾隆皇帝演出過。之后名家流派紛呈,使得蘇州評彈藝術經(jīng)歷了幾百多年的歷史至今不衰。2008年,蘇州評彈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拓展項目。
關鍵詞:蘇州評彈何來;《辭?!窌卸?蘇州評彈的發(fā)展以及各家流派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美,不僅美在她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環(huán)境,也不僅美在她繁榮富饒的物質生活條件,更美在她悠久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共同造就了這座得天獨厚的人間天堂。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她的歷史和文化。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的蘇州人在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吳地文化。蘇州文化的獨特性和豐厚性,體現(xiàn)在名城古鎮(zhèn)、園林勝跡、街道民居、小橋流水人家等特色鮮明的物化形態(tài)上體現(xiàn)在昆曲、評彈、蘇劇、吳門書畫、詩文、絲綢、刺繡、雕刻等門類齊全的藝術形態(tài)上,還體現(xiàn)了文化心理的成熟,文化氛圍的濃重。文化精神的彰顯等諸多方面。明清兩代,蘇州便成為當時中國的文化中心之一。
蘇州評彈隨著歷史的變遷,文化的洗禮,漫漫的被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聲音?!?/p>
大家打開中國歷史的畫卷,聆聽最美之聲——蘇州評彈。
一、“評話”、“彈詞”、“評彈”何來?
“評話”、“彈詞”、“評彈”是三個曲藝名詞,除了曲藝界,理論家之外,誰都不求甚解,這三個曲藝名詞的歷史淵源如何?定義如何?彼此之間有何關系?如何界定?其實是很值得研究、探討的。
早在宋元時代,民間就出現(xiàn)了平話{評話},流傳至今有《三國志評話》、《五代評話》等,大多取材所謂正史,加民間傳說。
相形之下,“彈詞”出現(xiàn)較遲,最早《四游記彈詞》,流傳較廣的就是明代楊慎的作品了。
評話肯彈詞看來是兩種形式并不相同的曲藝,宋、元、明到清,這八百年間,其演出的具體情況再也無法重現(xiàn),但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概貌。如今全國流行蘇州評話、揚州評話、蘇州評彈等曲藝。
二、新中國建成后評彈藝術的發(fā)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成,文藝藝術得到了空前胡重視,并且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分別設立了文化部、局、科進行管理,劇種、曲種胡概念逐步清晰。上海市首先成立了“上海評彈工作團”,當時上海的曲藝是“地攤黃”和“撥子書”。另一方面,上海把經(jīng)常把蘇州評話、蘇州彈詞演出的藝人成為一個工作團?!霸u彈”二字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一個開始。這是“評話”“彈詞”的合稱。成了一種新型的曲藝。
名家也在這個時期誕生,成了電臺中的響檔。評話:張鴻聲、吳子安等。彈詞:蔣月泉、姚蔭梅等,說唱彈詞,有長篇、短篇?!皬椩~”有一種叫“開篇”,基本上從頭彈唱到底,不用說白?!霸u話”傳統(tǒng)是單檔,“彈詞”則單檔、雙檔幾乎平分秋色。
三、黨中央關懷修訂《辭?!窌忻?/p>
《辭?!访渴晷抻啠?999年版《辭?!窏l目釋文如下:
評話 曲藝的一個類別。源于唐宋以來的“說話”“講史”包括:北方評書、揚州評話。
彈詞也叫“南調”。曲藝的一個類別。表演者多,一至三人,有說有唱,樂器三弦、琵琶、月琴為主,自彈自唱。包括:蘇州彈詞、揚州彈詞等。
評彈 蘇州評話 蘇州彈詞兩種曲藝的合稱。
四、源遠流長:蘇州評彈的傳統(tǒng)書目 及名家流派的藝術呈現(xiàn)
蘇州評彈已經(jīng)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蘇州評彈傳統(tǒng)書目如下:
長篇評話:《東漢》《三國》《隋唐》《七俠五義》《包公》《水滸》《岳飛傳》《濟公傳》《楊家將》。
長篇彈詞:《梁?!贰堕L生殿》《西廂記》《白蛇傳》《再生緣》《三笑》《玉蜻蜓》《雙珠鳳》《楊乃武與小白菜》《啼笑因緣》《珍珠塔》。
彈詞流派:馬調(馬如飛)俞調(俞秀山)周調(周玉泉)祈調(祈蓮芳)蔣調(蔣月泉)張調(張鑒庭)麗調(徐麗仙)侯調(侯莉君)薛調(薛小飛)香香調(王月香)。
蘇州評彈是古調,擁有幾百年的斑斕歷史,評彈又是新聲,以一道道生生不息的河流,閃耀著波光。評彈之“味”,技巧上的韻味,行走在水巷小橋間,評彈之聲可以讓你領略煙雨江南的風情。正是姑蘇好風光,人間似天堂。鳥語又花香,琵琶聲聲醉,一曲彈詞韻悠揚!
參考文獻:
[1]《辭?!?999年版《辭海》的《評話》.
[2]周良《蘇州評彈》主筆《蘇州評彈史稿》.古吳軒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書.“評話”和“彈詞”合稱.
[3]流派唱腔:選自《蘇州典范》(社科普及精品讀本)2015.12.
作者簡介:陳海娟,啟東市評彈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