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蕾
2019年高考生物依據(jù)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圍繞“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進行命題,相比2017、2018兩年,筆者認為,試題難度系數(shù)上沒有明顯的變化,而是更加注重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對基礎知識的應用情況以及考查實驗設計、實驗思路和實驗操作等知識,逐步向新高考邁進。
一、立足教材,重視基礎
【例1】(2019全國I卷第2題)用體外實驗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鏈。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若要在體外合成同位素標記的多肽鏈,所需的材料組合是()
①同位素標記的tRNA
②蛋白質(zhì)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標記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細胞裂解液
A.①②④ ? ? ? ?B.②③④ ? ? ? C.③④⑤ ? ? ? ?D.①③⑤
【答案】C
【回歸課本】必修二課本選學內(nèi)容“遺傳密碼的破譯”中,遺傳密碼對應規(guī)則的發(fā)現(xiàn):“一種氨基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結果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試管中出現(xiàn)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鏈”。
【備考建議】高考命題方向為“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縱觀全國I卷試題,源自教材原內(nèi)容的試題分值比例相當可觀,解答這些題目的前提是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刻的理解記憶,尤其是教材中的拓展題及選修內(nèi)容。高考選擇題的每個選項都涉及課本中多個知識點,在復習備考階段,考生要及時翻閱課本,研究課本的表述,規(guī)范自己的答題語言;要重視對教材問題探討、旁欄思考、拓展題等模塊的回顧復習,課本中的選學內(nèi)容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高三的復習備考中,如果把回歸課本當作是簡簡單單地看課本或者讀文字,很容易分心或者低效復習,從而很難量化自己的學習效果。所以,筆者認為,依托課本進行聯(lián)想,構建知識網(wǎng)絡是回歸課本的一個方法。例如看到“病毒”聯(lián)想到:
①沒有細胞結構;②需要寄生在活宿主細胞中;③遺傳物質(zhì)單一,為DNA或RNA,RNA病毒易變異;④復制增殖→必修二中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同位素標記法;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消費者;⑥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可見;⑦分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體(舉例:SARS病毒、HIV病毒、煙草花葉病毒、T2噬菌體等);⑧應用:基因工程的運載體(動植物病毒),動物細胞融合的誘導劑(滅活的病毒)等。
二、科學探究,實驗考查
【例2】(2019全國I卷第29題)將生長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過減少澆水進行干旱處理,該植物根細胞中溶質(zhì)濃度增大,葉片中的脫落酸(ABA)含量增高,葉片氣孔開度減小?;卮鹣铝袉栴}。
(1)經(jīng)干旱處理后,該植物根細胞的吸水能力______。
(2)與干旱處理前相比,干旱處理后該植物的光合速率會______,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有研究表明:干旱條件下氣孔開度減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請以該種植物的ABA缺失突變體(不能合成ABA)植株為材料,設計實驗來驗證這一結論,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答案】(1)增強(2)降低 ? ?氣孔開度減小,使供應給光合作用的CO2減少(3)取ABA缺失突變體植株在正常條件下測定氣孔開度,經(jīng)干旱處理后,再測定氣孔開度。預期結果是干旱處理前后氣孔開度不變。將上述干旱處理的ABA缺失突變體植株分成兩組,在干旱條件下,一組進行ABA處理,另一組作為對照組,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兩組的氣孔開度。預期結果是ABA處理組氣孔開度減小,對照組氣孔開度不變。
【備考建議】實驗探究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題型,實驗類題目一般考查設計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學生必須要有基本的實驗設計思想、嚴謹?shù)膶嶒炈季S:明白如何設置對照實驗、如何操縱自變量、如何檢測因變量,關鍵還要用準確的生物學語言把這個過程表述出來。在日常的復習中,我們要勤于實驗思維練習,培養(yǎng)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核心素養(yǎng)。
三、科學思維,圖形考查
【例3】(2019全國I卷第6題)某實驗小組用細菌甲(異養(yǎng)生物)作為材料來探究不同條件下種群增長的特點,設計了三個實驗組,每組接種相同數(shù)量的細菌甲后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定時更新培養(yǎng)基,三組的更新時間間隔分別為3h、10h、23h,得到a、b、c三條種群增長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細菌甲能夠?qū)⑴囵B(yǎng)基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B. 培養(yǎng)基更換頻率的不同,可用來表示環(huán)境資源量的不同
C. 在培養(yǎng)到23h之前,a組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和空間條件都是充裕的
D. 培養(yǎng)基更新時間間隔為23h時,種群增長不會出現(xiàn)J型增長階段
【答案】D
【備考建議】圖形圖表作為知識點的載體,在2016—2019年的全國卷均有考查,考查分為“看圖”“說圖”“構圖”三類,難度系數(shù)依次增加,同學們在復習時需要整理歸納相關題型,并注意以下幾點——
“看圖”類題目:要看清橫縱坐標的含義和因果關系,橫坐標是“因”,縱坐標是“果”,還要關注曲線的起點、轉折點、頂點、終點、交叉點,理解其生物學含義,進而答題。
“說圖”類題目:一般要求考生在明確橫縱坐標的前提下描述曲線的變化趨勢,曲線中若出現(xiàn)“拐點”時,要分段描述或加“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表述。
“構圖”類題目:要求考生結合題目信息,找出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明確關鍵點,畫出曲線的變化趨勢或者形成結論。曲線圖中需包括標題,橫、縱坐標含義和刻度,多條曲線出現(xiàn)時還要加圖例以示區(qū)分。
四、遺傳規(guī)律,常規(guī)考查
【例4】(2019全國I卷第32題)某實驗室保存有野生型和突變型果蠅。果蠅的部分隱性突變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同學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蠅與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純合子果蠅進行雜交,F(xiàn)2中翅外展正常眼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______。圖中所列基因中,不能與翅外展基因進行自由組合的是______。
(2)同學乙用焦剛毛白眼雄性蠅與野生型(直剛毛紅眼)純合子雌蠅進行雜交(正交),則子代雄蠅中焦剛毛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______;若進行反交,子代中白眼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______。
(3)為了驗證遺傳規(guī)律,同學丙讓白眼黑檀體雄果蠅與野生型(紅眼灰體)純合子雌果蠅進行雜交得到F1,F(xiàn)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實驗結果中,能夠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的F1表現(xiàn)型是______,F(xiàn)2表現(xiàn)型及其分離比是______;驗證伴性遺傳時應分析的相對性狀是______,能夠驗證伴性遺傳的F2表現(xiàn)型及其分離比是______。
【答案】(1)3/16 ? ?紫眼基因(2)0 ? ?1/2(3)紅眼灰體 ? ?紅眼灰體∶紅眼黑檀體∶白眼灰體∶白眼黑檀體=9∶3∶3∶1 ? ?紅眼/白眼 ? ?紅眼雌蠅∶紅眼雄蠅∶白眼雄蠅=2∶1∶1
【例5】(2019全國Ⅲ卷第32題,節(jié)選)玉米是一種二倍體異花傳粉作物,可作為研究遺傳規(guī)律的實驗材料。玉米籽粒的飽滿與凹陷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問題。
現(xiàn)有在自然條件下獲得的一些飽滿的玉米籽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籽粒,若要用這兩種玉米籽粒作為材料驗證分離定律,寫出兩種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______。
【答案】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在子代中選擇兩種純合子進行雜交,F(xiàn)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③讓籽粒飽滿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F1都表現(xiàn)出一種性狀,則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④讓籽粒飽滿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F1表現(xiàn)兩種性狀,且表現(xiàn)為1∶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備考建議】近五年高考的遺傳題較為常規(guī)化,難度較低,主要是對兩大遺傳定律的考查,如2019年全國I卷考查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和比例計算,問題設置有梯度;全國Ⅱ卷考查基因型的推測,考查9∶3∶3∶1的分離比;全國Ⅲ卷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驗證方法,即自交法(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表現(xiàn)為3∶1)和測交法(后代性狀表現(xiàn)為1∶1)。同學們在復習中可以給自己信心,回歸常規(guī)題型的練習與復習,扎實掌握兩大遺傳定律,在穩(wěn)定中求提升。
五、原因解釋,重視表達
【例6】(2019全國Ⅱ卷第29題,節(jié)選)某研究小組切取某種植物胚芽鞘的頂端,分成甲、乙兩組,按下圖所示的方法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再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胚芽鞘切段的彎曲程度(α角),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據(jù)此回答問題。
(1)上圖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據(jù)表可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切段的左側,使胚芽鞘左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引起胚芽鞘左側生長快于右側,形成α角 (2)乙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
【備考建議】解釋原因類考題在2019年的高考全國Ⅰ卷(第29題、30題),全國Ⅱ卷(第29題)和全國Ⅲ卷(第30題)中均有出現(xiàn),要求學生“知其所以然”,既考查了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又考查了考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失分原因有二:基礎知識不牢,不明白因果關系;生物學術語使用少,答題規(guī)范性差。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注意要將題目信息與課本章節(jié)信息進行結合,規(guī)范作答,減少不必要的失分。同時,在審題時要注意“原因”和“根本原因”的區(qū)別。
2019年的高考試題對今后的復習有很好的指導意義,雖然考試說明中選修部分新增了內(nèi)容,但是預計2020年高考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考查“微生物的培養(yǎng)”等涉及環(huán)境污染的內(nèi)容,體現(xiàn)新課標所提倡的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高考力求強化核心概念,回歸基礎知識、基本原理,適應時代發(fā)展和社會變革的要求,發(fā)揮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作用。在高三復習備考過程中,同學們與其沉迷于題海,不如立足教材,深挖教材,理解知識內(nèi)涵,抓住知識的脈絡,提高自己的生命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