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發(fā)展偏遠地區(qū)的交通業(yè),尤其在崇山峻嶺間建造起不少世界聞名的橋梁。
正所謂“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貴州省受地形的影響,道路交通修建任務分外艱巨,大山之間必須依靠大橋才能通車,這也成就了貴州省如今諸多舉世矚目的橋梁建筑并存的局面。據了解,在全世界最高橋梁排名前20名當中,貴州省就占有14座,在建高橋、難橋這一領域,少有比肩地區(qū)。
這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自然少不了北盤江大橋,其位于云貴高原中部北盤江大峽谷上,是貴州水柏鐵路線上一座結構新穎又復雜、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單線鐵路橋。盤臥在高山峽谷之間,它的建造達成多項中國或世界之最:軌底到峽谷底深達280米,為國內最高的鐵路橋梁;主跨為236米上承提籃式鋼管混凝土推力鐵路拱橋,是世界同類型橋梁第一;單鉸轉體重量達10400噸,居世界同類轉體首位。
北盤江大橋
北盤江大峽谷位于烏蒙山山脈之中,千百年來,貴州都格鎮(zhèn)和云南普立鄉(xiāng)被分隔開來,兩岸居民如果要互通往來,要翻越3座山頭,走40公里山路,才能到達對岸。在這樣的境況下,建橋、修路被提上日程。
據悉,因為高原邊界深山地區(qū),地勢十分險峻,地質條件非常復雜,北盤江大橋從選址到施工皆十分不易。起初,建設團隊接到設計任務時,曾耗時一年對周圍10公里的山體地貌進行了細致的考察,結果很不樂觀。當地石灰?guī)r密布,山體硬度極差,在地上打鉆,稍不留神就會打進巨大的溶洞里,有的溶洞有將近100米深。一個個溶洞就像一顆顆地雷,讓橋梁的選址困難重重。后來,為了躲避遍布山體的溶洞和裂隙,設計人員不斷將橋的位置往高處移,最終將橋面定在了565米這個令人眼暈的高度?!皹蛭惶帋r溶發(fā)育,必須要查清楚,我們通過鉆探+物探+CT掃描等方式,徹底查明溶洞的發(fā)育情況。溶洞不可怕,可怕的是沒被查出來?!北北P江大橋總設計師這樣說道。
在2013年開始動工建設,北盤江大橋歷時39個月竣工,于2016年順利運營。因為當地地質災害頻發(fā),風大、霧、雨、凝凍等惡劣的自然氣候環(huán)境,及地形結構復雜等原因,建設團隊面臨諸多困難,譬如多個大型構件無法運輸等問題。這就顯示出,施工方案和設計方案的選擇重要性。
設計初期,建造團隊給出了主跨720米鋼桁架梁斜拉橋、主跨672米鋼桁架梁斜拉橋、主跨672米鋼桁架梁懸索橋、主跨800米鋼桁架梁懸索橋等方案。在綜合比較結構安全、投資造價、施工可行、環(huán)境影響等因素后,最終確定了主跨720米鋼桁架梁斜拉橋方案。
那時候,在無通航河道的山區(qū)峽谷修建跨徑達720米的鋼桁架梁斜拉橋并無案例可以借鑒,屬于國內外首次。于是在主塔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考慮到橋梁距谷底高差太大,采用支架固定梁體不現(xiàn)實,翻閱文獻提出了采用整節(jié)段縱移懸拼工法。該工法使中跨架梁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提前完成了主跨鋼桁梁架設任務,保證了大橋順利合龍。
北盤江大橋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尼珠河大橋”,整個橋身跨過尼珠河大峽谷,連接貴州、云南兩省,與云南省杭瑞高速公路普立至宣威段相接。它由云貴兩省合作共建,全長度為1341.4米。橋面到谷底水面垂直高度565米,相當于200層樓高,這也使其在完工時,順理成章地問鼎世界橋梁高度排行榜。
當然,建橋最終的目的并非為了打破多少紀錄,取得多少世界第一,“高度是被逼出來的,不是為了高而高”,最重要的一點是給當地的交通帶來便利。北盤江大橋的建成也確實一改舊日局面,拉近了黔滇之間的距離,使云南宣威市區(qū)至貴州六盤水的車程從之前的5個小時左右,縮短為1個多小時,有效改善了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與外界的交通狀況,也為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帶來了飛躍式的提升。
與此同時,北盤江大橋建造也為橋梁發(fā)展史留下了多項技術成果。除了縱移懸拼工法外,還有譬如基于大橋項目提出的與板桁組合相適應的“中縱梁+大次橫梁”結構體系,明顯提高了結構受力性能。對大量“桁—板焊接連接”實測不同焊接條件下的焊接變形量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工程人員從而得出焊接變形量分布規(guī)律,提出了減少焊接收縮變形的有效措施。并且通過焊接變形模擬計算分析,他們還評估了焊接對橋面板和主桁受力的影響,確定了正交異性鋼橋面板與鋼桁梁合理的連接構造和工藝。
北盤江大橋主跨達236米,為國內第二大跨度鐵路鋼橋。從施工方案來看,大橋的236米主跨鋼管桁架拱采用工廠內分單元制造,經過鐵路、公路運輸,在大橋南北兩岸陡峭峽谷的工地支架上進行栓焊連接成兩個半拱,單鉸水平轉體合攏(南岸水平逆轉180度,北岸水平逆轉135度),鋼管內混凝土以泵送頂升法施工。拱上結構用吊重60噸、跨度為480米的纜索吊機施工,保障了施工的可行性、安全性。
除此之外,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北盤江大橋的研究成果有效解決了大跨徑鋼桁架梁斜拉橋的關鍵技術難題,支撐了大橋的高質安全建成;頂推設備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板桁結合加勁梁的設計及研究成果為山區(qū)同類橋梁提供參考和示范;形成了山區(qū)大跨度鋼桁梁斜拉橋的建設的理論體系和經驗方案,提高了此類橋梁的建設效率,成為山區(qū)大跨徑鋼桁梁斜拉橋的建設“范本”。
橋面及兩旁纜索
北盤江大橋順利合龍
橋墩上部結構三角區(qū)箱梁施工
北盤江大橋建成后還斬獲多項榮譽。2018年,大橋獲得了橋梁界“諾貝爾獎”——古斯塔夫斯金獎(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2018年9月23日,“創(chuàng)科博覽2018”在香港開幕,北盤江第一橋代表貴州唯一“作品”在博覽會展出。一橋飛架起,利國利民,享譽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