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畫
堅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這也許是爸媽對我的期待。馮曉靜,就成為我的“代號”。出生于海濱鄒魯、千年古縣——潮陽,豪放的大海滋養(yǎng)了我活潑開朗的性格。熱情的為人,使得我身邊朋友環(huán)繞。我喜歡畫畫,白色的稿紙上,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是我美麗心情的宣泄。我可是一位資深吃貨,“吃遍世間美食,品遍天下風(fēng)味”是我的追求。潮汕美食,馳名海內(nèi)外,也是我的最愛。你經(jīng)常會看到一個文靜的女孩,她正嚼著Q爽彈牙牛肉丸,聞著嫩滑飄香的鱟棵,看著外脆內(nèi)嫩的蠔烙……靜中沉思,動中生活,我的個性!
初春總是多雨的,這一天也不例外。細(xì)雨蒙蒙,縹縹緲緲,春雨籠著這個海邊的小鎮(zhèn)。雨是什么?為什么世間有雨呢?我想。
一個如線團(tuán)般的謎在我的腦海中展開。
我惆悵,可能是連日在家待久了,厭煩了,也或許是對生活感到迷茫了。我來到老街上散步。我撐著傘,悠閑地走著,與周圍匆忙的人們顯得格格不入。但我是不在意的。
路上行人越來越少,我觀得雨中老街的全貌。老街是淡淡的,淺淺的,沒有濃妝艷抹,只有一水兒的青石板,以及那白玉珠子般的雨滴“啪嗒”砸在街旁人家的屋檐上的脆響。聽沉寂的檐下,雨聲似琴似瑟,搖曳飄游在光明的屋頂,彈奏出一曲天籟的云水歌謠。放遠(yuǎn)目光,一簇簇花攀著人家陽臺,沐著淅淅瀝瀝的雨。花也是淡的,淡淡的黃色交融著藍(lán)色,默然且悠然:氤氳在空氣中的馨香裊裊散散,醉了一方人家。我猛吸一口新鮮的空氣,芬芳的花香中,夾著雨那淡淡的潮味。
花香是花如何釀出來的?與生俱來?雨又為何會有氣味?是在天上悶久了嗎?又一個謎團(tuán)在心中慢慢發(fā)酵。
到了一個路口,轉(zhuǎn)彎,直走。我拐進(jìn)了一條巷子。不同于老街的冷清,小巷是鬧的。巷口有兩家小店,都賣海門蠔粿。但一家是老字號,老店了,做的蠔糅也比“新人”的要好吃,生意自然也更火爆。一眼望進(jìn)去,座無虛席。我看見每個人都是掛著笑的,滿足的笑。一絲絲溫馨沁入我的心。
蠔粿的香氣盈滿小店,溢出小巷,隨著那可人的春風(fēng),飄進(jìn)每個人的心,直到消失在遠(yuǎn)方。
雨依舊下著,雨簾如絲如縷,瀲滟旖旎在歲月的枝頭,串織成一幕流動的風(fēng)景。我走著,往小巷里頭走。忽然,離我不遠(yuǎn)處傳來一陣“砰砰”“啪啪”的聲音。我一看,原來是幾個皮孩子在雨中玩水。他們一掌拍進(jìn)盛滿雨水的桶里,飛濺的水花映著他們的笑,開心的笑,天真爛漫,似乎什么都阻擋不了他們探索世界的腳步。我愣愣的,手不由自主地飛快地將他們的笑容定格在手機里。啊,真好,無憂無慮的。我的心叉注入一絲絲溫情。
深入小巷,我聽到了“咿咿呀呀”的潮劇唱腔,我的腳步慢了下來,最后停在了一個小院兒門口。一個老人在自家院口檐下睡著了,一臺老舊的收音機正播放著潮劇戲曲。莫名地,過去極討厭這些的我,竟聽得津津有味。忽而,一束霞光透過粒粒雨露照在老人臉上,黃燦燦的陽光暈開在老人身上。十分溫馨!我端詳著老人,聽著戲曲。一條條皺紋,是歲月在老人臉上留下的痕跡;安祥的睡容,是一個享天倫之樂的老人應(yīng)有的。世間的生老病死是多么殘忍,卻又是輪回,是宿命。但是一想到死亡,我還是為了這么一個陌生的老人揪起了心。他是何人?我不知道。沒有參與過他的生活的人是陌生的,卻叉熟悉。這一種人很多,也留下了許多謎團(tuán)吧!
老人漸漸轉(zhuǎn)醒,我才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盯著他看了許久。我充滿歉意地對他笑笑,老人也笑。我跟老人借了收音機,坐在檐下聽。老人已起身去干事兒了。
雨聲滴滴答答,和著一句句的潮劇臺詞?!拔以桥畠荷恚舜文颂娓笍能??!眲±锊サ氖恰痘咎m》,雨聲纏綿,營造出花木蘭說話時的氛圍。我對潮劇起了些許興趣。驀地,我想起了以前去潮陽的一次,我遇上了一群潮劇迷。他們是一群二十來歲的青年,正在街上散發(fā)各樣的傳單,是關(guān)于學(xué)潮劇的。一個高個子看見我一直盯著他們看,以為我要學(xué)潮劇,興沖沖地朝我走來,遞給我一張傳單。我接過,問他是不是學(xué)潮劇的,他回答說:“不是,我是熱愛者,但我是準(zhǔn)備去學(xué)的,總不能讓傳統(tǒng)斷在我們這一輩。要真斷了,老一輩是舍不得的啊。”他笑。舍不得?舍不得什么???今天我才明白,這是一代傳統(tǒng),也是文明,怎舍得斷啊?
我望著眼前嘩啦啦下著的雨,浸滿“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淺喜,暢享“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的歡悅,浮動“江南仲春天,細(xì)雨色如煙”的朦朧。
我不再惆悵,也不再迷茫。因為這有一個最難解的謎——平凡,它包含著萬物存在的謎,無處不在。它吸引著我,等著我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指導(dǎo)老師:林培練)
寫作背后的故事
那一帶,沒有高樓,依然是低矮的瓦房。小時候,我就喜歡在這里數(shù)著那老街小巷的青板石。那里,曾經(jīng)伴我度過美好的童年,如今,依然時??M繞在我的夢中。
剛好周末,空中飄著霏霏淫雨,手撐雨傘,不知不覺中又來到了老街小巷。戴望舒的一首《雨巷》,讓我產(chǎn)生深深的震撼。我喜歡學(xué)著那位丁香般的姑娘,在下雨時,置身在老街小巷那如江南的風(fēng)景中,有點撐著傘的丁香花般的女子的憂郁,還有那些迷離。那時,飄飄灑灑的雨絲總會讓人感覺到大街小巷的美,有點朦朧,眼眸仿佛起了霧,看不清它們的樣貌,卻有仙境的味道了。
那仙境,讓我怦然一動,有點想讓之流淌筆下的沖動。當(dāng)林老師拿著《____是一個謎》這個作文題目讓我去構(gòu)思時,老街小巷第一時間在我的腦際中浮現(xiàn)。是啊,我該來講述它的故事:那纏綿的細(xì)雨,那光滑的青石板,花香、蠔烙香,還有那聲律優(yōu)美的潮劇……熟悉的地方,新奇的感受。腦海中早已織起一張網(wǎng),兜住腦中那一個個熟悉的回憶,譜成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形成一個個跳躍的漢字。一句一句編織,一段一段串起,就這樣編成了這篇文章__《平凡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