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太里甫·買提尼亞
【摘 要】一個交響樂隊中弦樂聲部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中提琴,它的音色不同于大提琴的渾厚天然,也不同于小提琴的優(yōu)雅明亮,中提琴以它特殊的音樂魅力受到了眾多作曲家和觀眾的喜歡,通過明確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定位與意義,便于更好的發(fā)揮出中提琴的演奏效果,是我們音樂工作者共同的責任。本文就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定位與意義做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中提琴;交響樂隊;應用;價值;定位;意義
將協(xié)奏曲、樂隊組曲、序曲、交響詩和交響曲等體裁形式通過大型管弦樂隊演奏鳴奏曲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交響樂,交響樂是音樂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提琴作為弦樂器中最晚被作曲家利用的樂器,有著獨特的魅力和音色。
一、中提琴的音樂發(fā)展歷史
中提琴源自古中提琴,古中提琴是一種架在肩上拉奏的樂器。中提琴的發(fā)展歷史和小提琴非常相似,但是在獨奏中中提琴沒有小提琴良好的適應性,在交響樂隊中常常處于伴奏的地位,通過中提琴的伴奏讓音樂整體更加和諧和融洽,在十五世紀末的時候就有人開始使用中提琴,到了十六世紀的時候就有管弦樂隊開始使用中提琴,到了十九世紀中提琴得到了越來越多樂隊的喜愛和關注,中提琴在許多高技巧的聲部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這個時候中提琴的獨奏地位還是不夠明顯,最后到了二十世紀前,逐漸出現(xiàn)了一些中提琴相關的作品,例如埃克托·柏遼茲創(chuàng)作的《哈羅德在意大利》就是一首典型的中提琴協(xié)奏曲,莫扎特《交響協(xié)奏曲》、《弦樂五重奏》等作品里面中提琴都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實際的演奏中,常常是兩把中提琴,一把中提琴用于和聲,另外一把中提琴作為獨奏,從音樂表現(xiàn)力上極大的豐富了整個曲子[1]。在現(xiàn)代交響樂隊中,中提琴作為樂隊中音聲部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優(yōu)雅、準確等音樂魅力,受到了先鋒音樂、爵士音樂的喜愛,隨著越來越多中提琴曲目的創(chuàng)作,中提琴的發(fā)展進步將會勢不可擋。
二、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定位
前蘇聯(lián)著名作曲家哈恰圖良在點評中提琴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在交響樂隊中,中提琴在旋律、和聲和節(jié)奏上,都能發(fā)揮出想要的功能和作用,中提琴與其他管弦樂器有著平等的地位,在管弦樂器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它能很好的對各個聲部進行支撐和銜接,讓交響樂隊的演奏更加豐富,情感表達更加直接。
2.1高低音色的過渡和融合
相比較于大提琴和小提琴,中提琴的使用頻率顯得還比較低,但是中提琴的發(fā)展?jié)摿κ蔷薮蟮?。交響樂隊中唯一以中音譜號為主要表現(xiàn)方式的樂器就是中提琴,在交響樂曲中,一般中提琴通常以伴奏的形式出現(xiàn),他以其獨特的中聲部表現(xiàn)形式,在音域上介于大提琴和小提琴,在音色上結合了大提琴的渾厚和小提琴的明亮,承擔著交響樂中高低音樂的過渡和融合,將大提琴與小提琴高低音色銜接的空白進行了彌補,這樣的作用是交響樂隊中其他樂器無法替代的。通俗的講小提琴是高聲部樂器,無論在頻率、和聲還是旋律上,都充當著“高”的角色,而大提琴是低聲部樂器,在頻率、和聲和旋律上都是充當“低”的角色,這其中就需要一個“中”的角色,通過中提琴“中”的角色來“黏住”大提琴和小提琴,讓音樂表現(xiàn)更加豐富[2]。同時在中提琴的音色表現(xiàn)上,它的低音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和傷心感,它的高音比大提琴和小提琴更加憂傷,在所有樂器中,中提琴的聲音最接近人聲,有著一絲獨特的鼻音,使得中提琴的音樂表現(xiàn)更加富有情緒感染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同時在大提琴和小提琴的音色表達中,中提琴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中提琴的良好過渡,實現(xiàn)了交響樂隊極強的整體平衡感,讓交響樂隊的演奏顯得更加純粹和豐富。
2.2音樂情感表達中的獨特優(yōu)勢
失去了音樂情感表達的音樂是沒有靈魂的音樂,交響作品中通常利用旋律、音調、節(jié)奏、色彩等方式來表達音樂的情感,而交響樂隊中不同的樂器的情感表達能力是不同的,例如大提琴音色渾厚悠遠,旋律動人,能夠通過演奏表達一種復雜深沉的情感,而小提琴以其優(yōu)雅的音樂和靈活多變的演奏技巧能夠表達多種不同層次的情感,既可以是氣勢恢宏又可以是溫柔婉轉,而中提琴以其特殊的音色,在表達哀愁和憂傷上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中提琴雖然沒有大提琴的渾厚,也沒有小提琴的豐富情感,但是在對一些復雜情緒的表達上卻有著其他樂器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通過類似人鼻音的音質,在表達音樂情感的時候,往往會給觀眾一種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又是回味無窮,讓觀眾在不經(jīng)意間就被中提琴獨特的音色給打動。
2.3最善于與其他樂器配合
中提琴不但有著很強的情感色彩表現(xiàn)能力,還有著將其他樂器良好配合的獨特能力。中提琴以其在不同音區(qū)的音色能力和音響性能,讓中提琴有著不同樂器的多元屬性,它在不同音區(qū)中與大提琴和小提琴都有著相似之處,但又有著自身的個性,在與兩者進行配合的時候,很好的彌補了大提琴與小提琴的短板和空白,例如大提琴以豐滿渾厚的音色特質配上中提琴深沉復雜的旋律,將哀傷憂愁的音樂情感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給觀眾。中提琴就像一個平凡的樂器在眾多音樂聲部中發(fā)揮著不平凡的作用,在與其他樂器的緊密配合中,讓整個交響樂更加豐富和純粹[3]。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更多的是為了襯托音樂情感的表達,而正是因為這一獨特功能,讓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變得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中提琴與其他樂器的配合,那么整個音樂的表現(xiàn)會讓人角色僵硬和不平衡。因此中提琴作為交響樂隊中最善于與其他樂器配合的存在,在交響樂隊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三、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音樂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交響樂隊中不同樂器的發(fā)展和聯(lián)系也在不斷完善。中提琴隨著時代的變化,中提琴的地位也在不斷的增強。從合奏到重奏再到獨奏,中提琴的表現(xiàn)形式也在不斷發(fā)展,在現(xiàn)代流行音樂中也市場能夠發(fā)現(xiàn)中提琴的身影,很多影視作品中的背景音樂常常會采用中提琴來進行主旋律的演奏,例如我們熟悉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背景音樂就采用了日本作曲家久石讓的《mother》,這首曲子通過開始部分的溫暖孤獨,到后面的激昂斗志,這種音樂情感的表達非常符合劇中主角許三多的內心變化,對劇情的表現(xiàn)和推進起著重要的作用。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作曲家都非常關注中提琴,很多樂隊作品都融合了中提琴,中提琴的作用和潛力也在不斷的使用中被挖掘,中提琴不但很好的對大提琴和小提琴起著承上啟下,在部分片段中還擔任著主旋律演奏,以其獨特的音色特質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中提琴的發(fā)展相對其他樂器來說中提琴有著發(fā)展較晚、教育體系不完善等特點,隨著2005年中提琴研究會的成立,拉開了我國中提琴發(fā)展的重要序幕,隨著交響樂隊中提琴使用的頻率增多,喜歡中提琴的人也越來越多,中提琴的發(fā)展也將勢必越來越快。
四、總結
在交響樂隊中,中提琴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提琴的音樂潛力不斷被發(fā)掘,很多旋律都采用中提琴進行演奏,中提琴雖然沒有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知名度高,但是因其獨特的演奏魅力,成為了交響樂隊中無可替代的存在,通過認識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定位與意義,對于交響樂隊的完善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俊杰.淺析中提琴的發(fā)展史及演奏藝術[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6(31):64-65
[2]龍敏.中提琴在中國交響樂作品中的作用研究[J].講師論壇.2014,(13):230
[3]錢建明.現(xiàn)代中提琴音樂風格的演變[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4,(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