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安 郭紹貴 何洪巨 張海英 宮國義 任毅 許勇
目的與意義:棉子糖半乳糖苷系列寡糖(RFO)的水解對于西瓜果實中糖的積累至關(guān)重要,然而大眾對于α-半乳糖苷酶在西瓜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知之甚少。之前并沒有關(guān)于高糖西瓜和低糖西瓜中糖積累及酶活性進行過系統(tǒng)的報道。研究了高糖西瓜和低糖西瓜兩個亞種中果實糖代謝機制的差異,及2種西瓜中心果肉和中果皮的糖代謝相關(guān)酶的動態(tài)特征,包括轉(zhuǎn)化酶,α-半乳糖苷酶,SuSy(蔗糖合成酶)和SPS(蔗糖磷酸合酶)。
材料與方法:使用高糖栽培種西瓜‘97103(C. lanatus subsp. vulgaris)和低糖野生種西瓜‘PI 296341-FR(C. lanatus subsp. lanatus)作為試驗材料。在高糖西瓜‘97103果實發(fā)育的4個關(guān)鍵階段收集中心果肉、中果皮和整個果實組織樣品,這4個階段分為授粉后10、18、26、34 d收集,對于低糖西瓜‘PI 296341-FR,在授粉后10、18、26、34、42和50 d處收集果肉、中果皮和整個果實組織樣品用于測試糖和干物質(zhì)含量以及測定酶活性。使用化學儀器和統(tǒng)計方法等手段分離西瓜樣品中的各種糖,測定α-半乳糖苷酶活性,提取轉(zhuǎn)化酶活性并進行分析,提取SuSy和SPS。
結(jié)果與分析:在西瓜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栽培種‘97103果肉的總含糖量遠高于栽培種‘97103中果皮,同樣高于野生種‘PI 296341-FR的果肉和中果皮。在野生種‘PI 296341-FR果實的不同發(fā)育階段,果肉中的總含糖量高于中果皮,葡萄糖和果糖是栽培種‘97103果肉發(fā)育早期(18 DAP之前)積累的主要糖類,果糖含量幾乎恒定,葡萄糖含量略有下降。栽培種‘97103中果皮,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恒定,并且低于栽培種果肉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對于野生種‘PI 296341-FR果實,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漸下降,略低于栽培種‘97103中果皮糖含量,蔗糖含量從18 DAP(授粉后的天數(shù)) 到26 DAP大幅增加,并在栽培種‘97103的成熟果肉中達到最高水平,這可能是因為栽培種‘97103是早熟品種,所以栽培種‘97103果肉中的糖含量在授粉后2~3周左右急劇增加。在栽培種‘97103成熟果實的中果皮和野生種‘PI 296341-FR的果肉及中果皮幾乎沒有蔗糖,而蔗糖是成熟栽培種‘97103果實中3種糖積累中最多的。栽培種和野生種的果肉和中果皮干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與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總糖含量的變化相似。研究結(jié)果表明,蔗糖是高糖西瓜‘97103中總糖含量最多的糖,蔗糖積累不僅決定了高糖西瓜‘97103中糖分的組成和總含量,而且還可以反映高糖西瓜和低糖西瓜之間的差異。在栽培種‘97103中,果肉中含有更多的光合產(chǎn)物,因為在栽培種西瓜‘97103果肉中的干物質(zhì)含量高于中果皮和整個果實組織(整個果實組織包括什么?)。在野生種中,因為果肉和中果皮累積的干物質(zhì)比整個果實組織少,所以大部分未裝載的光合同化物被分配到種子中??偟膩碚f,栽培西瓜的成熟果實比野生西瓜積累更多的光合同化物,因為栽培品種的整個果實組織中的干物質(zhì)含量高于野生西瓜。糖和干物質(zhì)積累的完全不同的動態(tài)意味著在西瓜進化過程中馴化了糖卸載和分配的機制。
高糖栽培西瓜‘97103和低糖野生西瓜‘PI 296341-FR中堿性α-半乳糖苷酶活性在整個果實發(fā)育過程中呈下降趨勢,栽培種‘97103果肉和中果皮,野生種‘PI 296341-FR果肉和中果皮中該酶活性沒有明顯差異??梢缘贸鼋Y(jié)論,堿性α-半乳糖苷酶在決定西瓜果實中糖積累的水平中不起作用。栽培種‘97103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于栽培種‘97103中果皮,而堿性α-半乳糖苷酶水平相似。因此,堿性α-半乳糖苷酶在西瓜果實中的作用可能只涉及光合同化物的卸載。
確定了栽培型‘97103果肉中不溶性酸轉(zhuǎn)化酶活性隨著蔗糖含量增加而增加,其活性在果實發(fā)育后期(26~34 DAP)下降。果實發(fā)育過程中不溶性酸轉(zhuǎn)化酶活性在栽培種‘97103中果皮中保持恒定水平,遠低于栽培種‘97103果肉水平,但遠高于野生種‘PI 296341-FR的果肉和中果皮。在野生種‘PI 296341-FR果實發(fā)育的所有階段,酸性緩沖液測量結(jié)果顯示不溶性轉(zhuǎn)化酶活性保持恒定低水平。野生種‘PI 296341-FR果肉和中果皮中的不溶性酸轉(zhuǎn)化酶活性比栽培種‘97103果肉低得多。栽培種‘97103果實中果皮的SAI(可溶性酸轉(zhuǎn)化酶)活性高于果肉,野生種‘PI 296341-FR果實中SAI活性也較高。在栽培種‘97103的果肉中糖含量較高,但中性轉(zhuǎn)化酶(NI)活性低于中果皮,但中果皮糖含量非常低,野生種‘PI 296341-FR果肉和中果皮的NI活性和糖含量都很低。
在目前的研究中,蔗糖合成方向的SuSy活性在果實成熟初期略有下降,在果實發(fā)育的成熟階段急劇增加(26~
34 DAP)。在栽培種‘97103果實發(fā)育各個階段中果肉的SPS活性隨著蔗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SPS在蔗糖合成中起作用。SPS活性和蔗糖含量正相關(guān)也說明了其在栽培種‘97103果肉中蔗糖合成中起作用。在栽培種‘97103果肉中,SuSy活性與蔗糖含量之間沒有明顯相關(guān)性,但SuSy活性在其最低點仍然相當高(26 DAP)。因此,SuSy在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有效地合成蔗糖。栽培種‘97103中果皮,野生種‘PI 296341-FR果肉和中果皮的SPS和SuSy活性均低于栽培種‘97103果肉,蔗糖含量也較低。這些結(jié)果進一步證實,較高的SPS和SuSy活性是增加栽培西瓜果實中蔗糖積累所必需的。
結(jié)? ? 論:對高糖西瓜和低糖西瓜果肉與中果皮糖相關(guān)酶活性動態(tài)進行了比較,為西瓜果實糖代謝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高水平糖的積累可能來自幾個因素,包括酸性α-半乳糖苷酶、不溶性酸轉(zhuǎn)化酶、SuSy和SPS的活性增加。目前正在對果實發(fā)育過程中‘97103和‘PI 296341-FR果實的果肉和中果皮進行全球轉(zhuǎn)錄組分析,轉(zhuǎn)錄組結(jié)果將提供更詳細的信息,以闡明西瓜果實品質(zhì)發(fā)展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