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萍 謝 娜
(潮州市人民醫(yī)院 潮州 521000)
子宮疤痕部位妊娠指的是胚胎、受精卵著床于剖宮產(chǎn)術后的瘢痕位置,為異位妊娠的一種,易引發(fā)子宮破裂、出血,嚴重時將對孕婦生命安全產(chǎn)生威脅[1]。因此,臨床應予以有效治療手段,并提供科學、合理護理干預,從而促進患者機體康復,提升滿意度。本研究為明確常規(guī)護理及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子宮疤痕部位妊娠患者中的效果,我院針對性選取88例患者資料予以分析,并作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宮疤痕部位妊娠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將臨床資料完整、依從性良好者納入,將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者排除。對照組共44例,年齡21~37歲,平均(28.12±3.07)歲;孕周6~18周,平均(9.75±1.56)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30例,高中及以下14例。研究組共44例,年齡22~37歲,平均(28.34±3.13)歲;孕周7~18周,平均(9.81±1.64)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31例,高中及以下13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P>0.05,具可比性。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主要有常規(guī)體檢、用藥干預、生命體征監(jiān)測、環(huán)境護理等內(nèi)容;研究組予以優(yōu)質護理,具體為:(1)加強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成因、危害、治療方式及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健康知識知曉性,從而促進其依從性的提高;(2)個性化心理疏導,通過交談穩(wěn)定患者情緒,疏導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轉變其錯誤認知觀念,使其樹立積極治療及康復觀念;(3)定期監(jiān)測其脈搏、血壓等指標,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則立即上報醫(yī)師采取對應治療;在予以藥物治療時,向其講解藥物原理、作用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促進其配合度增加;(4)手術治療后對患者傷口進行觀察,叮囑其臥床休息,禁止劇烈運動,并對其疼痛進行護理,針對疼痛劇烈者行藥物緩解,輕度疼痛者可采取注意力轉移法緩解疼痛感;(5)出院前叮囑患者禁止夫妻生活1個月,注意飲食營養(yǎng)搭配,并做好外陰部清潔及保暖措施,預防傷口感染、子宮下垂等情況出現(xiàn)。
對比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采取SAS(焦慮)、SDS(抑郁)自評量表[2]。若SAS≥50分,SDS≥53分則為焦慮或抑郁,分值與負面心理成正比;比較兩組疼痛(VAS)[3]評分,0~10分,分值愈高則疼痛愈劇烈;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包括護理態(tài)度、操作技能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每項0~5分,分值高則滿意度高。
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分組(n)SASSDS對照組(n=44)47.38±2.1948.75±2.31研究組(n=44)39.41±2.23a40.16±2.18at16.914517.9393aP<0.05<0.05
注:a組間對比,P<0.05。
研究組干預后VAS評分為(2.16±0.74)分,對照組為(4.67±1.42)分,研究組較對照組顯著低(P<0.05,t=10.3978)。
研究組干預后護理滿意度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分組(n)護理態(tài)度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對照組(n=44)3.16±0.283.08±0.213.11±0.25研究組(n=44)4.18±0.34a4.19±0.27a4.23±0.36at15.361221.525716.9504aP<0.05<0.05<0.05
注:a組間對比,P<0.05。
子宮疤痕部位妊娠作為異位妊娠的一種,具有風險大、病情重等特點,若未予以及時有效治療及護理,將致使患者子宮大量出血或子宮破裂,影響其生殖健康,嚴重時將進行子宮切除[4]。近些年由于醫(yī)療技術水平提升,剖宮產(chǎn)率逐年升高,導致子宮疤痕部位妊娠率提高。為提高子宮疤痕部位妊娠患者治療效果,臨床應予以及時有效護理,促使患者滿意度提升。有研究[5]指出,將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子宮疤痕部位妊娠患者中,有助于轉變其負面情緒,促其進行疼痛感減輕,滿意度提高。
本次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SAS(39.41±2.23)分、SDS(40.16±2.18)分,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干預后VAS評分為(2.16±0.74)分較對照組顯著低;研究組干預后護理態(tài)度(4.18±0.34)分等護理滿意度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此次研究結果與高麗娟[6]相似,表明子宮疤痕部位妊娠患者通過護理干預后能夠有效減輕負面情緒及疼痛感,從而有助于護理滿意度提升,患者預后改善。常規(guī)護理多是針對臨床治療展開的基礎干預,如生命體征監(jiān)測、常規(guī)體檢引導、藥物治療等,未對患者心理層面進行重視,導致患者易出現(xiàn)不良情緒,影響治療進程及效果[7]。優(yōu)質護理屬于臨床一種新型護理方案,其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更加注重患者內(nèi)心感受,從患者角度出發(fā)進行相應護理干預,將“以人為本”作為護理宗旨,有助于提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從而促進療效提升[8]。優(yōu)質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從而有利于減輕患者抵觸情緒,配合度增加[9]。其次,優(yōu)質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家庭情況、經(jīng)濟水平等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并積極主動同患者溝通,掌握其心理狀態(tài),然后針對性予以心理疏導,有助于患者負面情緒減輕,樹立積極正向治療態(tài)度[10]。此外,優(yōu)質護理方案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并針對患者疼痛程度不同予以對應護理干預,從而減輕其疼痛感,促患者睡眠質量提升,進而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速度加快[11]。同時,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向其進行健康宣教,叮囑其1個月內(nèi)禁止性行為,并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避免切口感染,從而有助于患者預后質量提升[12]。本研究受多種因素影響,尚未對護理效果作詳盡分析,需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應用有助于子宮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疼痛減輕,不良情緒緩解,從而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