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晗 李 偉
(1.滄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滄州 061001;2.滄州中心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1)
此次進行研究的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2月,研究對象為這一期間在本院口腔科實習的53名實習生,將其編號后按照單雙號分為實驗組(n=26例)和參照組(n=27例)。實驗組實習生年齡為20-23歲,平均為(20.42±1.31)歲,本組實習生當中有12名為男生,其余14名為女生。參照組實習生的年齡范圍在20-22歲,平均為(20.01±1.02)歲,本組的實習生當中有16名為男生,其余11名為女生。比較兩組年齡等基礎資料顯示差異可比,P>0.05。
參照組實習生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實驗組實習生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模式來進行帶教,主要方法為:(1)制定帶教計劃:帶教老師根據(jù)實習生的理論學習知識來制定出適合的帶教計劃,并根據(jù)口腔科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來制定出教學大綱;根據(jù)疾病的特征來引導學生對病癥的特征、發(fā)病機制、影像學檢查、診斷方法等內容進行系統(tǒng)性的總結,并完成相關教學問題的設置,根據(jù)所制定的計劃來實施帶教。(2)分組自學:帶教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來將其分為不同的小組,根據(jù)教學計劃來預先設置病例,指導學生自己通過相關專業(yè)的網(wǎng)站來查找該疾病的知識,并結合實際的病例來總結出特征、診斷及措施,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小組討論,并總結出結果,教師對其做出分析、點評和總結。(3)實踐操作:首先,在基礎病例教學總結后,帶領實習生參與到實際的口腔診斷和臨床治療當中,指導其對相關的案例類型進行分類記錄,并對其進行總結。根據(jù)科室的實際情況,安排實習生來進行簡單的實踐操作,使其能逐漸的掌握口腔科室疾病的類型、病癥臨床癥狀、發(fā)病機制、診斷和治療評估,進而能給熟悉口腔科的臨床診療流程。
對兩組實習生的實習考核結果[總分100分,理論知識(40分)、操作技能(40分)、工作態(tài)度(20)分數(shù)越高說明其成績越好]進行觀察比較。
實驗組的考核成績相比較于參照組來說較高,實驗組優(yōu)勢顯著,P<0.05,見表1。
口腔科是臨床醫(yī)學當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同時也是一種對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要求較高的學科,因此,口腔科實習生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操作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臨床專業(yè)操作技能,這樣才能在之后的從業(yè)過程中確保能對口腔疾病患者給予及時有效、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因此,在其實習期間,帶教老師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帶教方式來進行教學。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專業(yè)操作技能、工作態(tài)度考核成績相比較于參照組來說較高,實驗組優(yōu)勢顯著,P<0.05。主要因為案例式PBL教學模式相比較于傳統(tǒng)教學來說更加注重與實際病例的結合,通過制定相關的教學大綱,組織實習生自主探究學習,進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在實習期間引入實際案例、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以及對教學方向的掌控,使實習生能充分利用實習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理論及實際操作能力。
綜上,案例式PBL教學模式在口腔科臨床實習生帶教中應用效果較好,可提高實習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理論成績,值得應用。